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 修行切莫堕入无记空 返回

修行切莫堕入无记空

慈诚罗珠堪布平台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2019-12-13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这几个字,下面开始一个一个地解释了,从这个当中,我们完全就可以了解到《六祖坛经》核心的智慧。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这个词组里面有三个词汇,摩诃是一个,般若是一个,波罗蜜是一个。首先第一个,“何名摩诃”,什么叫做摩诃呢?摩诃者,是大”,摩诃是梵文Maha,意思就是大,什么东西叫大?


心量广大,犹如虚空”,如果我们有一天开悟了,拥有了般若的智慧的话,那我们的心胸根本不会像今天这样的狭隘,因为我们对任何东西非常非常执著,执著了以后,如果没有这些东西的时候就特别希望自己能获得;然后拥有的时候又特别害怕失去这些东西。一个欲望和一个恐惧时时刻刻让我们没有安全感。没有安全感,就随时随地感到不安。当我们对自己拥有的东西稍微发现有一点点危险的时候,就产生了太多太多的、各种各样的烦恼。但是证悟了以后,我们的心就像虚空一样,无论什么东西都可以装。


这里有非常重要的一句话,大家一定要注意,“若空心坐,即落无记空”,看见“若空心坐”这四个字了吗?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



第一个,我们打坐的时候,认为万事万物是实有的、实在的观点是错的,那什么是对呢?空就是对。这样以后,我们心里就产生了一个二元对立的概念——空性是对,不空是错。那么佛法和般若智慧就是要消灭所有的二元对立的观念。


之前我们认为万事万物真实存在的这个观点是对的,认为它不存在是错的,我们没有学般若的时候,我们心里是有这样的一个二元对立的概念;现在换过来了,我们原来认为万事万物真实不虚,这是错的,现在认为万事万物是空,这是对的,这样的话,不空、真实是错,空是对,又建立了另外一个二元对立的概念,还觉得这个是真实的,这个就是般若空性。但是对空的这种执著同样也是一种执著。在大般若之前——认为这个空,是错的;认为这个真实,也是错的。两个都是错的,要这样理解。我们怎么知道的呢?因为《大般若经》和龙树菩萨的中观当中提醒了无数次,本来就是这样的。


还有我们从《坛经》另外一个版本中,也看到这个意思。敦煌版是最原始的版本,应该是六祖的真实的意思,后来其他的版本加了一些字,但是这些字对我们的理解有一定的帮助,因为敦煌版的字太少了。


我们去看的话,基本上没有太大的问题,因为我们对密宗的大圆满、大手印,还有大般若是比较了解的,所以我们知道这是佛教基本的一个表达的方法。如果我们没有这些知识,直接去看《坛经》,尤其是敦煌版,它字不多,所以我们有些时候不太容易了解。



此处就是按我刚才讲的那样去理解,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其他版本中也说“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惠能大师说:你们听到我讲空性的时候,你们不要对空性有什么执著,认为空性是对的,真实存在是错的,你们不要有这种执著。


第一莫著空”,你们听到我讲空性,所以你们对空性产生了一种执著。惠能大师说这不对。然后“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如果你们认为这个空性是对的,这样去打坐的话,那这个就叫作“无记空”。这种理解,在《坛经》另外的版本中讲得非常清楚,佛教里面本身也是这样解释。即使没有这种版本的《坛经》,我也会这样解释,因为这是《大般若经》和中观里面的基本说法,所以不会有错。


第二个,对我们修空性的人来说,不管是修大圆满、大手印,以及各种各样的禅定(禅定特别特别多,但是禅宗的禅定就不一样了,级别非常非常的高),这个内容特别特别重要。“若空心坐”,就是说我们什么都不想,心里没有任何的执著,也没有智慧,大脑一片空白,内心完全是平静的状态,一个念头都没有;在这当中,没有任何明显的二元对立的观念,也没有去想“空是对,不空是错”,对错、善恶等等,什么观念都没有,所有的杂念全部消失了,感觉就像外面的虚空一样。


但是如果这个当中,少了一个东西的话,那就是没有意义的。少什么东西呢?就是开悟或证悟的智慧。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后台,

回复“慧灯之光”领取,全套《慧灯之光》电子书

回复“有声书”获得,全套《慧灯之光》有声书



平台导读

修行才能够感觉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

我们也可以在下一世获得像惠能大师一样的根基么?

开悟就是我们真正地了解了自己的本性

“慧灯育苗“ 赠书长期开放(点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