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智慧之法 >> 《俱舍论》讲记 第45课 返回

《俱舍论》讲记 第45课

智慧之法 2021-04-01

《俱舍论》分了八品,现在我们学习的第三品——分别世间。前面学习了分别有情世间,现在我们学习的是分别器世间。前面也宣讲了器世间的形成、能依、所依,还有四大部洲、三十三天等天界,有情各自的寿量、身高,都是通过有情不同的业如是显现。

轮回当中的有情不管是在善趣还是在恶趣,只要有我执和业,就会不断地投生、轮转。从无间地狱乃至到非想非非想,从最下的恶趣到最上的善趣等一切处所,我们在无始的轮回中没有一个地方是没有转生过的,没有没感受过的痛苦,也没有没感受到的安乐。因为没有打破我执、消尽业障的缘故,我们仍然在轮回中流转。所以现在学习了这些情况,了知了曾经投生的地方,也知道现在再不精进以后还会投生的地方。

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如果我们通过出离心修持清净的正法,就会从轮回转生出去,获得寂灭、解脱。如果是小乘的思想,可以获得无余涅槃,从此之后不再转轮回;如果是大乘的思想,获得解脱之后,还会不间断地投生轮回中帮助其他的迷惑有情认知轮回的实相,为他们宣讲解脱的方法,逐渐引导众生趣向解脱。

因此我们学习这些内容和平常观修的引导都是有关联的。

现在宣讲第三品最后的部分,前面年和劫已经讲完了,劫里有真实宣说劫和旁述,旁述中宣讲了轮王、佛陀、缘觉出世的情况。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一切有情当中最初有没有轮王。如果从连接的角度来讲,前面我们刚刚学习了转轮王出世的情况,此处也附带宣讲南赡部洲的有情是怎么出现的,然后怎么发展到现在的情况,也可以算是发展史。

先前有情如色界,

尔后渐次贪执味,

懈怠者作积蓄后,

具执著者封地主,

复次以造恶业道,

寿命短暂为十岁,

劫以兵疾饥荒尽,

次第七日月年止。

颂词的内容主要宣讲了轮王或者国王出现的情况。最早大家推选某人为地主,后来称之为国王。

“先前有情如色界”,劫初转生到人间的人类,很多方面与色界的天人是相同的。比如人道最初也是化生的,转生的时候诸根就俱全了,和色界一样;色界的身体有光明,欲界有情刚开始也是一样;色界的众生有神变,可以飞行,最初的人也是如此;色界众生最初没有男女的性别,劫初时南赡部洲的人也没有男女的性别。虽然现在是胎生,但是最初是化生,他的习气、烦恼还没有显现出来,所以那时还没有男女的性别,也没有其他淫欲心等烦恼的存在。刚开始犹如色界一样,在这种状态中过了很长的时间。后来有情的业、习气逐渐成熟了。

最初人类不需要吃饭,也没有段食,像色界天人一样,内心安住禅定的喜乐,不需要通过段食的方式来维生,当时也不存在所谓的食品。一段时间之后,有情逐渐开始往下走了,地上开始出现一种食物,叫做地味。地味的颜色很好看,像酥油一样,味道也非常美。

开始天人看到了也没觉得怎么样,后来有一个人内心贪欲的习气萌发了,生起了贪心想要尝一下地味。他用手指取了一点点放在舌头上品尝,觉得特别特别好吃,显得很高兴。其他人看到之后就跟着品尝,大家都觉得的确非常好吃,就开始贪著这个味道。这也是一个转折点。

虽然最初的人类近似色界天,但还不是真正的色界天。色界天的寿命穷尽之后投生到南赡部洲,虽然他还有光明,但是毕竟已经转生到欲界中,和色界不是完全一样,只不过是相似而已。

以前他们的身体有光明,也很轻盈,可以在虚空中飞行。因为开始耽著地味,吃的也很多,他们的身体开始逐渐变得沉重起来。之后就没办法飞行了,身上的光芒也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

刚开始没有日月星辰,因为他们身体有光,所以也不需要这些。当他们身上的光明消失之后,世间就显得一片黑暗。当这些有情非常忧愁时,因为有情善业的感召,天上出现了日月,白天有太阳,晚上有星辰、月亮,所以器世间慢慢变成了现在的情况。

因为有了日月,身上的光明消失了,所以人们的肤色开始出现一些好坏的差别。不知道是地味吃的多变成这样,还是地味吃得少变成了这样。由于享用地味多少的差别,而出现了色彩的好坏。如果是通过业形成的话,可能吃多了色彩不一定好看,吃得少还可以保持以前的样子。或者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吃得多营养好,身体可能好一些。具体吃得多还是吃得少变得好,这里没有讲。反正就是因为享受地味的多少,出现了肤色不一样,所以有了好坏之别。最初大家的样子相貌差不多,没有出现看到好的开始赞叹,看到不好的开始侮辱。在有了差别之后,开始互相侮辱,出现了不好的语言。

因为有这种业的缘故,地味不存在了,这时开始出现地脂。享用了地脂也是一样,罪业、烦恼逐渐加重,所以地脂也隐没了。后面又出现了苗圃,有些地方叫做灵藤。苗圃早上收割晚上显现,晚上收割早上显现,割完之后马上出来。这时众生的福报还是比较大,可以享用苗圃,但是互相侮辱的情况仍然没有减弱,反而变本加厉了。过了一段时间,苗圃也消失了,出现了自然稻。自然稻比前面这些食品都要粗。

不管是地味、地脂,还是苗圃,体性都很细,吃完之后基本就被身体全部消化了。虽然都是段食,但是比较细,还没出现大小便之类的东西。然后自然稻出现了,因为自然稻与前面几种相比算是比较粗的食物,一部分可以消化,一部分变成了渣滓,就出现了粪便。因为要排泄,所以出现了大小便道。大小便道也是有情的业导致的,有情相续当中本来就存在这种习气,所以在因缘和合的时候自然出现了大小便道。

因为相续当中的业不同,有些因为以前造了男性的业,出现了男根;有些造了女性的业,相续当中女性的业成熟了,显现了女根。首先男女根显现出来,然后男性女性的特征也开始显现出来了。因为众生转生无始轮回中本身就有男女习气,贪欲心根本没有泯灭,只不过有时通过因缘不同转生色界等其他地方,贪欲心被压制了。现在转生到欲界,内心的烦恼习气开始现形。现形之后产生了贪欲,然后开始做不净行。

其他众生看到某些人做不净的行为,开始口出恶语地呵斥他们。人们为了遮挡这种行为开始造房子(以前没有房子),在房间当中做不净行。房屋、家庭、夫妻等概念逐渐出现了。

住在房子里也是需要吃东西的,早上吃的时候早上取,晚上吃的时候晚上取,基本上还是这样的情况。

“懈怠者作积蓄后”,有一个懈怠懒惰的人,觉得天天去取很麻烦,他就一次性取了七天的食物放在家里,吃完之后再去取。大家看到之后觉得这样做很好,纷纷模仿,开始取一到七天的食物放在家中。这时有了家和仓库,有睡觉的地方,有堆东西的地方,开始把东西放在库房里面,这是一种贪欲心增长的表现。

贪欲心增长之后,食物也变了,早上收割晚上不再出现,晚上收割早上不再出现。大家开始着急了,就把粮食进行分配,这片的稻谷是你们家的,那片的稻谷是他们家的,这样就出现了田地。

出现田地之后,有些人分的多有些人分的少,或者有些人吃的多,有些人吃的少,有些地方出现了食物不足的情况,因此就有了偷盗。看到了谁家田里的庄稼比较多,就会去偷。

首先由贪著饮食出现了侮辱,然后出现了男女根、非梵行,又出现了偷盗的行为。罪业逐渐变得齐全起来了,以前没有罪业,十不善业逐渐开始齐全了。

为了保护财产,大家商量推举一位地主。“具执著者”,什么是具执著者呢?就是对于自己的财物具有我所执的众生,这是我的粮食,这是我的田地。这些具有执著者的人把自己家里六分之一的稻谷拿出来作为薪酬聘请一位相貌庄严,比较公正的人作为他们长官,颂词中叫做地主,有些地方叫国王,这是最早出现的国王。《中观四百论》中也讲“六分雇公仆”,即拿出六分之一的财产雇人来帮他们守卫田地。

最初国王的性质,就是拿了别人六分之一的财产帮别人看守田地,出现了这样的种性,称为刹帝利,即地主或者国王的意思。有些人经常防护,以此增长自己的财富,也有些人产生了修道心,逐渐出现了婆罗门。

最初的国王烦恼不是很重,非常优秀、公正,也很有福报。后来有些人不听话,因此出现了法律,以此为制裁。有些人发现贿赂国王自己得到的好处会多一点,就开始贿赂国王、长官,又出现了很多问题。法律也随之逐渐健全。刚开始这些问题都不存在,由于有情的烦恼越来越坚固,就出现了这些问题。

基本上以上也是一种自然规律。有些人认为,如果第一个人不尝地味就好了,根本没有这种可能性。毕竟这个业要成熟,就是依靠这个因缘让业成熟。既然转生在南赡部洲,一定会逐渐变成这样。如果没有解脱,即便最初人是化生,可以飞行,没有男女根,最初的条件再好,最后逐渐也会变成这样。现在我们是从上往下走,五浊恶世越来越污浊,会不会一直这样呢?发展到人寿十岁又往上走了,人的道德水平、觉悟慢慢又开始提高,福报寿命慢慢增长。

轮回当中的增减或者贤劣没有一个是可靠的,一段时间中风气很好,一段时候中风气不好,这在轮回中没有什么稀奇的,就是一种自然规律。

我们基本上是随着自己的业在走,没有自主。如果要完完全全逃离这种状态,只有修解脱道,观察一切万法无我的本性,然后在无我的基础上断除爱、取和有。这样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观察或者安住在心的本性当中,才可以解脱。获得解脱之后再帮助其他众生认知这种情况。

此处出现了国王,开始叫众敬王,他的太子是光严王等。有些是转轮王,有些不一定是转轮王。转轮王也是从那时开始出现的。

“复次以造恶业道,寿命短暂为十岁”,因为众生内心的不善业越来越多、越来越重,所以寿命逐渐变短,最后直到人寿十岁。

前面我们讲了一增一减为一个中劫,增是增到八万岁,减是减到十岁之间。中劫最后是通过什么来结束的呢?此处讲到三个劫,有些地方叫做小三灾。

“劫以兵疾饥荒尽”,第一个是刀兵劫,第二个是疾病劫或者疾疫劫,第三个是饥馑劫或饥荒劫。

“次第七日月年止”,刀兵劫从开始到结束的时间是七天;疾病劫就是瘟疫爆发,从瘟疫爆发到结束,时间是七个月零七天;饥荒劫是七年七月七天。

首先出现的是刀兵劫,三个劫说法不一样。按照有些大德的观点,人寿三十岁时出现饥荒劫,时间是七年七月七天;人寿二十岁时出现瘟疫劫或者疾病劫,要连续七个月零七天;人寿十岁时出现刀兵劫,有些说法在每一个中劫后面都是以三个小劫结束。

有些大德的观点是中劫最后都是人寿十岁时,或以刀兵劫,或以饥荒劫结束,或以瘟疫劫结束。没有分三十岁、二十岁、十岁,都是在十岁时。

如果第一个中劫以刀兵劫结束,第二个中劫就应该以疾疫劫结束,第三个中劫就应该以饥荒劫结束。现在我们的人寿已经到了七十五岁了,往后一百年减一岁。大概七千多年之后,中劫就会结束。我们这个中劫是以刀兵、饥荒还是瘟疫结束不是很清楚,这里没有讲。反正不是刀兵劫、疾疫劫就是饥荒劫。

第一个是刀兵劫。到了人寿十岁,人们的嗔恨心非常严重。看到之后互相会产生很大的嗔心,到处都是兵器。因为有情业力成熟的缘故,长在路边的茅草随便拔下来就变成了利剑,然后互相砍杀。这种大屠杀的时间长达七天,大部分的人被杀死了,一部分人躲到森林中幸存了下来。七天完之后刀兵劫结束了,剩余的人碰到一起,因为人已经很少了,大家躲过了一场大灾难都很欢喜,互相看到之后消除了嗔恨心,开始造善业。因为修善法的缘故,寿命开始增长到二十岁、三十岁,逐渐到八万岁,然后再从八万岁往下减,减到十岁。

有情在轮回中流转,如果内心的恶业比较炽盛,也会遇到刀兵劫。大恩上师讲了,其他注释中也讲过,如果我们要避免刀兵劫,在一日一夜中守持不杀戒就可以了。我们这里的很多师父都受了沙弥戒或者比丘戒,不止一日一夜。如果在一日一夜中守持不杀生的戒律,绝对不会遇到刀兵劫。外面的这些人不能长期守戒,可以让他们守一个八关斋戒,有了一日一夜不杀生的戒律,就不可能遇到刀兵劫。佛陀在经典中也讲过这个问题。

刀兵劫特别恐怖,人和人看到之后产生了很大的嗔恨心相互砍杀。如果你造了这个业也没办法避免,可能就会在大屠杀中的恐怖和痛苦中失去自己的生命。但是如果自己造了善业,比如一日一夜受持不杀生的戒律,就不可能遇到刀兵劫。

我们不仅自己要认认真真守持这样的戒律,也要劝其他的道友、亲人,哪怕守持一次八关斋戒。如果在一日一夜当中守持不杀生的戒律,也可以避免遇到刀兵劫,对他们而言以后的利益特别大。

要解脱需要有很大的福报善根和具足精进。如果不得不在轮回中继续流转,要想办法让有情尽量获得安乐,不要遇到痛苦。我们现在想象一下都觉得非常恐怖了,何况是真正遇到这种情况呢!那种恐怖、痛苦是难以忍受的。所以为了众生以后福祉的缘故,也要让他们修持这样的善法,避免转生到这种状况中去。

第二个是疾疫劫。有情在人寿十岁时造了很重的业,不善业特别强大。现在互联网或者通信越来越发达的时候,有情的心也是越来越污浊了。虽然会方便快捷地得到很多消息,但是里面传递的信息也会大量染污有情的相续。如果内心有正法,还会有一定的抵抗力;如果内心没有正法,接受很多消息之后也没办法消化,不能转为正面的东西。当大量的信息涌向自己,他的相续慢慢就变了。现在很多人内心的想法和以前的确不一样,变化很明显。按照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有情的罪业或者烦恼越来越炽盛,罪业越来越严重,互相之间伤害的越来越严重。

那时候非人也不高兴,开始吐出一种毒气,在人间当中就是瘟疫,大规模的爆发了传染病,没有药可以治。只能大批大批的死亡,瘟疫要持续七个月零七天才会终止,而且没有任何的对治,如果染上之后只有死。其中有一些幸存者积聚在一起开始修十善,寿命逐渐开始增长。

如果我们以后处在人寿十岁的环境中,怎么才能避免染上传染病呢?有些地方说,如果自己通过殷重心给僧众供养一点点药品,自己就可以避免转生到疾疫劫中。因为药品可以对治疾病,僧众在人间也是最大的福田,所以如果能够通过好心给僧众供养一些药品,在注释中说,哪怕仅仅供养一颗阿莫罗果这种药,也可以避免转生到疾疫劫中去。

第三个是饥荒劫。因为人们造业很严重,所以天人、龙王不高兴,很长时间不降雨,地上的庄稼没办法生长,出现了长达七年七月零七天的饥荒劫。开始可能还有一些以前的粮食,后来逐渐没有了,就出现了饥荒劫。

饥荒劫中出现了很多情况,有些人找出以前的几颗粮食放在很大一锅水里煮,煮完了之后大家一起喝这个汤。只有几颗米,一大锅水,不能叫做稀饭,可能米汤都不算。毕竟有几颗粮食在里面,还是有一定的营养,比喝白水要好一点,尤其在很饿的时候。有些时候打扫仓库,看能不能找到几颗粮食,把这些全部拿出来做饭。

注释中讲了木条饥荒,第一种解释是粮食不够用。比如一家有五个人,每个人发一根木条,凭木条去领饭,如果你没有木条,就没有饭吃;如果有木条,你就可以领饭吃;第二种解释是到仓库里用这根木条去刨粮食,看看能不能找到。

箧盒饥荒是把找出来的粮食藏在盒子里。不能把种子吃完了,否则以后的人就没得吃了。找到的粮食特别宝贵,会被存到盒子里。

白骨饥荒是人死了之后马上变成白骨。一种说法是,因为本身在生前没吃过什么东西,已经是皮包骨了,所以死了之后,皮很快烂掉,就变成了白骨;还有一种说法是,那时的人因为没有东西可以吃,就把以前人寿百岁时坟墓里的骨头挖出来熬汤喝。他们说这是人寿百岁的人骨有营养,他们那时吃的是大米、白面。如果我们没有被天葬,也许以后也会被挖出来,当成他们救命的白骨。严格来讲现在不是百岁,属于人寿七十、七十五岁的时候,可能也有一定的营养。

到了那时粮食特别的宝贵。有些大德说现在很多人因为粮食很多,所以很浪费,是不好的。虽然我们现在不是饥荒劫,但是无论从佛法的角度来讲,还是从汉地的传统来讲,惜福都是一个培植福报、积累善根的方法。

饥荒特别恐怖,以前五九年到六一年发生了三年自然灾害,也发生过类似的情况。那时发生了很多惨剧。

如果能够给僧众供斋,我们绝对不会转到饥荒劫。可以是四个僧众以上,或者在佛学院打斋的时候自己随喜一点钱,这样也可以。这样做绝对不会遇到饥荒劫,因为供僧的福报特别大,所以这是饥荒劫的一种对治。

虽然每件事情都有各自的因,但是想要彻底避免就是不再轮回。如果还没办法解脱,今生我们就在这方面做一些福德。后世再后世还有没有想做福德的心,或者能不能听到可以让我们避免转到三小劫的教言,我们也不敢说。今生我们有福报听到中劫最后通过小三灾毁灭,了知了避免在小三灾中受苦要做什么善根,那么以后呢?我们流转在轮回当中,还有没有福报听闻也不好说。所以现在听到了就要尽量去做,不管是为了成佛、度众生,还是为了避免转生到小三灾当中,我们都要去做一些这方面的善根。

我们现在听到这些教言,最关键的是可以从根本上终止投生轮回。如果我们能够出离轮回,这些问题都不会再存在了。现在也是我们解脱与否的关键时候,如果从现在开始殷重地修行,我们在今生就有可能解决了生死的问题;如果没有殷重的修行,可能还会流转,以后的事情就不好说了。

庚二、坏劫之旁述分三:一、坏劫之类别;二、身体之顶;三、坏灭之次第

这个科判在唐译中叫做大三灾。前面的小三灾是一个中劫的结束,大三灾是一个大劫的结束。

前面已经讲了坏劫,还有一部分内容没有讲完,此处是针对坏劫再做一个补充。

辛一、坏劫之类别

坏劫有以火毁坏,

与以水风毁三种。

所谓的坏劫主要是大劫毁坏的时候。前面的中劫还没有毁坏,只是最后以小三灾的方式结束,然后再往上走。大劫是真正的坏劫了,前面讲到了二十中劫进行毁坏。

最后大劫毁坏时,有些是以火毁灭,有些是以水毁灭,有些是以风毁灭。

汉地也有一个顺口溜,“火烧初禅,水淹二禅,风吹三禅”。“火烧初禅”,大火烧到初禅为止,初禅以下是大火毁灭的;“水淹二禅”,二禅和二禅以下是水毁灭的;“风吹三禅”,虽然水淹不到三禅,但是大风可以吹毁三禅和三禅以下。

通过火、水和风来毁坏整个世界,这方面是坏劫的类别。

辛二、身体之顶

火毁坏会烧到什么环境停止,叫做火毁之顶;水只能淹二禅,三禅就是它的顶;风吹三禅,四禅就是它的顶,风吹不到四禅。分别讲到了第二、三、四禅是它们的顶。

第二静虑等三者,

次第乃为彼等顶,

与彼过患相同故,

四禅毫不动摇故。

无常彼之无量殿,

与众生同生灭故。

所谓的身体之顶讲到了劫末火、劫末水、劫末风等灾害所毁坏的区域,以及不能毁坏的地方。

比如火烧的时候,从最下的风轮开始一直烧到初禅天的天宫。但是第二静虑就是身体之顶,就不能再烧了,这是“第二静虑”。水可以把风轮往上到二禅天的天宫冲走,全部毁灭,但是第三禅是不会毁坏的。风也是一样的,大风灾可以把从风轮开始直到第三禅的宫殿全部摧毁,但是第四禅不会毁灭。所以“次第乃为彼等顶”。第二静虑是火灾的顶,第三静虑是水灾的顶,第四静虑是风灾的顶,这些是不会再受到伤害的。

为什么会出现火、水和风呢?“与彼过患相同故”。有什么过患呢?欲界到初禅之间都有寻伺,有了寻伺就会烦恼炽盛,内在的寻伺和外在的火有一定相似的地方。因为初禅以下的有情都具有火一样的寻伺,所以毁坏时外在显现劫末火,通过不可阻挡的火全部烧毁。

为什么会有水呢?二禅都有喜,这个喜相当水一样,它和轻安一起让人特别的舒服。水是滋润性的,遍于一切湿性当中,同样,二禅的喜和轻安一起能够滋润有情相续,类似于水。因此二禅以下是通过水来毁灭的。

第三禅为什么是风呢?第三禅虽然没有寻伺、喜,但是还有呼吸存在,一呼一吸就是一种风息的存在。因为呼吸没有完全终止的缘故,所以也是以风来摧毁的。

第四禅没有寻伺,没有水一样的喜,没有呼吸也不会死亡。入于很寂静的四禅时没有呼吸,所以说四禅不动摇。四禅不会被外在的火风水等毁坏,“毫不动摇”。

虽然它不被水等毁坏,但也是无常的。“无常彼之无量殿,与众生同生灭故”,虽然四禅不会被外在的灾难毁坏,但是它的本性也是无常的。

无量殿与众生同生同灭,当一个有情转生到第四禅时,无量殿和他同时出现。四禅的有情是化生的,当有情化生到这个地方时,他的无量殿也同时出现了;当有情住的时候,无量殿也住;当有情死亡时,无量殿就消失了。

有些地方说四禅天就像晴朗夜空中的星星一样,一颗颗单独散布在虚空中。有情生的时候虚空中一个无量殿生成;灭的时候他的“星星”也没了,相当于掉下来或者消失了。

四禅是不是恒常的呢?绝对不是恒常,它也是无常。只不过不是以火、水和风毁灭而已。

前面我们已经学了劫末火。

劫末水也是在很多年当中,二禅天的有情次第转生到三禅,二禅以下没有有情了,然后开始在很多年当中不断地下大雨。昨天晚上的雨很大,对于今年来讲是一场很大的雨,但是对于劫末水是很小的。

不管怎么说,这个雨是劫末水,还是很恐怖的。前面讲过劫末火的温度和平常的火温度不一样,同样,劫末的水里有很强的腐蚀性,把所谓的风轮、金轮、水轮、四大部洲、七金山等,有些地方说就像盐巴遇到水一样融化了,全都不存在了。水把二禅以下的宫殿全部销毁了。

然后是风吹,有情逐渐从三禅转到四禅,三禅以下空了,然后就开始吹大风。很大力量的风把风轮以上三禅以下全部摧毁,吹得连微尘都不会剩下。

辛三、坏灭之次第

这些到底是怎么坏灭的,是不是一次性的?比如首先是火烧,烧完之后水再淹?不是的,而是有规律的,一个大劫一次。

以火七毁水一毁,

如是七水毁灭后,

亦复以火毁七次,

最终以风而毁灭。

“以火七毁”,火连续毁坏初禅七次,比如火把初禅烧完之后,坏劫完了就是空劫,这个大劫已经结束了。空劫之后慢慢开始成劫,世界开始形成,形成之后开始住,住完之后又开始坏。第二次坏的时候是第二个大劫又坏了,这是一个大劫坏一次。第二个大劫还是以火毁,毁完之后又成了空劫,空劫过后到了成劫,再开始形成。有情慢慢开始安居乐业,然后又开始坏,还是以火毁,连续在七个大劫中都是以火来毁坏的。

在七次火毁之后,第八个大劫毁坏是以水毁。这时是用水来毁坏一次,这是毁坏二禅。水毁完之后,又是连续七次火。第八个劫是以水来毁,从第九个劫开始连续七个劫也是用火来毁,然后到了第八次又是一次水,就是七个火加一个水。

“如是七水毁灭后,亦复以火毁七次”,前面说了七次火一次水,最后累积到第七次水毁完了。前面已经是七七四十九次火毁,中间加七次水的毁灭。七次水毁完之后,再加上七次火。最后一次是风。它是这种次第。

真正来讲,火毁了多少次呢?前面是七个七次,再加最后一个,共是八个七次,相当于毁坏了五十六次。再加上七次水,和一个风,就是六十四次,这是一个周期。在六十四次毁坏中,火是最多的,是五十六次,水是七次,风是一次。这是有一定的规律。

为什么前面一定是七个火,第八次才有一个水毁呢?这是和二禅天的寿命相等的。《前行》中讲过,当看到下面燃起熊熊大火的时候,二禅天有些年轻天人特别恐怖,这么大的火烧起来了,会不会把我们的宫殿烧掉啊?二禅天老天人说,不要紧,以前火也是烧到这里的,不会有事。连续烧七次,第八次才会烧到二禅。这是和二禅天的天人寿命有关的。

前面说二禅第一天少光天的寿量是两个劫,第二天寿量四个劫,第三天极净光天有八个劫的寿命。为什么第八次才毁掉呢?这是和他们的寿命相关的。因为前面七个劫都是烧毁初禅以下,二禅第三天的寿命是八个劫,是在第八个劫时安立的。一个大劫毁一次,到了第八次八劫的寿命终止了,毁坏的时间和他们的自寿相等。

第三禅也是一样。三禅第三天是六十四劫的寿命,所以在第六十四个劫时三禅就摧毁了,和他们的寿命有一定的关系。

以上我们学完《俱舍论》第三品分别世间,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

俱舍论第三分别世间品释终


 

扫码下载原文及音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