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心伏藏》十四 | 同一颗心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微信:athenatang1001
公众号: 動物樂傳心
自心伏藏
在禅修中稳定我们的心,我们才有更大的力量去利他,这是咏给明就仁波切多年来不断叮咛弟子们「不要忘记将禅修带入生活中」、「要练习,要实修」的慈悲之爱。
本书内容中的选文与每日禅修口诀是由了觉、了尘两位法师发心,节录了咏给明就仁波切自2008年起到2015年多本出版著作中的精华,以及明就仁波切在2008年于化育道场教授「弥陀天法」的开示内容,2011年闭关前留给弟子们的书信和闭关期间为弟子们捎来的新年祝福语录。
这些语录内容的选辑,是依着人身难得、生死无常、因果业力、轮回过患,以及皈依、发心、慈悲的禅修、止禅与觉知、观禅、菩提心、自性、空性、生活的智慧、禅修的体验等等主轴做整理,希望此书能成为你日常生活禅修的好朋友。
同一颗心
各种疾病的因,就是疗愈我们的药;紧抓不放的那颗心,和释放我们的,是同一颗心。
—《自心伏藏》之一百三十一
带著觉知,去体验一切
单纯地去观察体验中所生起和消失的念头、情绪和身体的感觉,这就是修持。无论你体验到什么,只要对正在发生的状况保持觉察,将“理解”转化为“体验”。修持是人的,没有任何人与你的体验相同。
—《自心伏藏》之一百三十二
轮回的根本
“我喜欢”、“我不喜欢”、“我不知道”,这三种概念是一切烦恼情绪的三种根:“我喜欢”就是贪欲,“我不喜欢”就是瞋恨,“我不知道”就是愚痴;这就是轮回的根本。
—《自心伏藏》之一百三十三
借助恐惧,转为正面力量
有些人对死亡的恐惧让他们丧气或绝望,对修行人来说,对死亡的恐惧可以是一种力量的来源。我们确实可以借助这个恐惧,变得有活力,对当下更开放,並确定解脱的方向。
—《自心伏藏》之一百三十四
感谢烦恼
对我们不喜欢的人修持善意的喜悦,会导致让人不嫉妒心态。嫉妒比较难以对付,因为它总是躲躲藏藏。如果这种感受生起,允许它存在,过几分钟,你再感谢这个强烈的嫉妒,因为它让你看到自己内心另一种状态。透过它,你看到自己和他人的连接是如何被影响的。
—《自心伏藏》之一百三十五
直观你所有的感觉
当我们想要摆脱一种感觉,我们其实在强化它。我们该怎么做呢?佛陀提出的方法是:单纯地看著我们所有的念头和感觉,直观我在生气、我在嫉妒、我感到疲倦、我感到害怕。直观的时候,我们逐渐会注意到,念头和感觉已经不像它们原本出现时,那样的固定和坚实。
—《自心伏藏》之一百三十六
让心作得了主
我们的心像疯猴子一般,不断地自己捆缚自己。当我们这个“心”能够调伏我们自己的心,能够去修整我们自己心的时候,我们的“心”就能够作得了主,那么各种的痛苦就不会产生,我们的心也会更宽广。最后,当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也能够获得真正的成就。
—《自心伏藏》之一百三十七
让妄念成为修行的助缘
如果你有十万个妄念,心的修持助缘就有十万个,那不是很好吗?我们不需要将妄念视为仇人,当妄念生起时,它是我们的朋友,是我们心不散乱的依靠。就好像孔雀,孔雀依毒精华而活命,吃毒不但不会死,反而能够让它更美丽。懂得修持的关键跟重点,一切的妄念都可以成为你的修持。
—《自心伏藏》之一百三十八
转烦恼为大用
任何使我们退缩、惊恐或脆弱的烦恼,也具有同等的力量,能让我们变得更强壮 、更有信心、更开放,且更有能力接受自身佛性的无限可能性。
—《自心伏藏》之一百三十九
在安住中开展心的力量
如果你真的想要找到恒常的平静与满足,那么,你得学会安住自心。那些投入大量心力,踏实探索自心宝藏的人,他们总能找到恒常的平静与满足,无论外在环境如何变化,他们油然散发出某种名望,赢得他人尊重和信任,他们这世界的成就並非来自外在名单、豪宅或响亮头衔,而是在安住中开展了心的本质与力量。
—《自心伏藏》之一百四十
图文|网络
以上内容以公益分享为主,
文中内容、图片源于网络,
版权归作者所有。
随喜关注
紫莹微信:athenatang1001
紫莹微博: http://weibo.com/tangchiieng1001
老中青义工协会网站: www.macaulonglife.org
动物乐传心公众号:bodhichitta
喜马拉雅_FM:紫莹心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