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零散收录 >>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五课2 返回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五课2

智诚堪布 菩提如意宝珠 2017-03-29


(接上文)

但佛弟子、佛陀的爱是不分的,我们所学的教义就是爱所有的众生。不管是亲人、怨敌,喜欢我的人、讨厌我的人、还是和自己没有关系的普通人,不管什么样的人,我们都要发誓去度他。而且为了对这些有情产生平等的爱,还有一系列专门的观修方法,来让我们对怨敌、对普通人产生慈爱,让自己的心安住在平等、菩提心的状态中。所以越深入地了知佛法,真实的生起信心,他这种菩提心、大悲心的爱,才是真正普遍的爱。这才叫平等的爱,不是偏袒的爱。

我们在修菩提心之前,第一个修法就要修舍无量心,刻意地通过很多修法,让我们首先把对于亲友、怨敌偏袒的心平等下来、抹平之后再修慈悲喜等等。这一系列的修法,没一个不是体现佛陀教法当中的平等、慈爱的观念。这是一种真正的大爱,所有的爱当中,没有超过菩提心的。

“看起来是人相,内心顽固不化,根本不能转向正法方面。”对于平等、利益一切众生,没办法理解,所以说:“不能转向正法方面”,尤其是“视杀生为善业”等等这方面更加可怕。普通人可能只是为了衣食住行,有时候需要杀生、做一些损害他人的事。但是如果把他教派化了、成了宗教,就会系统地去宣传这些东西。通过很多理论,深入这种观点。这个时候外道还是非常可怕的。我们在学中观的时候,俱生我执(就是一般普通人想当然认为有一个我的一种观点)没有什么理论,就是认为我存在;但是外道的遍计我执,通过很多的比喻、根据、理论来生成、证成我的存在、我是常有的。这种邪见很深、很难拔除。

虽然有一些普通人可能会有一些烦恼,但有一些外道,尤其是有一些理论的外道,他们学了这套理论之后,不太容易改变的,这种情况也是有的。

又有随行娶母为妻等自己祖辈所传下的恶习陋规,与如法行为背道而驰,

打个比喻,有一些部落“随行娶母为妻”。大恩上师在讲记中讲到了,在最近也是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在印度的一个地方,儿子娶母为妻,这属于陋习。从人间的道德、伦理看,这都是非常不如法的行为。但在当地来看,显现上面是如理如法的,好像大家都是同意的,没感觉什么。从这方面看,在整个事件当中,虽然你可以想、也可以做。但是这里面,毕竟还是有业果、道德、伦理。如果连这些取舍都没有的话,要修持解脱道是非常困难的。有些地方连这些都没有真正认识到,还在随行很多的恶习陋规。

还有一些地方,清明节(今天是清明节)通过杀生的方式来祭祖先,也是不好的恶习陋规。大恩上师也开示,清明节多给祖先念经、回向、以他们的名义来放生、做些善业回向给他们,这个很好。但在这个时候,通过杀害生命的方式来祭拜祖先,这方面真的是恶习陋规,说要改也是不太容易。因为代代相传,而且有很多的舆论环境,如果对于真实的业因果没有产生信心,要改的话还是非常难的。

在丹麦、挪威的一些地方也是一样的,有一个仪式叫成人礼,当长大的时候,必须要去杀鲸鱼。我们看过一些视频、图片,整个海滩、海湾都是红的血,杀很多众生,非常残忍。他们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规距,举行成人礼的时候都要去杀死鲸鱼,觉得长大了、变成男子汉了。别人看起来真的是非常凶残的事情,但是他们不认为这很凶残,反而觉得很好,表示一个人长大成人了。

这些都算是恶习陋规,把自己的安乐建立在其它众生生命的基础上。很多的所做所为都是和如法的行为背道而驰的。

反而对于杀生、狩猎等不善业的伎俩却极为擅长,所作所为全部是在造恶业。

对于如法的行为不做,真正应该取舍的业因果不做,反而是怎么杀生、狩猎等等不善业的伎俩却非常擅长。哪个地方都是有这种情况。

有些人很精通怎么杀生,很精通钓鱼,甚至还有专门出书教钓鱼的,电视台专门有钓鱼的频道,里面播钓鱼的技巧、推销钓鱼的东西、举办钓鱼的比赛等等。像这样的话:狩猎、钓鱼、杀生,没有感觉这些都是恶业。还有很多杀生的人,杀生的手法特别熟练,比如杀黄鳝,首先夹住,然后敲晕钉在钉子上,用刀一下子就把整个肚子划开,把骨头剃出来,然后割成几段放到热水里就可以做菜了,手法特别熟练。如果让他供曼茶,可能怎么也搞不好;让他去磕头,可能很笨拙。但是做这些杀生的事情却非常熟练,而且很有兴趣,坐在里面几个小时不动都可以。如果让他去坐一个小时听法,可能坐不住的。内心当中缺乏善根习气,的确是很可怕的。有很多不善业的伎俩却极为擅长。

其实在做这些事情的同时,内心当中不断地在累积恶业,后世恶趣痛苦的习气也是每分每秒都在内心当中不断地积累。想想死的时候,的确非常可怕,而且根本没有忏悔,是非常欢喜地在做这些恶业。如果在行持佛法过程当中,对这些因果方面的道理不熟悉,没有认真去思维的话,我们也很有可能非常擅长做这些事情。所以“所做所为全部是在造恶业”。

因此,他们中的多数人死后立即堕于恶趣。

这里面多数人(当然不是百分之百)死了立即堕恶趣。虽然造了这个业肯定会堕恶趣,但是有些人后面忏悔了,也有这种情况;也有一些人前世的福报比较大,死后不会马上堕恶趣,可能还会连续再转几世人,因为还有残余的善业没有用完,在恶业成熟后才会堕恶趣。绝大多数人死后都会立刻堕于恶趣,即便没有立刻堕恶趣,但是以后也会堕恶趣。一但堕了恶趣之后,想要再起来那就非常困难了。很多地方讲暇满人身时说,其它有情死了之后马上转人身,也许有这个可能,但是非常困难;人死了之后继续转投人身的几率也是非常低的。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好好去思维,如果不去思维就会刻意地绕开。我碰到有些修行者,显现上顶着居士的名称但从不听课。问他为什么不听?他说:不敢听。因为听了之后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太可怕了,索性就不听反而好受点。可能现在来讲,没有听到业果的规律、杀生、偷盗、邪淫的果报等等,内心似乎会好受一点,但这样刻意回避是没有用的,业果还是会在自己的身上成熟。有的众生太过于短视了,看不到很长远的东西,只盯着眼前,只要现在能够过得好一点其它的都不考虑,这是一种愚痴的表现。如果现在不做改变,以后真正业果成熟的时候该怎么样去改变?那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死后会立即堕恶趣。

由此可见,边地纯属无暇之处。

根本就没有机会修持佛法,所以,一方面我们要努力地修行,千万要用暇满人身来修持有意义的法,否则死了之后转到边地、三恶趣,就成了无暇的身份,没有办法修行佛法。一方面我们要认认真真地守持戒律,闻、思、修行佛法,平时多忏悔。还有就是要多发愿,无垢光尊者著、大恩上师翻译的《恒常念诵发愿文》:“愿我乃至生生世世中,获得具足七德之善趣。”这是非常殊胜的发愿文,要通过这样的发愿文,一方面发愿,一方面回向。生生世世当中都要获得具足七德之善趣、出生立即遇正法等等,一系列的发愿这里面都有了。所以要做善根,要发愿、回向,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生生世世不转生到无暇之处。

只要真正把无暇思维清楚,在内心当中生起了感觉,就会对八无暇非常恐怖。为了不转生无暇,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用现在的暇满人身来修行,这个叫一举多得。我们后世就不会转生无暇,会转得暇满人身,因为现在殷重努力的发心及修行的缘故,后世会很早遇到正法继续修行。这样良性循环,很快就会获得解脱。只要一从轮回当中解脱,我们自己的问题解决了,就可以帮助别人解决问题,这就是闻、思、修行佛法的重要之处。

所谓的长寿天,也就是无想天。

在上堂课的略说中也分析了,长寿天也包括欲界天。欲界天也是属于无暇的一部分,因为太过于享受了,导致内心当中想要修法的心生不起来。

福报欠缺的人虽然有财富、有大把的时间不需要操心生活,但却整日耽著于享受,根本没有心思修行佛法,也没有感觉很苦的地方。所以修学佛法的人还是多少受一些苦比较好的。虽然我们都发愿:愿众生快乐,但是内心当中要觉悟,还是要感受一些痛苦。感觉到痛苦了,想要解脱、出离的想法就会真实地引发出来,如果一直非常顺利就不会感觉到有痛苦,也不一定产生这样的想法。所以,欲界天也属于无暇。

大多数的无色界、色界天也是无暇的。虽然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中有一些可以修行的,也有一些圣者,决定无暇不敢说,但此处所讲的长寿天中的无想天是决定地、百分之百无暇的。为什么呢?

那里的众生认为没有任何善念恶念的禅定是解脱进而修行者转生在无想天。

无想天在色界第四禅天广果天的旁边,相当于郊区。由于在欲界的时候修无想定(依照《俱舍论》等论典,无想定属于不相应行法),修成了死后就会转生到无想天。无想定主要是在定中灭尽心、心所,其实根本上是灭不尽的。虽然粗大的部分的确是不起了,心王、心所都不起了,类似于一种无念的状态,但是心相续是有的,细微的心识还存在。把最后转生无想天当成是涅槃、殊胜的解脱。

无想定只有外道才修。刚刚为什说无色界、色界天还有圣者,因为他们的四禅、四无色还有作意、会安住在殊胜的法义当中。还有三果、四果的罗汉当中所修的灭尽定,是有些圣者们在世间太累了,入灭尽定休息一下,出来之后还会精进地修法、度化众生。他没有把灭尽定当成解脱道,只是一个休息的地方。真正的圣者不会修无想定也不会进入无想天中,进入无想天的只有外道。这些外道在因地的时候修持无想定,死后就转生到了无想天。他们认为没有任何善念恶念的禅定就是解脱,只要转生到了无想天就获得了涅槃解脱,把无想定当成了解脱道。因此这些外道修行者就转生到了无想天中。

此处的天人于禅定中安住数个大劫,一旦引业穷尽时,将以邪见之因而下堕恶趣,因此他们不具备修法的机会。

无想天的众生刚开始转生到无想天,没有入无想定的时候,还有一点心念,“我要入定、入涅槃了”。然后就进入到禅定当中,因为心和心所都灭尽了,他就以为已经入涅槃了。最后在这样的无想状态当中安住了数个大劫,没有发任何的善心、积累任何的善行,完全处在没有心、心所的状态当中。

这毕竟是世间的有漏的定,很多个大劫之后,一旦引业穷尽,出定之后就会生邪见。为什么会生邪见?所生的邪见是什么呢?主要是:解脱道不存在、没有涅槃。因为以前在修行的时候已经认为无想定是解脱道,无想天是解脱的果,就是涅槃。只要进入禅定中,心王、心所灭尽,就永远从轮回道中解脱了。但是现在发现出定之后自己的心又起来了,就会认为解脱道是没有的,涅槃果位也是没有的,这时候就会因为邪见而直接下堕恶趣。所以,无想天不具备修法的机会。

修行无想定的外道是很可悲的,本来想求解脱的心很好,为了得到解脱也精进地修持了一定的善法。并且修持这样的禅定也要用很大的精进,因为无想定不好修、非常难,这个心太细了。所以有些大德在讲无想定的时候说:就像在高速行进的火车,要突然停下来是很困难的,只有逐渐地刹车最后才能刹住。众生的心识很粗大,要修到心和心所都不起,灭尽心、心所,需要很大的精进努力,才能把粗大的心寂灭再寂灭,寂灭到很细的时候,最后进到无想定中。这需要很勤作才行(甚至有时比四禅还难修),但外道认为是解脱道花很多时间修,修完后在无想天几个大劫地安住,浪费时间,尤其可悲的是,出定后生邪见堕恶趣,还要从头再来!对解脱道和解脱果—涅槃产生邪见的过失很大,外道认为的解脱道和涅槃不一定是佛法中讲的,但认为佛法的解脱道和涅槃不存在,而对整个解脱道和涅槃持否定态度,因为这是很大的邪见,马上堕入恶趣,没有解脱机会。

修行为什么要依止善知识和闻思呢?因为我们会以为这样修很好、处在禅定当中什么都不想很舒服,可舒服是一方面,要修解脱道是另外一回事,舒服的东西不一定都是解脱道。如果要寻求舒服的感觉睡懒觉很舒服,有很多舒服的事情可以做。麦彭仁波切说过:“如果只是想追求世间快乐的话,也可以依止一些毒品、酒等等”。也是让自己获得短暂快乐的方法,但是因为不究竟而引发很大的痛苦,所以这样修行,尤其是想要解脱而修行的人,如果走入歧途,没有依止上师善知识、树立闻思修的正见是很可惜的。

现在有幸依止上师,在上师的指导下好好修行。上师说虽然修行人短时间内不能得神通和神变,但见解在逐渐稳固,内心中对出离心的重要性慢慢开始认识到,尤其对菩提心的重要性认识到了,是很大的收获!内心中对空性、密乘逐渐产生正见是非常善妙的,所以修行要在正确的见解引导下。否则虽然可能得到一些境界、生起禅定,引发让愚笨的人很羡慕的神通,如果没有正确的发心和见解,都可以算是歧途。

持邪见者:一般而言,所谓的持邪见者是指置身于佛法之外持有常断邪见的外道。

邪见有两种,真实严格意义的邪见就是指断见,广义的讲法,常见也是邪见,认为有常我存在。持常见的人比断见稍好,因为持常见的人承许有三世轮回、三世的因果,为了解脱而修善法、禅定等,比断见稍微善妙一些。但是他们认为有常有的“我”束缚,现在“我”要修行,把束缚“我”的东西解开而获得解脱,这属于常见。比如,数论外道、胜论外道为主的很多宗派都称之为常见。断见外道认为人只有这一世,人死如灯灭、灰飞烟灭不会有后世,三世因果也没有,承认今世的因果,但后世的因果是没有的,死后不会有因果轮回。

这些人自相续被邪见染污,对真实正法不起信解,因此也无有机会修行正法。

比如常见认为有恒常的我存在,没有办法真正地修持中道,因而佛陀讲的中道,离常离断的大空性、无我的状态是没办法领悟的;断见更没有如理取舍因果和修持解脱了。相续中如被常、断见染污,对正法生不起信解,就没有真实修持正法的机会。现在我们为什么要学习、闻思正法?因为闻思的目标之一就为了行于中道、打破极端,行为和见解上的极端要打破。我们认为常边、断灭存在,或者认为人死后就不再有轮回,认为有这个“我”要获得解脱。不论常见还是断见在相续中安住,我们都没有办法行持最真实了义的佛法,所以要打破常、断见。

全知麦彭仁波切在《中观庄严论释》中把常、断见分了很多层次等级。最粗大的常、断见是外道。顺世外道是属于最粗大的断见,数论、胜论外道是属于很粗大的常见;也有在佛法中讲的比较中等的常、断见;还有很微细的常、断见。

从最了义的角度讲,是应成派的大中观,空性如来藏光明双运才是最真实的正见。最了义以下的见解,都会有一些常、断见。这里讲的常断见并不是很微细的,像小乘、唯识、中观自续派等。从总义上观察来说,常、断见的标准有很多层次,最细微的、中等的常、断见是在佛法中的,最粗大的常、断见是在外道中的。这里讲的是最粗大的常、断见如数论、胜论、顺世外道等,对佛法僧三宝生不起信心,也就没有办法修持佛法。

但值得庆幸的是,在此藏地,因为昔日邬金第二佛(莲花生大师)曾经嘱咐护地母十二尊守护西藏,致使真正的外道无机可乘。可是,作为与之雷同、对正法和上师起邪见之类的人,也没有如理如实修持正法的时机。

这段前后两句是对比,当讲邪见的时候为什么华智仁波切会讲这一段?先讲莲花生大士入藏,因为桑耶寺修建的时候遇到很多麻烦,国王赤松德赞祈请莲花生大士入藏来帮助。莲花生大士从印度来藏地的时候,很多非人、妖魔鬼怪做障碍,莲师边走边降伏,调伏了很多鬼神,让他们承诺守护佛法、守护西藏,其中护地母十二尊(永灵地母十二尊)也承诺永远守护西藏,让真实的外道没法进来,由此开始不断地保护,使真正的外道无机可乘。

在藏地,真实的外道是没有的。对此大恩上师在讲记当中也分析过,藏地没有完全成规模、成气候的外道,不管哪个宗派也好。几间教堂和清真寺,不算是真正有规模的外道。不信佛法、不承许因果的人也很多,但这不算是断见派。在西藏成气候地去弘扬教义的外道基本上是没有的。越往后有时会有这样一种疑惑:以前没这些外道,现在好像多起来了,是不是地母十二尊没有起到保护了?其实现在,从某个角度来讲,越往后护法的压力越大,因为众生的业越来越重,心也没有以前清净,所以要守护不让外道进来越来越困难。但现在还是没有让外道有机可乘,说明地母十二尊的护持力是非常明显的。

然后讲另外一种情况,“作为与之雷同,对正法和上师起邪见之类的人”,比如对如来藏、空性,对教法或者上师有邪见以及和这些相似的情况。虽然不是宗派,但对法、对上师起邪见的人也属于持邪见者,是无暇之处,“也没有如理如法修持正法的时机”。西藏没有真实的外道,但是也有类似的持邪见的人,所以提醒处在佛法中土的人,如果对正法,对上师生邪见也属于持邪见者,如果不注意,也是落到无暇中。

如果我们对圣法、对上师生了邪见马上要忏悔,有时候我们有的道友,突然内心中冒出一个对上师、对佛法不恭敬的念头,好像自己控制不住。说明可能无始以来我们也是在邪见的团体当中待过很长时间,习气自然而然就翻起来之后我们也控制不了,很容易就产生。但是生起之后马上励力忏悔就容易清净,不要拖很长时间让它壮大,这是我们可以做的事情。下面是:

例如:善星比丘虽然承侍世尊已有二十五年之久,但是他对佛陀无有丝毫信心,唯生邪见,以致于最后在花园中堕为饿鬼。

这个公案在后面的《前行》中也有,善星比丘承侍世尊二十五年(有的说是二十四年),但对佛陀一直无有丝毫信心,认为佛陀做的都是很狡诈的行为,导致最后因邪见堕为饿鬼,浪费了暇满人身。他在二十年多年中看起来是人,也在佛法的团体中,尤其是在遍知的世尊佛陀身边。对此我们应该反观,认为在上师身边就是在依止上师,天天待在上师身边,肯定智慧方面有些增长,这是不确定的。

如果身体没在上师身边,而经常祈祷上师、按照上师的教义去行持,虽然身体离上师比较远,但是心和上师很近。要是经常待在上师身边生邪见,实际是离上师很远,咫尺天涯,身体很近,心很远。那么身体很远、心很近则是天涯咫尺,离上师和佛法很近。我们应该有正确的认知,不是见到佛,在佛面前待着就一定会得到很大的功德,这是不确定的,我们要好好反观自己。也许善星比丘是为了让后代的人有这样的认知,所以配合佛陀示现,也许他就是真实的生邪见。但不管是哪种,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如果对法、对上师生邪见马上要反观,不要让邪见壮大。有些修行人邪见生起时没有控制纠正,而是任其发展,最后邪见到了没法控制的地步,毁谤上师、做很多可怕的事情,导致破戒是非常可怕的。所以,我们如果有一点苗头就要马上把它压住,马上改正和忏悔。

佛不出世:也就是指转生在无佛出世的暗劫之中。一旦投生在佛未现身的空世中,就连三宝的名号也听不到,远离正法的光明,所以也属于无暇之处。

佛陀不出世叫作暗劫,如果转生在无佛出世的暗劫当中,就连三宝的名号也听不到。

在空劫当中肯定会有佛的化身,这个叫不叫作明劫呢?有佛的化身不一定是明劫。因为佛的化身不会以佛的身份示人,可能会化现一个领导或者其他的有情和众生结缘,或者让众生修善法、修世间的善道、不杀生不偷盗等等,这个其实是共同的,不一定是佛法。整个世间当中也没有所谓的觉悟者的佛出世,没有显现十二相成道的事业,所以不叫佛;不讲解脱道的话,法宝也没有;追随法宝修行的僧众也没有,所以三宝的名号是没有的。整个世间连三宝的名号都听不到,怎样去对三宝生信心呢?如果连三宝的名号都得不到,就远离了正法的光明。可能是佛、菩萨们的化身讲一些世间的善道,但这本身不是正法的光明,众生不是这个根基,给他讲出世间道的话也没有用。所以基本上不会讲的,只讲一些其它的善法,类似于禅定这些,但这不是属于解脱道的法。所以说是远离正法光明的。因此也是属于无暇之处。

佛法的世界观并不是只有地球上才有人类,世界之外还有很多种众生居住的刹土。这么多的刹土当中有些是有佛住世、出世的明劫,比如我们现在居住的刹土就属于明劫;有些刹土正在当下、在我们学习佛法的同时,根本连三宝的名号都听不到,正处于暗劫当中,这也是很多的。一旦转生于暗劫当中虽然可能是有好吃好喝的,但是根本没有正法的光明,所以也属于无暇之处。

喑哑:假如转生为喑哑之人,自相续刚强难化,闻法、讲法、修法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力所不及。

如果转生为喑哑之人,也算是一种无暇。

“刚强难化”有很多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有些天生的聋哑人,不知道别人在讲什么、说又说不出来,怎么理解法义呢?相续当中的刚强难化是很难调伏的。还有一些(不是百分之百,是有一种说法)聋哑人相续当中因为自卑引发了奇特的性格,导致他们比较刚强。有的残疾人比较自卑,性格也是和其他人不一样,总是觉得别人看不起他、欺负他。有的残疾人的心是比较难以调伏的,脾气比较大、比较古怪,这个情况也有,不是百分之百。所以,自相续刚强难化的话,闻法也是做不到,因为没有耳根怎么闻法呢?很多天生的哑巴基本上是又哑又聋,像这样听法是听不到的、讲法、修法也是不行的;虽然也是有一些手语等交流方式,但是不是完全用这个方面能够做到还不确定。如果能够用手语表示佛法那当然好,但是一般来讲很困难。闻法、讲法、修法对他们来说是力所不及的。

所谓的喑哑,通常是指不具备知言解义这一人之法相的哑巴,他们也身处无暇之处。

人的法相的特点就是知言解义,能够听得懂、知言解义的就是人,这主要是从大多数的方面讲,是能够知言解义。哑巴虽然是人,但是人的法相知言解义这一点就不具足。虽然是人但是还不能真实修行佛法,因为佛法当中要通过讲解、思维、辨别,来了知一切万法的因果之道、修行之道,不具备知言解义的话,只能称为无暇之人,没办法真实地修行。

但由于意根喑哑之人愚不可及而无法领悟正法的含义,所以他们也属于无暇之处。

喑哑主要是指聋哑,还有一些是意哑,即意根喑哑。这种人太过于愚笨,怎么讲都听不懂。

有些精神错乱、近乎于白痴的人,还有领悟力太低的一些人。现在我们对法很难领悟,但还绝对没到那种完全一点佛法领悟不到的情况。比如念佛求往生或讲三宝的功德,可以听得懂、可以去修行正法。如果太过于愚不可及,也没办法领悟正法的含义,这也是属于无暇。主要是“喑”,聋哑,还有是意根比较喑哑。

如果聋哑人有眼根,可以让他看佛像、佛塔等见解脱,在相续当中种下一点种子也是可以的。因为他虽然是聋哑,但眼根还是起作用的,如果眼根有问题了,那么听一些佛号也可以,或者有般若摄颂挂件,聋哑人也可以挂、可以和他们结缘,眼根不好的盲人也可以挂,做一些功德。

以前在学院有个聋哑人,平时也是拿个念珠念,熟悉他的问他在念什么?他不知道在念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念。但是对上师显现上是有信心的,而且可以做其它功德,比如转坛城、打扫经堂、顶礼。但是内心当中怎么观想的就不知道了,上师对他显现上还是很慈爱的,我想上师在用大悲心发愿摄受他。他自己能做的转绕坛城功德很大。转生到这种身份可能是以前的业,但是能够遇到大恩上师、遇到学院僧团、在殊胜对境中能做一些福报善根,我在想他下一世肯定会远离这种不好的身份。是不是往生不清楚,但是下世通过上师的加持还有自己转坛城、顶礼等这些善根,肯定也会远离无暇,得到暇满人身。他还是愿意做这些事情、能遇到这个环境还有亲友帮助,这方面也是很有福报因缘的。

如果我们身边有这些人,能不能帮助他呢?也能帮助。但前提是他不抵触,给他吃解脱丸或戴挂件、看佛像,多少都种点善根。如果我们不做的话,他还要拖很长时间才能够改变,如果做了有可能改变的。作为一个佛弟子尽量去做,我们是初学者,也不能保证达到什么效果,但是能做的话就尽量去做。

对于无暇要好好地思维,无垢光尊者专门造了这个引导文,让我们一个修法一个修法地去想。如果转到无暇,根本上就没办法修行,又非常可怜。如果不修行善根,下一世得不到人身善趣,那什么时候才能从恶趣当中出来?什么时候才能进解脱道?一边观想无暇的时候,一边觉得现在的瑕满人身太好了、太有幸了。现在得到暇满人身,还能坐在这观修,还能引发出离心、对上师有信心等等。对于现在得到暇满人身就会很高兴,特别珍惜而且一定要用暇满人身修持正法。

观修每个无暇也好,观远离无暇也好,或者观自圆满、他圆满,所有的这些数量、比喻,一个一个地去观修,就知道现在得到人身太好了,越观修越高兴。用以修佛法,才是最佳的瑕满人身使用方法,不能用来造罪业、耽著世间轮回等等,像这样的话心态就会转变。通过思维暇满难得,把耽著世间的思想引导转变成开始思维解脱、思维善巧使用人身的佛法方面,这个转变把心从耽著轮回方面转变成希求解脱道了。这个就是四加行其中一个侧面的功用,后面我们讲完了还可以做下归纳,也是在四加行中对于生出离心方面的一个作用。

今天我们的课就讲到这个地方。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