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规教言论》第五课 学习笔记
བྱང་ཆུབ་སེམས་མཆོག་རིན་པོ་ཆེ།།
菩提心妙宝
མ་སྐྱེས་པ་རྣམས་སྐྱེ་གྱུར་ཅིག།
未生者当生
སྐྱེས་པ་ཉམས་པ་མེད་པར་ཡང་།།
已生勿退失
གོང་ནས་གོང་དུ་འཕེལ་བར་ཤོག།
辗转益增长
识别小程序码查看或下载
丁一、何为“树根”之功德分三。
戊一、智慧分五。
己二、智慧者之法相:善于观察、广见多闻、目光远大。
狭慧目光短浅者,成办自他之诸事,
虽为精勤果极小,犹如孩童造土房。
己三、由智愚之别说明增长智慧之法:阅智者论典。
或多自己能了知,若不了知问智者,
当阅智者诸论典,思维愚智之差别。
如此行持则智慧,自然而然愈增长,
若其智慧愈增长,高尚行为亦随增。
高尚行为愈增上,一切福德如泉涌,
其后年月日时中,自己获得大进益。
己四、“断除己过,增长功德”亦是增长智慧之法分二。
庚一、当思已过、当求功德。
于此世间万物中,更无如己之爱重,
若不思维己过德,则与禽兽有何异?
乃至营商诸琐事,亦需问他及自察,
一生所取所舍事,不问不察岂非蠢?
无过之士虽少见,若于过失知为过,
则能断彼所作故,将成犹如离云月。
圆满诸德虽罕见,若于功德生欣乐,
且于彼德常串习,则将成为具德者。
若于过失不知错,尔时彼人常犯错,
如是重蹈覆辙者,则灭前有之诸德。
修习功德越增上、如是过失越减灭,
处事浑噩不观察、虽经百年无长进。
庚二、果报不同进行对比。
若自相续增学问,昔过己者成同等,
昔同等者居其上,最终获得极无上。
若自相续增过失,犹如陡山之流水,
彼等下堕势难挡,向上牵引无可奈。
己五、摄义:两种生智慧之法。
是故凡欲自利者,应当恒时精进行,
断除自续之过失,增长极大之功德。
彼亦了知取舍要,故当欢喜诸正士,
及与正士之论典,恒常精进而修行。
戊二、稳重分二。
己一、何为稳重及其殊胜功德。
何为稳重之士夫,即是正直可信者,
若无稳重之胜德,则如水面之涟漪。
若具稳重虽无余,亦能圆满百功德,
若无世法此根本,则无余法可希冀。
丁一、何为“树根”之功德分三。
戊一、智慧分五。
己二、智慧者之法相:善于观察、广见多闻、目光远大。
狭慧目光短浅者,成办自他之诸事,
虽为精勤果极小,犹如孩童造土房。
一、颂词释义:智慧狭窄、目光短浅之人,在成办自他一些事情时,虽然尽心尽力,下了很大功夫,但犹如孩童们造土房一样,所取得的成效却很少。(太平天国洪秀全目光短浅最终被剿灭)
二、要点:大家今后应当多想到众生的利益,多想到自己生生世世的长远利益,不要总顾虑眼前那点生活。
己三、由智愚之别说明增长智慧之法:阅智者论典。
或多自己能了知,若不了知问智者,
当阅智者诸论典,思维愚智之差别。
要点:
1、不懂当虚心求教(三顾茅庐的公案、《萨迦格言》教证),尤其应该注意讨论的语气。
2、应阅读智者所造的论典(历代大德与上师的做法),阅读时应思维智者与愚者之间的差别。
3、劝学《君规教言论》和《格言宝藏论》。
如此行持则智慧,自然而然愈增长,
若其智慧愈增长,高尚行为亦随增。
要点:通过学习,智慧逐渐增上,则行为自然逐渐如法。
高尚行为愈增上,一切福德如泉涌,
其后年月日时中,自己获得大进益。
要点:
1、行为高尚,世出世间福德智慧都会增长。
2、智者短时间就会有很大进步,但愚者不但难以进步,之前功德也会漏光。
己四、“断除己过,增长功德”亦是增长智慧之法分二。
庚一、当思已过、当求功德。
于此世间万物中,更无如己之爱重,
若不思维己过德,则与禽兽有何异?
要点:
1、一般人对自己最看重,应当观察功过,进行取舍。
2、对自己没有计划、浑浑噩噩与禽兽无异。
乃至营商诸琐事,亦需问他及自察,
一生所取所舍事,不问不察岂非蠢?
要点:
1、对一生中应取应舍的大事,应当仔细询问观察。(上师如意宝在加拿大的教言)
2、修持要与闻思、利他相结合。
无过之士虽少见,若于过失知为过,
则能断彼所作故,将成犹如离云月。
要点:
1、无过失的人极少,要知错能改,修行才能获得成就。
2、若能精进地忏悔,什么事情都有挽回的余地。(撕毁《金刚经》的罪业被忏悔清净的公案)
圆满诸德虽罕见,若于功德生欣乐,
且于彼德常串习,则将成为具德者。
一、颂词释义:
完美的人罕见,但若对功德善法生起希求心、欢喜心,并经常串习这些功德,同样也能成为具足功德者。
二、要点:
1、我们发现自己有过失时,为了遣除这些过失,对善法生欢喜心是很重要的。
2、劝诫不要对无聊之事乐此不疲。
若于过失不知错,尔时彼人常犯错,
如是重蹈覆辙者,则灭前有之诸德。
一、颂词释义:
若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过错,便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屡犯不止,如此重蹈覆辙之人会把以前所积累的功德全部灭尽。
二、要点:
1、出世间,律登堪布有个出家弟子屡次破根本戒,把堪布逼哭;世间,官员屡次贪污,锒铛入狱时悔之晚矣。
2、生起邪见更会焚毁功德,当有正知正念。
修习功德越增上,如是过失越减灭,
处事浑噩不观察,虽经百年无长进。
一、颂词释义:
如果修习的功德越来越增上,与之相反的过失便会越来越减灭。假如整天浑浑噩噩、糊里糊涂,智慧永远无法增上。
二、要点:作为一个人,首先应辨别什么是功德、什么是过失。
庚二、果报不同进行对比。
若自相续增学问,昔过己者成同等,
昔同等者居其上,最终获得极无上。
颂词释义:
倘若自相续中的学问不断增上,那么往昔超过自己的人,就被自己渐渐追上,到了一定时候会与他们并驾齐驱;昔日与自己同等的人,会被远远地甩在后面;如此继续发展下去,自己终将达到至高无上的地位。(《人间奇谭》公案、上师对某居士的赞叹)
若自相续增过失,犹如陡山之流水,
彼等下堕势难挡,向上牵引无可奈。
一、颂词释义:
如果相续中的贪嗔痴等烦恼越来越增上,过失也会越来越多,这种人就像陡山流水般一泻万里、势不可挡,即使有很多人想制止,千方百计想把他拉上来,但也是无能为力。(居士轻生的事件、廉洁官员变贪官污吏)
二、要点:遇到违缘痛苦时,最好能虔诚地祈祷三宝,不要做出最低劣的行为。
己五、摄义:两种生智慧之法。
是故凡欲自利者,应当恒时精进行,
断除自续之过失,增长极大之功德。
颂词释义:是故凡欲自利者,应当恒时精进行,断除自续之过失,增长极大之功德。
彼亦了知取舍要,故当欢喜诸正士,
及与正士之论典,恒常精进而修行。
一、颂词释义:
若想增长功德、远离过患,必须欢喜依止具有智慧、人格稳重的善知识,同时多翻阅高僧大德们的论典。
二、要点:
1、劝学上师自己翻译的论典。
2、破斥散乱度日,做无意义之事。
戊二、稳重分二。
己一、何为稳重及其殊胜功德。
何为稳重之士夫,即是正直可信者,
若无稳重之胜德,则如水面之涟漪。
要点:稳重具备两种特点:一是公平正直,处理任何事情都能确保客观公正;二是值得信任,不管交代委托什么事情,他永远都不会欺惑。(拉塔的公案)
若具稳重虽无余,亦能圆满百功德,
若无世法此根本,则无余法可希冀。
一、颂词释义:
假如具备稳重之功德,即便无有其他功德,也能凭此圆满百种功德。若能从头到尾守持这一世法根本,纵然智慧等功德不具足,实际上修行也是圆满的。(报名《入行论》又放弃的反面案例、持律师的公案)
二、要点:
1、上师赞叹稳重的弟子,传讲的《六中阴》对闻思十年以上的弟子有特殊开许。
2、 应当首先详细观察,抉择出适合自己的法,然后在这个法上多下功夫,才能得到圆满的结果。
一、如何增长智慧?
增长智慧的第一种方法:向智者讨教的同时阅读智者所造的论典。
增长智慧的第二种方法:经常自我反省哪些是过失?哪些是功德?要克制过失,增上功德。知错就改,对功德善法升起欢喜心、希求心。如果我们能精进修习,一定会减过增德,达到至高无上的地位。
二、“稳重”有哪两个条件?
第一个是正直,处理事情没有任何偏袒。对于自己的朋友和其他人采取同一个标准,一碗水端得很平,不会有丝毫的偏颇。
第二个是值得信任,不管交付他什么事情都非常可信,他永远都不会欺惑。
【量自在】
通达因明正理,而且非常自在者。【生西法师语】
【觉姆】
觉姆是女尊者,历史上王者称其母亲和姐妹为觉姆。藏区出家女子称觉姆,是表现尊称。【百度百科】
【有为法】
指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油子】
法油子就是嘴巴上说得漂亮,他有可能会懂很多道理,但是内心当中生不起这个感觉。法是法,自己的心是心,二者之间没有什么关系。在《开启修心门扉》当中讲,有些时候修行者不观修的话,人和法的距离中间,有的时候说连一辆车都可以通过。什么意思呢?就说中间的距离太大了,法完全没有入心当中。【《前行广释》辅导 生西法师 讲】
【大邪见】
邪见是指对真理的颠倒认识。大邪见是说业因果不实有、前后世不存在、三宝不真实,认为行善作恶都一样,或误认为父母杀害众生是为了积善根,宰杀旁生作供施等,视损害为正法等奉持边地邪道的宗派。与之类似的还有:口口声声说“饮酒吸烟等有什么过失,杀生没有那样的罪过……”诋毁因果,尽管一善未作,唯造恶业,却认为不会堕入恶趣,肯定能得人身,这是因果邪见。或者说:“僧众无有本尊,本尊无有加持力……”侮辱三宝的威望,这种邪见与外道相同。同样,视上师僧人为有过失者也属于大邪见之类。【《藏传净土论》SDJ KB著】
【香灯师】
指寺庙中管理佛像佛经佛塔的人。【《藏传佛教辞典》】
【维那师】
僧众总管,梵音译作维那。一般称为铁棒喇嘛。【《藏传佛教辞典》V1.1】
【行堂】
佛教丛林中,每日用斋时,为大众添饭菜、装茶水之作务,称为行堂。从事此项工作者,称为行堂师、碗头。【《佛光大辞典》(第三版)】
往期 · 回顾
生生世世不离师 恒时享用胜法乐
圆满地道功德已 唯愿速得金刚持
THE END
明日死谁知 今日当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