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到底该选《三十五佛忏悔文》还是百字明?
问
《三十五佛忏悔文》那么殊胜,但我们也说百字明是忏悔法门之王,到底如何选择?
答
拿吃菜来说,我们知道不同蔬菜有各自的营养,都对健康有帮助,有条件的话最好不要偏食。
同样的,各忏悔法门虽表现形式不同,但都有殊胜利益,其最终目的都是清净罪业。
就像修持净土法门时,我们为了往生极乐做了很多善法,虽然佛经中说“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就能往生极乐世界,故应专修阿弥陀佛圣号,但佛经并没有说除此之外修持空性或忏悔、护生等善法就是“不专”、就不能往生。
只要如理如法地修了,每一个善法都能成为我们往生极乐之因。
回到问题本身,念诵《三十五佛忏悔文》是忏悔,念金刚萨埵心咒是忏悔,平常听课、顶礼、持诵佛名全部都是忏悔法门,法门之间并不互斥,所以不要有任何纠结和疑惑,应该对自己能享用这样的佛法盛宴感到无比欢喜。
大家千万不能觉得忏悔罪业是无奈之下不得不做的,心不甘情不愿地挑一个应付了事。
问
认错不就可以了吗?为什么非要发露忏悔,还要想以前的过患,还要在金刚萨埵佛尊面前清清楚楚地说出来?
答
从两个角度来解释。
第一,不肯发露忏悔说明想要覆藏。不坦露,等于把自己的心封闭起来了。这样无论金刚萨埵佛尊的愿力和咒语的力量有多强大,加持都很难融入到心里。
反之,老老实实、毫无保留地全都坦露出来,没有一丝一毫的隐瞒,心全都向他敞开,加持力才能进来。
第二,不要不好意思,到现在还在流转轮回的众生,有业障甚至业障深重,都是很正常的。关键是从现在开始抓紧时间去忏悔。发露就是忏悔和减轻罪业的方式。
问
忏悔时觉得自己真是个大恶人,解脱都没有希望了,越忏悔越自卑,该怎么办?
答
认识到自己罪业深重是一个很好的忏悔验相,最起码比完全不知道自己错了好很多。
希阿荣博堪布曾开示:“藏地有句俗话‘因地而倒,因地而起’,意思是说跌倒是因为地,站起来也是借助地。以前造作过恶业之处反过来能成为积累善根的地方。”
我们以前造作过恶业,现在把恶业反过来做,就成了积累善根之处。比如以前杀生,现在戒杀护生;以前偷盗,现在布施……把十恶业改为十善业,成为自己积累善根的方便。
另外,没有犯过错误固然很优秀,但过去犯了错误,现在知道忏悔,一样也是很好,要随喜自己,如《前行备忘录》云:“自从一开始受戒就没有失坏过的人,是树立佛陀法幢者,又是摧毁魔幢者。即使失毁了戒律但能如理忏悔的人,也是树立法幢者、摧毁魔幢者。”
问
我发誓不再造恶业了,可是,发完誓之后三番两次地忘记,屡次发愿、屡次犯错,该怎么办?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答
首先是因为忏悔的力度还不够,对于恶业果报没有产生真正的畏惧。比如喜欢吃垃圾食品,因为暂时没有看出对身体有明显的损害,所以总怀着侥幸心理去吃。如果深入了解这些东西吃下去一定会得癌症或得心脏病、中风等,就再也不敢吃了。
同样,我们在忏悔时要反复深入地去思惟这个恶业将带来的痛苦果报,才能真正生起畏惧之心,誓不再造。
其次,加大串习善法的力度。总是忘记和犯错误,就是因为恶业的习气太强大。多串习善法,给自己一定的时间,拿出相当的耐心来,等善法的习气培养起来,习惯了,就能以善的心念和善行代替恶业的习气,这个问题自然就消除了。
特别是,别忘了祈祷金刚萨埵佛尊。凡夫习气还有个特点就是容易疲厌、失去信心,我们总是在忏悔几次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时候想放弃,又跌回旧的坑里,这些都是恶业习气所导致。
此时一定要记得祈请佛尊加持自己,通过佛尊不可思议的加持,我们会越修越有信心,对善法越来越容易坚持。
最后,可以多看一些佛陀开示的因果公案和教理。
堪布说过:“我一生中听闻了很多显密教法,其中对我行为上影响最大的就是《百业经》。当时在法王如意宝面前听过这部经之后,常常害怕得浑身发抖。”
如果我们也能“害怕得浑身发抖”,一定也会在因果取舍上更加如理如法。可能看一两遍没什么感觉,三番五次地看,不断串习,慢慢就对因果生起定解,当达到那种“害怕得浑身发抖”的状态,自然不会再造罪业了。
推荐大家可以阅读的经典:《百业经》《贤愚因缘经》《正法念处经》《佛说业报差别经》《佛说因缘僧护经》《佛说罪业应报教化地狱经》《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等。
文|整理自
次第花开网站 >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