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智悲讲堂 >> 奇迹从一幅唐卡开始,加持有缘者!(内附高清珍藏版唐卡系列) 返回

奇迹从一幅唐卡开始,加持有缘者!(内附高清珍藏版唐卡系列)



2018年2月19日,索达吉堪布在微博展示了一幅唐卡,堪布说:

这是我最有信心的唐卡,从1990年一直保存到现在。希望依此照片,加持对佛陀有信心的有缘者。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我们带着无比虔诚的恭敬心,请教了这方面一些专业人士,一同解密唐卡背后的神秘力量和意义。

唐卡(Thang-ga)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指广袤的空间,“卡”是追求极致的圆满。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将藏族人民的信仰和智慧绘制出来供奉、传承,并被世人视为圣物。



以佛教内容为题材的唐卡,完成之后由具修持证量的大德、高僧加持,祈请佛菩萨安住。在唐卡背面正对佛像的头口胸处,要书写咒语,而后开光“心口意三密”。一经开光,唐卡佛像与真佛无二,将其供奉或依其修持,同样能得到佛的加持。所以,画师是特别的,绘画唐卡也是特别的,唐卡绘制的整体技艺是载道之舟。这是唐卡传递的最珍贵的能量——打开一扇门,在这个世界映照出所见者欢喜赞叹的神圣之光



这种力量源于绘画的最初,画师有一种利他的发愿:“我画这幅唐卡,是希望得到唐卡上佛菩萨的加持,让今后观看、接触、供奉这幅唐卡的人,都能得到无比的利益。”画师带着这样的意图作画,画成之后,也的确能带给人这样的加持。



藏地还有一个特点:唐卡上通常不落款,再出名的唐卡,现在也搞不清是什么年代由什么人所画。一方面这不太方便;另一方面,也说明这种文化并不注重“自我”的凸显和宣扬。实际上,宗文化的最终目标是“无我”,这跟推崇“自我”的现代精神不一定相合,但这种不相合也有另外的理解方法。

——摘录自索达吉堪布北京大学演讲

《密宗文化与现代社会》



那么,唐卡或佛像之类的器物,都是由人造出来的,它是否等同于所描绘的佛菩萨?我们去敬拜,究竟有没有益处呢?


唐卡中的佛菩萨画像,或者人造的佛像,不是人们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根据佛经典籍中的标准和要求制造的。这样的佛像,不仅制造者有无量功德,我们去佛像前祈祷,也如同在佛前祈祷一样,会得到真实的加持和护念


要知道,这虽然是人造的,但里面蕴含着深妙的缘起。就像纪念碑,它不是一块简单的石头,背后有一段真实历史。所以,佛菩萨的微妙加持,是透过佛像、咒语等形象或文字传递出来的。世间很多形象,其实也有这种力量

——摘录自索达吉堪布

中央财经大学佛学问答



1.  色彩


唐卡每一种主要色彩,在不同的题材中都确切地表示着一种特定的宗教涵义,非常有张力和视觉冲击性。在藏地的苍茫里,一旦踏入寺庙,犹如踏入佛国,置身于色彩和光里,这种感觉是如此震撼和温暖人心,也非常自然地召唤出人们对内在世界的向往。


所以,色彩在唐卡绘制里以表达整体意识的状态呈现,每一种色彩的分布排列完全依据所绘的诸佛菩萨和护法的不同力量,既是同频也是暗喻。比如一副绿度母,画面整体是以绿色调子为主,绿色的震动频率里,连接关爱与慈悲,济世并抚慰众生的心,绿度母的功德与教化就是在这个基础之上的。绿色又与女性力量相关,所以在成就者绿度母的加持里,我们即得到了摄受




2.  度量


度量在唐卡绘画中举足轻重,是非常重要的制约和守护,一幅上乘的手绘唐卡,应该是完全按照《佛造像度量经》之规定绘制的。而一个真正的唐卡画师要完全熟练掌握度量,大约要花费十年左右的时间。


来自宇宙规律而划分精确的数学、逻辑、尺寸是佛像之美的直接骨骼。芸芸众生,无论宗教信仰取向,亦或站在宗教之外静观宇宙真相,都值得于此刻来体验这镌刻本原分寸之美的骨骼,以及靠其所生长起来的灵性之美;思考“相”中的分寸与尺度的终极智慧及隐含意义。



3.  主题内容


唐卡还拥有非语言传递信息的能量。比如在我们的婴孩时期,没有小孩子会认识大量的文字并且理解意思,但是透过图画和故事图案化的视觉帮助,孩子们开启了解世界的方式。作为宣传启蒙,唐卡度化人心的意义要远远大过艺术欣赏,唐卡将佛法变成视觉化的呈现,六道轮回、坛城净土、佛祖庄严、菩萨慈悲、佛传故事等等,都是直观可视的。


所以当人们携带一张唐卡,就好像携带着移动的佛堂、可视的佛典,佛国的美好给予人们无上的信心和勇气。



4.  传承


关于唐卡技艺中还有一个珍贵和重要的存在,就是传承的力量。无论是什么风格样式的唐卡,它们的绘者都在传承有序的时光序列里,所有重要的唐卡都来自不曾中断的师徒相传,在漫长的岁月里,不同的唐卡风格得以打磨和累积,现在我们知道的所有的风格样式都在百年以上。


如果我们不知道怎样品鉴一幅唐卡,我们可以试着单纯地打开眼睛,因为眼睛连接着心。体会一下面对的唐卡有没有让自己心跳,打动与无感都是答案,这种内在的语言方式使你了知自己与面前的作品是否有连接


如果视线接触的那一刹那,你心动了,内在某个层面就有力量产生,这是人与唐卡之间的共振场能和感染力,它的发生是非常主动的,唐卡就是这样的一种既艺术又心灵的存在


那么,如何看一幅唐卡的好坏?


答:即便是不懂唐卡的人,也能看出来唐卡的主尊(正中位置的佛、菩萨、护法等)是否庄严,不同的人看同一幅唐卡,会有不同的感觉和印象,这就是“眼缘”。唐卡是藏地的工笔画,看细节就能看出好坏,不需要有很高的鉴赏经验。当然如果你看好唐卡看得非常多的话,绘画水平一般的唐卡通常是不会入眼的,甚至可以很容易看出一幅唐卡的好与坏,这个需要大量观赏的经验积累(练就火眼金睛)。


此刻,让我们静下心来,一起来欣赏唐卡之美,体会画处花开。





 友情提醒


回复"1":招聘发心人员

回复"2":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略传

回复"3":门措上师略传

回复"4":索达吉堪布简介

回复"5":智悲讲堂闻法房间

回复"6":本周课程安排

回复"7":《放生仪轨甘露妙药》

回复"8":《转经轮的功德》

回复"9":《助念往生仪轨》

回复"0000":综合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