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节 | 可以忘记过去,但不要忘记感恩
感恩节
如果一个人想成功,就离不开很多人直接或间接的帮助和支持。按照世间的常规,如果某个众生对自己有非常大的恩德,而我们却心安理得、毫不在乎,这种忘恩负义的做法,世间人都会嗤之以鼻。
然而,感恩的对象和范围是否就仅仅局限于对我们有利的个别人呢?怎样才能更有感恩之心呢?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
佛教一直都强调、提倡感恩的观念。对谁感恩呢?我们不能分什么种族、类别等,而是对所有众生感恩。
修菩提心首先是思维众生的恩德,然后就是要去感恩、报恩。我们今天走上菩提道的推动力,就来自于感恩。如果没有感恩的理念,我们就不会有动力,所以感恩非常重要。因为有了感恩的观念,我们才会发誓成佛,才能走上正规的大乘佛法之路,而不会脱离大乘佛法的轨道,所以,我们要把众生视为比如意宝还要珍贵的宝贝。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大乘修行人——既可以发菩提心,又没有傲慢心,这是非常重要的。
思维轮回苦,感念众生恩
怎样才能做到以感恩的心态去看世界呢?如果能接受佛教的理念,那就非常容易。虽然有的人不接受佛教的轮回观念,但我们却有非常充实的证据,来证明轮回的存在。只要能接受轮回的观念,那就应该能推导出,从无始以来至今,所有的人都做过我们的父母。在做我们父母的时候,都与现世的父母一样,对我们恩重如山。只是因为在转世投胎、身体转换的特殊过程中,曾经的很多美好记忆,都被胎障等过滤掉了。即便如此,过去世的很多东西,仍然会以潜在的方式存在。我们前世的母亲,很有可能就是我们的宠物——狗狗、猫猫等,有可能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也有可能是大街上的一条流浪狗、一只流浪猫……
感恩是快乐之源
若能用感恩的眼光、感恩的心态,去面对世界、面对整个人类,乃至整个生命,我们会感到极大的幸福和快乐,从此以后,我们的生命也会变得更有意义。因为在心存感恩的无形当中,就不会再有抱怨、仇恨、嗔恨等心态,无论是老板和员工之间、同事之间,还是家庭亲友之间都会相处得非常好。
素材来源:本文根据慈诚罗珠堪布相关开示编辑整理。
灰色字为小编语。
推荐文章:父亲节|一个殊胜日,两份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