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智悲讲堂 >> 您之欢喜,我之幸福 返回

您之欢喜,我之幸福


编前语


年年生日年年愿,谆谆教诲声声传,又值此刻殊胜日,祈愿奉行师之愿。今天是上师仁波切的生日,大家有没有给上师准备礼物呢?


送礼当然就要送到心坎里是不是?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先来做个功课,好好研究一下什么样的礼物才是上师真正欢喜的!


童鞋们,注意注意!开始划重点啦

(包括但不限于😊)


01

行无限施


上师曾说:“不管是为了谁、出于什么样的发心,只要救护了众生的宝贵生命,就是世界上最有意义的事情。”


《维摩诘经》这里讲了,大乘菩萨在行持菩萨行的过程中,要“行无限施”,也就是无有限制的布施,包括法布施、财布施和无畏布施等。


我们这边在无畏布施方面一直做得比较好,我希望以后长期坚持下去。


我以前也说过,当我在世的时候,如果对我有一点信仰或者欢喜心,那么在我生日或平时多放一些生,哪怕放一条生命也可以。将来,当我离开人间的时候,也希望你们把那一天作为“放生日”。也就是从那以后,生日放生变成圆寂日放生。这样一来,我在今生来世乃至中阴身的时候,都会非常欢喜。


过段时间,如果大家方便的话,可以做一些的小型放生,当然这是自愿的,也不一定非要在生日当天放。因为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做善法也要有善巧方便,规模不要太大,并且要科学化,保障所放生命的存活和参与人员的安全。


我们历来都非常重视无畏布施,我有时想,无论是每年的百日无畏布施,还是特殊日子的无畏布施,仅仅是为了积累这些功德,我们也值得在轮回中感受各种痛苦。


所以,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行持这些善法,我也发自内心地感谢你们。如果有人在一些特殊的日子,对我供养钱财、进行赞叹,也许能让我产生暂时的欢喜心,但这些不重要、不可靠。如果能借助这样的因缘饶益众生,这才是令自他最欢喜的事。

——摘自上师仁波切

在2019年7月29日《维摩诘经》第60课中的开示


 

02

菩提心


上师在《入菩萨行略释》里讲到:“珍贵菩提心,是一切众生安乐之源,涤除痛苦的胜妙甘露,它的广大福德怎能度量呢?”饶益众生是上师非常欢喜的事,为使众生获得安乐,我们务必要重视菩提心。


我最近感到很高兴,以前见到一些居士,他们经常说:“上师给我加持加持!有一个人跟我关系不太好,我想降伏他,您可不可以传个金刚橛咒语或莲师猛修法?”或者说:“您给我加持加持,我想要当官!”很多发愿都不正确,而现在,他们在上师或佛像面前发愿,都会提到:“愿我相续中生起无伪菩提心。”这样想真的很好!

——《入行论讲记》


值得高兴的是,以前很多人都不知道菩提心的重要性,现在不管到哪个城市、哪个团体当中,大多数人都觉得无伪的菩提心很重要,因为它是寻找大乘的唯一指南针。否则,在这个多元文化的世界中,我们就会迷失方向。因此,在依靠高僧大德和善知识的教言、窍诀,知道了这个方向之后,就应继续不断地走下去,之后就会获得对治烦恼的明显效果。

——《如何寻找大乘的方向——东莞开示》


慈善,顾名思义是内心的一种慈悲,只要有了慈悲,哪怕是付出一个微笑、说一句安慰的话,对别人也能起到作用。这方面,“慈济功德会”的行为,我就非常非常随喜,他们不分宗教、不分民族、不分国家,只要有人遇到困难、危机,都会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大家并不会觉得:“只有像比尔盖茨那样的有钱人,做慈善才合情合理,而我这样身无分文的人,搞慈善简直望尘莫及。”其实只要有一颗慈悲心,即使自己没有钱,对可怜的众生,以体力帮助他们、以心力安慰他们,也是一种慈善之举。

——《 奉献爱心 点滴做起》



03

空性慧


《入行论讲记》:息灭自他的痛苦,一定要靠空性见解,这是极为殊胜的窍诀。


《大宝积经》中说:利根者依智慧得解脱,钝根者依方便受束缚。所以,在学习佛法的时候,了解空性法门非常重要。我很高兴,很多人通过这次《般若摄颂》的背诵、讲考等闻思修行,相续中的实执减少了许多,想利益众生的心也越来越切了,这非常好!因为,真正般若空性的教义,并不是说善恶都不执著,就什么事都不做,甚至念诵等善行全部制止,而安住在自以为是的法界中。虽然很多人都认识空性的本质,但在没有达到一定境界之前,积累资粮和忏除罪障也不能舍弃,这非常重要!

——《般若摄颂浅释》


我最近听学院的道友们讲考、做演讲,感觉他们真正懂得了胜义中不存在、世俗中存在的道理,心里很高兴。高兴的原因是什么呢?如果他们已经真正懂得了,那这种智慧是不会丢失的,在临死之前他们就可以把这个知识传递给身边的人;即使没有传法的机会,他们也可以凭这种智慧好好修行,从容面对人生的困境。

——《现观庄严论释(下)》



04

闻思修


那么如何修持珍贵的菩提心、空性慧呢?《前行广释》中说:“一定要长期闻思、长期修行,闻思修不脱离,这样才会有真实的利益。”


作为佛教徒,我们要懂得佛教显宗密宗的基本教义。如果佛教徒对佛教的道理一点都不懂,那确实是有点困难。不过今天我看大家的念诵还比较不错,跟以前有所不同,我很高兴。从念诵的态度来看,大家可能都在学习,对吧?我最喜欢的就是学习。

——《如何弘扬生活佛教》


我们作为普通修行人,有生之年还是要闻思修行,只有这样,才不会浪费自己的一生。不然,倘若你舍弃了善法,今生也就白过了,如经云:“若人舍善法,今生则虚过。”现在你们这么多人行持善法,我见后发自内心地高兴,这比什么都让人开心。

——《怎么样学佛》


听法要非常认真,应该把它当作你生命当中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我们这里有一些特别特别精进的、七八十岁的老菩萨,连一个传承都没有落过。

——《中观宝鬘论》传讲


我不论在佛学院上课,还是去外面大学讲座,只要看到有人在记笔记,就非常欢喜。今天有很多摩诃朱拉隆功大学的出家人在记笔记,这说明大家都有一种求真的心态。不管记下来多少,大家都在认真地记着,我很开心。

——《藏传佛教的本来面目——

摩诃朱拉隆功大学清迈校区演讲》


最主要的是学习共同加行: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因果不虚。城市中的人学习佛法,如果这些基础没有打好,即使你口头上说得再高,但实际上都做不到,如空中楼阁一样。我们这边,很多道友每天都闭关,最近看到很多人修人身难得,真正懂得了人身难得的意义和价值,我很高兴。

——《及时学佛,岁月不待》


佛教徒的确应该每天做一些功课,这是很好的。我的功课比较多,但不论当天再累、事情再多,我都会尽量完成当日的内容,哪怕已经是凌晨一两点钟了,也会坚持……做功课是一种很好的训练,但功课应该选择诸佛菩萨加持过的内容,这一点非常重要。

——《药师佛与中医——中国中医科学院演讲》



05

团结和合


现代社会需要佛法,而佛法传播有赖于彼此的团结、和睦。如果与别人相处都成问题,还怎么去帮助众生,弘扬佛法呢?


其实,所有的佛教,都是释迦牟尼佛传下来的,所有的佛教徒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大家不应该把界限划得如此分明,所有的佛教都是圆融一体的。


昨天我听说,这里的工作人员从来不排斥任何一种教法,无论是小乘佛教的比丘,还是藏传佛教的法师,在这里都能受到同样的尊重,我听了十分高兴。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提问与解答


我们在修学佛法的时候,团结和合很重要。令人高兴的是,今年大家学习佛法,各个教派的人非常团结,很多上师的弟子们也很团结。希望大家把有法恩的上师作为真正的善知识,像父母一样对待。同时,我们对其他所有的高僧大德、诸佛菩萨,要起恭敬心、欢喜心、尊重心、只有这样,自相续当中才能生起无伪的菩提心和无二智慧。

——《2009年金刚萨埵共修开示》


从现在开始我们佛教徒内部应该很好地团结、齐心协力、和睦相处,如果我们有这样的一个力量,就可以把自己现有的这种智慧、大悲心、还有力量发挥出来,对周围的世界增添很美好的气氛。

——《保持清净的心》



结  语


对我而言,所有的供养之最就是“法供养”。法供养,一部分是指年底的背考和讲考;还有一部分,就是我们做各种弘法利生的事情,我觉得这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这可能是最长远的法供养吧。

(《胜道宝鬘论》25课)


前一段时间,我在课堂上讲了这个问题后,有几位法师在我面前发愿说:“在终生当中,我将尽自己的一切能力讲经说法,哪怕只有一个人听,也要讲下去。当时我心里很高兴,作为法王的亲传弟子,大家确实应该这样。

(《般若摄颂浅释》)



现在,

您想好为上师准备什么礼物了吗?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欢迎大家积极分享各自的珍贵礼物哟!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具德上师加持入心间

不偏众生普降大法雨

三学之藏索朗达吉尊

祈请身寿不变久住世

愿以发心皓月之光明

五浊黑暗消于法界中






 友情提醒


回复"1":招聘发心人员

回复"2":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略传

回复"3":门措上师略传

回复"4":堪布简介

回复"5":智悲讲堂闻法房间

回复"6":本周课程安排

回复"7":《放生仪轨甘露妙药》

回复"8":《转经轮的功德》

回复"9":《助念往生仪轨》

回复"0000":综合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