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宗萨钦哲教言 >> 不少中国学生喜欢经常念诵甚至抄写《金刚经》和《心经》 返回

不少中国学生喜欢经常念诵甚至抄写《金刚经》和《心经》

宗萨钦哲教言 2023-03-12

修行金刚乘有十四条根本戒律,一旦不小心犯戒就有可能堕入金刚地狱。这是否意味着修行金刚乘很不安全?如果修行者违犯戒律该如何补救?

 

宗萨仁波切:首先,重要的是要理解,没有先守持所有的三昧耶戒然后再修行这样的事,因为守持三昧耶戒就是修行本身。


大乘的经典里说过,所有其他的戒律都像是陶罐,一旦被打碎就无法真正修复;然而大乘的戒律像是金罐,即使它凹损了,如果有一个好的金匠,甚至能把它修复得比以前更漂亮。

 

与此类似,违犯金刚乘的三昧耶戒可能很容易,但是修复它也同样容易。说到违犯根本戒律而堕入金刚地狱,我想要指出的是,金刚地狱不应该被认为是为违犯三昧耶戒的人们准备的恐怖地方。


基本上,金刚地狱是一种状态,在那种状态里的人不能欣赏和理解绝对的不二。你可能是个正直的人,遵纪守法、道德高尚,但是你没有于究竟意义上理解不二的能力,


对于金刚乘的修行者来说,这就是金刚地狱,因为它看上去很不错,所以不太容易产生从中走出来的愿望。

 

注:十四根本戒(英Fourteen Root Samayas):又称“十四根本堕”(Fourteen Root Downfalls)。为新译派(Sarma tradition)十四条主要的三昧耶,包括:


(1)诋毁金刚上师;(2)违犯佛陀的教言;(3)嗔恨金刚师兄;(4)舍弃对众生的慈心;(5)舍弃愿菩提心或行菩提心;(6)诋毁经典与密续的教法;(7)为根器不成熟者宣说密法;


(8)伤害自身身体;(9)舍弃空性;(10)与恶友为伴;(11)对空性不起信解;(12)令信士对教法生厌;(13)违背三昧耶誓言;(14)诋毁女性。


不少中国学生喜欢经常念诵甚至抄写《金刚经》和《心经》。

 

宗萨仁波切:《金刚经》里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说的是不可以执着于声与相等形式,而藏传佛教中有很多较为形式化的修行方法,例如观想、磕大头、念经咒等。


如何正确理解这些修行的方法?在《金刚经》里,佛陀说,那些把佛理解为具体色相的人,其见地是错误的(“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这正是金刚乘想要表达的,不过是以一种完全相反的方式。般若智慧的重点就是,你是否对佛陀有一种二元的分别,诸如“色”,


“色”这个概念意味着英寸、厘米、英尺,当然还有重量、颜色、形状等。如果你在颜色、形状和大小的局限之内来看佛,那么你不会理解佛。这个观点在金刚乘里是用方便的方法教授的。

 

在金刚乘的修法里,你可能会把佛观想为坐在莲花上、有一千只手的本尊,这在物理上是不可能的,因为莲花会被压坏的。


有超过两只手、三只眼睛、多个头打破了我们关于人的形色的概念,特别是当佛以长着动物头的形象出现时,那真的把形色的整个概念都打破了。


所以,以这种方式,密续里关于本尊和坛城的教授,恰好与金刚经所教授的内容互补。

 


禅宗里有许多和大圆满证悟相似的公案。请您谈谈禅宗和大圆满的异同。

 

宗萨仁波切:我没有资格去表述两者的区别。首先我从未真正研究过禅宗,而且我对金刚乘的理解也很有限。非常概括地讲,禅宗似乎是大乘佛教的精华。


禅宗用的是大乘的佛经,例如《金刚经》,那是他们的基石和根本。大圆满是金刚乘的教授,不仅使用所有我刚才提到的大乘佛经,而且也用密续的方法。


我感觉,仅就见地而言,禅宗与大圆满是一样的,有些打坐冥想的技巧也是完全相同的,但它们所使用的方法可能有些区别。例如,大圆满从不拒绝仪轨,然而禅宗可能特意让你避开那些。


从某种角度来看,这可能是小差别;但另一方面,这可能是很大的差别,因为这显示了大圆满的勇敢。我认为禅宗非常殊胜和深奥,真的很希望中国能够保持它的教法和修持。


金刚乘怎样看待净土法门?对于发愿往生净土的人,金刚乘是否也提供了有效的修持方法?

 

宗萨仁波切:在很多方面,净土的修法和金刚乘非常接近,因为金刚乘里也讨论净土、净观等。或许只有一点点区别,比如在净土法门里,到达净土差不多是一个物理过程——


你发愿往生净土并为此修行;然而金刚乘里,它更加像是对净土的发现和认识,净土就在这里,就在你读着这本书的地方。

 

注:净土(梵Sukhavati,英Pure Land/Buddha Field):狭义上讲,净土是由佛或大菩萨显现的佛刹。通过清净的信心、具足的福德及专一的决心,修行者可以在转生中阴的阶段重生于净土。广义上讲,净土是智慧的清净显现。

 

注:净观(英Pure Perception):金刚乘视外境为佛剎、视自他为本尊、视音声为咒语、视思想为智慧之展现的观点。


您对净土宗的弟子有什么建议吗?如果把金刚乘和净土宗的方法结合到一起来修,是否可以更快地去到净土?

 

宗萨仁波切:修行者不一定要同时修持两种法门以迅速往生净土。但是如果两种法门都有,有点像是带了一块额外的电池。修持净土法门靠的是虔诚与信心。


那些希望往生净土的人必须生起坚定不移的信心。为此,修行者必须对我们习惯性的怀疑生起怀疑。当我们面向西方睁开双眼时,我们无法当下见到阿弥陀佛的刹土。


我们的心识习惯性地认为阿弥陀佛的刹土不可能在那儿,因为我们看不到,也从未接到过一封来自阿弥陀佛刹土的信,为我们描述那里的样子。


实际上,正是因为我们这样认为,所以我们看不到。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和思考,你会意识到,我们所有的怀疑都是基于非常琐碎而肤浅的理由,因为我们不敢超越惯有的方式去思考。


因此,我们应该学着怀疑我们惯有的思维模式,以及我们通常得出结论的方式。然后,我们可以逐渐生起专一的、不退转的信心,相信阿弥陀佛的净土就在那里。


当我们达成了这样一种不退转的确信,我们就已经得到阿弥陀佛的加持了。

金刚乘中也有许多净土的修持,那么金刚乘行者的目标应该是什么呢?是应该发愿即生证悟成佛,还是往生净土,在那里开始修证?

 

宗萨仁波切:一般来说,在金刚乘中,往生到净土就是证悟。金刚乘是这样诠释的。


但是我们是否应该发愿让所有其他的人先去呢?

 

宗萨仁波切:是的,当然,那是菩萨最基本的态度。

 

一些人认为自己修持的是大手印这样的不二法门,所以对往生净土的渴望也是一种应该避免的执着;而另外一些人认为净土法门适合一切人,其他法门没有存在的理由和必要性。


仁波切,您认为这两种观点是否矛盾?修行者是否有可能吸收二者的精华,并在日常修持中加以利用呢?

 

宗萨仁波切:两者都是错的。前者没有理解净土本身就是没有二元分别的刹土,后者剥夺了佛教法门的多样性。有选择总是件好事,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剥夺自己的选择权呢?

 

注:大手印(梵Mahamudra,英the Great Seal):“大手印”是噶举派的禅定传统,由印度的大成就者萨惹哈(Saraha)传递给多个传承,现今继续由香巴噶举派(Shangpa Kagyu) 持有。大手印是证悟心性的最直接的修持方法之一,也是金刚乘见地的基本构成部分。



公众号推荐

公众号名称:宗萨钦哲教言
公众号域名:zongsaqinzhe
更多佛学添加个人微信:CRNMSS
(欢迎点击上方名片关注)


愿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修行中的感受
还有佛教的教言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