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動物樂傳心 >> 有声读物|《八万四千问》十六 | 一个人应该成为音乐家、艺术家或者演员吗? 返回

有声读物|《八万四千问》十六 | 一个人应该成为音乐家、艺术家或者演员吗?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微信:athenatang1001

公众号: 動物樂傳心

关注


《八万四千问》

作者: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一个人应该成为音乐家、艺术家或者演员吗? 


和商界人士与政治家一样,正确的动机及其所触发的行为可以通过艺术为社会做出很多贡献。动机看上去可能是简单而世俗的,比如一个演员的愿望是让看到他或她在舞台上表演的人都能体验到真诚的爱、慈悲、和平以及和谐,甚至看到真理本身;与此相似,一个音乐家也可以对于那些听到他或她的音乐作品的人们抱有类似的愿望。


听上去虽然有些抽象,但如果你心里真的有这样的想法和意图,就一定会产生真实的效果。即使效果并不是立竿见影,也必将种下一颗种子,最终生长、成熟,并带来实际的利益。




除了正确的动机和行为之外,对于商人、政治家、演员、音乐家以及其他人等,有没有一些具体的修持方法,例如念诵某个心咒?


有很多好的修持方法。对于那些还不是佛教徒的人,我建议他们每天拿出一点时间,哪怕只是短短三分钟,真正地独处并安静地冥想。在此期间,应该关掉手机、不管邮件、不看电视、不读杂志,也不回应其他人的要求。所有那些日常的事情都不要去做,只是安静地坐在某处,并观察你的身体。


你曾有意识地注意到自己有两条腿吗?我知道理论上你知道,现在只要直接地、有意识地留心并观察它们。你记得自己上嘴唇的右边有一颗痣吗?或者有一天,你可以不观察身体,而代之以静观自己的感受。你可能会感到焦虑、激动、困倦或者厌烦。不要做任何判断,只是观察。这种每天几分钟的安静注视与观察每个人都能做,我真的相信这会有很大的帮助。


如果你是个佛教徒,当然你可以用很多佛陀的教授来提醒自己。如果你是一个领导者,那么提醒自己其他人也像你一样有情感、贪欲等问题,并且生起良好的动机例如发愿对世界有所助益。


如果你想念诵什么的话,缘起咒总是很好的:


嗡耶达玛黑德抓巴瓦黑敦得堪达塔嘎多哈雅巴达得堪匝友呢若达诶旺巴德玛哈夏日玛纳梭哈




我们有时工作繁忙,且需要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在这样的生活状态下,还能修行佛法吗?




完成自己的日常工作而不被染污,就像莲花出淤泥而不染一样。实际上,莲花也让泥水变得更漂亮。


我们中的一些人,由于某些原因,承担着与人交往的工作或者责任,为此需要穿着讲究,去奢华的餐馆,并去做些徒劳的事。修行者知道这一切都毫无意义,但还是会为了某种更高目的而去做这些事情,比如是为了利益他人,或者至少因为这是你的工作。知其荒谬的同时而去做,佛教徒称之为方便法门


很多时候,修行者会像一个带伤的人混迹于人群那样去和别人交往,总是会小心保护自己的伤口,不落入人们的游戏,却也不让他人烦恼。参与他们的游戏,但不沉迷其中,在这个过程中甚至可能启迪人们的灵感




皈依仪轨中有“不与外道为侣”的颂词,那么佛教徒应该如何对待外道,例如道家和儒家,或没有宗教信仰的朋友?




当然,这段颂词并不意味着一个佛教徒不能和一个基督教徒、犹太教徒或者穆斯林教徒在一起逗留,或者以朋友之间的方式出去喝酒或喝咖啡。这些都是可以的。皈依戒里这项禁令的意思是,你不应该有这样一个在精神上会影响你的精神伴侣。这是因为有的宗教所信仰与宣讲的与佛教大相径庭。


例如,佛教徒相信因缘,而基督教徒、犹太教徒和穆斯林教徒则相信有一个万能的造物主。这是两种不同的见地。佛教徒相信转世,而他们则不。佛教徒相信非二元,而他们的见地非常二元。因此,如果你想要去左边,并且通过皈依确定无疑要这样做,那么一个向右边走的人就不该影响你,使你偏离自己已经选择了的方向,否则你会感到困惑。


在这里,我们并没有判断说其他宗教不如佛教,仅仅是说它们本质上是不同的,而你无法同时追随两种不同的法道。


我遇见一些人,他们信仰某种特别的法道,声称是基督教、佛教、道教等更多宗教的混合体。我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尝试,有着善良的意愿,但它不仅不会有效,且对人类来讲是种伤害。最好是保持多样性,就像有中国菜、印度菜、法国菜,这样人们可以选择。如果以和谐的名义将它们混在一起,最终只会做出一道不好的菜肴。


至于儒学,我的理解是,它更像一种关于怎样生活的社会伦理与礼仪。儒学对证悟不一定感兴趣,既然这样,我看不到重大的冲突,你可以信仰佛教,同时应用儒家的价值。我能看到和一个道家的学者或者修行者在一起会有很多助益,但没有必要把道家和佛教混为一谈,对这二者来说,那都是帮倒忙。




是否必须要到寺院里出家,成为僧侣才能修学佛法?什么条件和情况下一个人应该彻底出离?什么条件和情况下可以在家修学?



有的人认为,我们基本上需要出离一切,到森林、山洞里,或者成为僧人,才能真正完美地修学佛法。这么想真的是局限了佛法。因为佛陀是那么地全知全能,他所教授的路径无限丰富,处于任何境况中的任何人都能找到合适的方式,无论是士兵、商人、国王、皇后还是其他任何身份。


认识到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出离家庭生活只是八万四千法门中的一种。这种出离是非常值得称道、尊敬并令人鼓舞的路径,当然应该鼓励。但这并不意味着出离家庭生活就是唯一的路径。


此外,重要的是,我们得知道为什么要出离诸如家庭和世俗生活等事情并不是因为这些事情是邪恶的,而是因为它们是种幻觉。理解这一点才是究竟的出离,正如出离骄傲、嫉妒、嗔恨以及其他种种令人痛苦的情绪才是出离的核心目的。成为僧人并不一定能保证这种究竟而核心的出离。


事实上,正如很多人知道的那样,“精神物质主义直以来都很流行。事实上,“精神物质主义”比“物质物质主义”要危险得多。这就是为什么,你会看到,一些大寺庙的住持和僧侣尽管被贴上了“出离者”的标签,却变得非常有钱有势,贪婪而傲慢。事实上,比起那些装作是出离者的僧侣和喇嘛,我会更喜欢阿尔卡彭,因为这些僧侣和喇嘛是如此虚伪,他们甚至相信自己是真的出离,而那样实在是很危险。


那么,一个人在什么条件和情况下应该出离呢?当你真的看到你所想出离的事物的过患与虚妄的一面,并对之感到真正的厌烦,就是该出离的时候了。事实上那一刻你已经开始出离了。


- 未完待续 -

—— 动物乐传心 ——

随喜大家转发


图文|网络

编辑|七筒

以上内容以公益分享为主,文中内容、图片、音乐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学习内容:《你在忙什么》、《八万四千问》、《修行百颂》等著作


我们的希望:每位参加学习的小伙伴在学完一本书后,能够发表200字以上的心得体会


我们的奖励:参加阅读3本书及以上者,奖励精美佛像一尊。参加阅读1-2本书者,奖励平安结或金刚结一个。以上加持品均会请高僧大德进行加持


大家可邀朋友一起参加,加持品有限,请快快行动哟

 

每天学习一点点,为自己的心灵充充电、减减压。


參與的朋友可以聯繫紫瑩老師


随喜关注

紫莹居士微信:athenatang1001

紫莹居微博: https://weibo.com/u/598920426

老中青义工协会网站: www.macaulonglife.org

老中青公众号:macau_longlife

动物乐传心公众号:bodhichitta

世界绿色健康研究协会公众号: GHWAZX

Facebook:动物乐传心

喜马拉雅_FM:紫莹心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