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足迹 >> 365颗钻石的约定(72)
返回
每 日 背 诵
365颗钻石
5月26日 佛历2564年
【第72颗钻石】
རྩ་ཤེས་ལས།སྡུག་པ་ཡོད་པ་མ་ཡིན་ན།།འདོད་ཆགས་ཡོད་པ་ག་ལ་འགྱུར།།མི་སྡུག་ཡོད་པ་མ་ཡིན་ན།།ཞེ་སྡང་ཡོད་པ་ག་ལ་འགྱུར།།ཞེས་གསུངས།
《中论》:
若无有净者,由何而有贪,
若无有不净,由何而有恚?
释偈
作为颠倒之相的【清净】如果不存在,则依靠它而成立的贪欲又怎么能成立呢?同理,如果不存在【不净】,则嗔恚的存在又怎么能成立呢?不可成立。
分析理由
贪嗔之心不会无缘无故生起,《释量论》中说:“视德而爱恋。”只有当我们认为对境清净可爱、具有功德的时候才会产生贪心;当然,如果认为对境不清净、具有过失,就会产生嗔心。
深入分析
但是清净可爱并不存在,那又依靠什么产生贪心?因不存在,怎么会有果呢?
《宝鬘论》云:“我执生诸蕴,我执实虚妄,虚妄之种子,所生岂能真?”意思是说,由我执产生了种种蕴,我执完全是虚妄分别,就像种子是虚假的,那种子的果会真实吗?
同样,既然贪心嗔心之因——清净、不清净跟石女儿或虚空中的鲜花无别,所以贪心嗔恨心也根本无法生起。
贪嗔的因——清净、不清净为虚妄,从而使得贪嗔本身也无法真实成立,通达这一点对我们的修行很重要。
法王如意宝曾说过:如果对大圆满和大中观真正有所了解,即使产生烦恼,它的力量也非常弱,就像春天的微风一样。通过大中观、大圆满的窍诀了解空性以后,不可能不对贪嗔有所损害。
与此同时,也会像寂天菩萨那样,对不了知空性、生生世世随烦恼而转的众生发出悲叹:“惑流不易断,呜呼苦相续!”
【上一篇】
【复习回顾】
排版 | 一心一意
图片 | 嘉黛
约好一起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