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情绪问题(附殊胜日提醒)
殊
胜
日
本日农历十一月十七日,阳历1月3日。 阿弥陀佛圣诞 汉传。
佛号:
南无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心咒:
嗡 阿弥德瓦 阿耶 色德 吽 舍
每个人都希求幸福的生活,但生活中我们有许多内在的情绪方面的问题,不管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这是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人都需要了解的事情。而我们的心态如果没有调整好,不要说获得幸福,连基本的生存也会有一定的困难。由于心态没有调整好,现实生活中,不同身份的人都遇到了一些情绪上的问题,因此产生了很多诸如无聊、浮躁、孤独等情绪,乃至抑郁症等各种不正常的心态。
佛教中调整情绪的方法
1. 用慈悲观来放大自己的心量
首先,我们任何一个人的心态,如果特别痛苦,或者生嗔恨心,也就是愤怒的心——实际上这种心态很多都是心胸狭窄导致的。我们大乘佛教当中有一种叫作慈悲观,慈悲观也就是一种包容,可以说是放大自己心量的一种心态。在这种心态面前,我们个人遇到的,不管是大的痛苦,还是小的痛苦,实际上都非常渺小。所以我认为,我们的慈悲观是能解决许许多多世间情绪问题的最好的一个妙药。
没有修这种慈悲观的时候,可能你身边发生的很多事情你看不惯,甚至觉得很讨厌,但是一旦有了这种慈悲心,你不但不讨厌它,而且有一种特别强烈的悲愍心,想帮助他。比如有一个小孩,他如果特别调皮的话,可能大家都很起厌烦心,但如果把他当作是自己的孩子,认为是“我的孩子”,这个时候,即使他有点调皮,但是你会教他的,不会抛弃他,不会去驱逐他的。
如果一个人的心里有这种慈悲的爱心,不管他面前发生什么事,有人骂他、有人打他、有人恨他,他都会理解他们,甚至还会感谢他们。这样的心态,可能一般的人很难接受,但实际上,我们的世界很需要这种思想。无论是家庭当中也好,还是人类在战争中流下的眼泪和血,我认为大多数是自私带来的,都是自私自利的心导致的。
我特别喜欢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因为按照佛教的历史讲,千手千眼观音菩萨,他想要关注世界上众多的苦难众生,所以化一千个眼睛;要帮助众多的苦难众生,实际行动当中真的亲手去做,所以化一千个手。所以我们每个人发这样的愿,并且实际当中去做的话,我觉得这个世界应该是非常快乐的。
2. 用智慧观察自心
我们用自己的智慧去观察自己的心,当你观察自己心的时候,我们对外境的不管是极度的贪婪还是极度的嗔恨,其实都是不符合实际的一种心态。比如说,我们看到一朵花,第一个念头觉得很好;然后再不断地产生欲望,想把美丽的花朵占为己有,或者会把它当作就是自己的。这个时候,你跟原来对这个事物的正面的理解有一些反差,这是因为我们没有用智慧观察而导致的。
同样的,我们对产生嗔恨的对境,比如一个敌人,刚开始我们对他产生的念头是中立的,然后我觉得他很坏,他所有的功德就会被削弱;最后呢,就甚至想要消灭他。这种念头其实也是不符合实际的。所以,我们用智慧来观察贪、观察嗔,很多不合理的情绪全部会被清除,这是一种我们佛教当中说的世俗谛的智慧。
再进一步地细化,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观察未来、过去、现在我的这种嗔恨心和贪心,这种心态好像在暂时的显现当中,如梦如幻地存在。这个时候,我们觉得原来被一些痛苦烦恼折磨,其实是非常可笑的事情。第二种观察方法就是,实际上我们的心态自然放松的时候,原来的各种痛苦烦恼,就全部慢慢处于一种平静的状态当中。当我们的心乌云密布时,当下反观自己的内心,此时会发现,原来它是晴空万里。
家庭的很多不幸福,不是因为物质和某种客观事物而发生的,大多数都是因为我们的心比较烦躁造成的。所以人心清净者,家庭应该很快乐。如果家庭都是很和睦——我们的家庭实际是社会的一个细胞,许多细胞非常健康,那么这个社会整体就会和谐快乐。
——恭摘自索达吉堪布海外开示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普贤菩萨行愿品
每日箴言
以虔诚的信心呼唤上师,与上师沟通、相应,这时上师一定会慈悲垂念我们,这样,我们的相续才会堪能,才会成熟,无论做任何事都会成功,而且也会遣除修法中的违缘,因此经常祈祷上师相当重要。
——索达吉堪布
“法王如意宝圆寂14周年纪念法会”
共修通知
时间:公历2017年12月31日至2018年1月6日
具体安排如下:
1、 共修房间:
(1) 新浪show:智悲讲堂共修九
(ID:491337);
(2) YY:智悲讲堂九共修
(ID:80122986)。
2、 共修时间(北京时间):
第一座: 07:30-10:00
第二座: 11:00-12:30
第三座: 13:30-16:00
第四座: 17: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