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澳大利亚佛学会 >> 【索达吉堪布】饮酒的过患 返回

【索达吉堪布】饮酒的过患

索达吉堪布 澳大利亚佛学会 2018-01-21


有人说造酒的始祖是杜康,其实酒并不是中国人发明的,早在2500多年前,佛陀就在经中讲了饮酒的种种过患,可见,那时候就已经有酒了。而且按中国历史来推算,第一个造酒的人也不是杜康,而是夏朝的仪狄。《战国策》中记载,仪狄受天帝之女的命令,发明了酿酒。他把酒献给大禹,大禹饮后觉得味道甘美,但却下令禁止造酒,他忧虑地说:“后世必有以酒亡国者!”此话不幸而言中,他的孙子太康,便因酒而亡国。夏朝的最后一个君主桀也好酒,据说他曾蓄酒为池,大得可以划船,酿酒剩下的酒糟堆成山,十里之外都能看到,夏桀因纵酒暴虐,民怨鼎沸,终被商汤击败而亡国。殷商的纣王,也是以糟为山、以酒为池,划船在酒池里豪饮,饮到烂醉时,便举行男女三千人的裸体狂欢,终于弄得国破家亡。所以,“周革殷命”以后,周公便发布禁酒令:如有群饮,于法当斩。 


有些人认为,饮酒完全是弘扬“酒文化”,应该值得大力提倡。于是逢年过节,电视上、报纸上的广告30%都是关于酒,劝人喝酒的理由也听起来很舒服,说什么适量饮酒有利于健康,还可以增加食欲,预防心血管疾病等等。但真正从世间、出世间两方面来分析,饮酒根本没有任何利益,希望听受这堂课的人断除饮酒的恶习。当然,你们饮酒又不是花我的钱,我个人来讲,不应该有什么意见,但我比较了解饮酒的过患,故从内心中希望你们能远离酒。 


人们互相交流的过程中,都认为酒是不可缺少的感情“催化剂”。前段时间我们几个同学一起吃饭,当时就有很多人求我,可不可以喝一点酒?如果没有酒,话实在说不出来。现在人真的很奇怪,正常的时候不会说话,已经失态了才觉得好沟通、好交流。对好酒贪杯者而言,“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珍宝和妙乐不足为贵,最珍贵的是什么?就是永远陶醉在美酒中不要醒来,永远都是走路东倒西歪的、说话语无伦次的、心里迷迷糊糊的,这才是最快乐、最成功的。这些以饮酒取乐的人,就像萨迦班智达在《格言宝藏论》中所说,实际上是将疯狂当作安乐,非常可怜!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社会上有种不好的现象:某些所谓的活佛、瑜伽士,对烟酒作加持后,让多年守清净戒律的居士和出家人享用,这完全是毁坏佛教的行为。《正法念处经》也讲了嚎叫地狱的十六个近边地狱,全部都与饮酒有关。 


我最近在翻译华智仁波切的《饮酒之过患》,出来了以后,非常希望大家从头到尾好好看一下。我在翻译的时候,看到饮酒有那么大过失非常害怕,现在很多人都不懂这个因果,所以我们以后若看到有人饮酒,一定要尽量制止。如果你是佛教徒,最好今后能滴酒不沾,佛陀在《毗奈耶经》中说:“草尖许的酒也不能饮用,否则你不是我的弟子,我不是你的本师。”所以凡是受了居士戒的人,今后不要以工作、家庭等各种借口来饮酒。我们对佛教潜心研究了这么多年,哪些有可怕过失、哪些没有过失,这一点完全能明白,因此作为一个佛教徒,务必要把这个恶习断掉。 


饮酒不仅对来世不利,今生中大多数疾病,如食道癌、口腔癌、肝癌等,也是由它而引起的。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酒中含有60种有害物质,中国每年死于酒精中毒的人数超过11万。所以即使你不信因果,为了自己的身体着想,也应该把酒戒掉。若经常喜欢饮酒,能使自己的心智迷乱,一个人原来再文质彬彬,饮酒以后也会判若两人。我以前认识一个不错的领导,他喝醉后在上级面前说了很多不该说的话,把对自己有害的事情统统抖搂出来,我们旁观者觉得很可笑,但也没有办法。还有一个公司的老板,在酒吧里喝得酩酊大醉,打电话让下属去接他。下属送他回家的途中,他在车里一边吐一边哭,直骂自己不是人。他平时非常有尊严,但当天喝醉后一反常态,下属故意把他的话录了下来,后来不知道敢不敢给他听。 


当然,出家人和居士已发誓永远不饮酒,这个我不担心,我担心的是城市里的有些人,他们请客招待都离不开酒,没有酒就变成“哑巴”了,这些人真该多了解饮酒的果报。饮酒的果报相当可怕,龙猛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讲了35种过失,并告诫大家:“有人施酒及自饮酒,得狂愚报。”(给别人布施酒或自己买酒喝,果报有两种:一是生生世世变成疯狂者,二是生生世世变成愚笨者。)《善恶报应经》中讲了36种过失,《华严经》、《念处经》中也讲了很多过失。大家有时间的话,应当翻阅一下这些经典。 


不管大乘经典还是小乘经典,释迦牟尼佛都宣讲了饮酒的危害,《阿含经》之《善生经》中阐述了六种过失:

一、失财。

二、生病, 

三、斗诤, 

四、恶名流布

五、恚怒暴生

六、智慧日损


饮酒不仅有上述过失,现在的人请客吃饭,常在餐桌上你吹我吹、说来说去,没有意义的话题扯很长时间,本来一个小时就能吃完的饭,他们四五个小时也解决不了,特别浪费时间。尤其是作为佛教徒,今天喝了酒的话,明天什么善法都做不了,对看书、念经一定会厌恶。以前我在放牦牛时,隔壁住了一个老人,他平时很有善根、很有善心,对佛法也很虔诚,可是他最大的毛病就喜欢喝酒,一旦没有酒了,即使翻山越岭也要去买。后来他的肺肝很不好,医生让他不要喝酒,但因为恶习难改,他始终戒不掉,最终因此而死了。所以,有智慧的人一定要学会取舍,尽量断除这样的行为。


总之,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我奉劝你们不要饮酒,(现在女人饮酒的现象很严重,在我们藏地,女人饮酒是很可怕的事。)倘若有人以唐诗中的词句来反驳,其实也没有用。因为那些诗词的作者虽是名人,但从他们的行为来看,现在肯定在嚎叫地狱里受苦。古代的大诗人也好,现代的明星歌星也罢,他们的名声只是靠一种因缘获得的,没有一个人能躲得过因果。堪布阿琼也说:“上至佛陀下至凡夫,谁都不能超越因果规律。”


——恭摘自索达吉堪布《菩提甘霖》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普贤菩萨行愿品


每日箴言


面对不快乐,可以有两种方式来接纳。如果有较高的智慧,就观察痛苦的心在哪里,找着找着,最后痛苦的心都没有了;如果没有这种境界,要了解痛苦的来源,和对境的自性。真正懂得了,执著就会慢慢减少,痛苦也会消失。

——索达吉堪布

(向上滑动启阅)

致朋友:

澳洲菩提学会开始招生啦!佛学会开设佛学课程以来,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积累,如今已经建立了预科系和正科系并行的教学体系,满足了众多佛教徒学修佛法的需求。让佛法慈悲、智慧的甘露滋润我们的心田,通过系统次第的学修,消弭心中的烦恼、痛苦和压力,从改变自身开始,逐渐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充实、欢喜、实现自他二利。更通过佛法的视角,解决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问题。有意乐的朋友快来联系我们!报名澳洲菩提学会加微信号:zhengtaoyuan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