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足迹 >> 弟子规256 | 不应自退怯
返回
弟子规256 | 不应自退怯
“像我这样的人怎么能修行呢?”“我怎么可能成圣成贤?”这就是自暴自弃。
圣贤也是人,谁都可以有这种志向。所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个军队的主帅可以被夺去,但一个再平凡普通的人,他的志向也不能被夺走。
而且我们要相信,只要坚持,再高的境界也能达到。
荀子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骏马跳跃一次,也不可能出去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出很远的路程。关键在于坚持不懈。
王羲之在习字过程中,曾经一度因为众人的赞叹而自鸣得意。有一天,他到一家饺子馆吃饺子,发现这里的饺子是从墙那边一个个扔过来,掉进锅里的。在好奇心驱使下,他来到墙后,一看,原来是位老太太,包一个,就头也不抬地扔过墙去,却没有一个掉在锅外。
王羲之问老太太:“请问您有何窍诀?”
老太太回答:“没啥,熟练罢了。”
王羲之听后,知道自己的字远未达到如此熟练程度,于是更加精进地练字,终成一代大师。
同样,只要我们遵循正确方法精进不舍地修行,就一定可以成圣成贤,成就佛菩萨果位。
《入菩萨行论》云:“不应自退怯,谓我不能觉。”我们在修行这条路上,不应该自我退缩和怯懦,认为“我怎么可能觉悟呢”,不必顾虑。佛陀一再告诉我们:一切众生,即使如蚊虻、蜜蜂、蛆虫,如果它能发起精进力,也都可以证得无上正觉的果位。更何况,我们生而为人,明辨利害,如果修行不退,为什么不能成佛呢?
所以,我们要相信自己,“不应自退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