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索达吉堪布 >> 在博物馆遇到的名人和往事——索达吉堪布剑桥印象05 返回

在博物馆遇到的名人和往事——索达吉堪布剑桥印象05

剑   桥   菲   茨   威   廉   博   物   馆


.

.

.


昨天在剑桥听了一节课,讲了一节课,今天是周末,计划上午参观有名的剑桥菲茨威廉博物馆(Fitzwilliam Museum),下午游康河,后天离开剑桥去伦敦。





 
 

门会不会提前开?

 
 

博物馆规定10:00开门,离我们住的酒店非常近。我们9点56分来到门口,大门还没有开,工作人员已经站在门的另一面。一位同行说,这位先生看到我们这一群人已经在这里等着了,会不会不用等到10点整就开门呢?

我们非常安静地等在门口。这位先生似乎意识到我们在等他开门,他看了看我们,又看了看表,然后,看了一眼大门,眼睛在转着,似乎在思考,要不要放我们进来。接着,他又看了看表,这次,看得有点久。我们的安静让他觉得有些压力,最后,他实在有些不好意思,提前两分钟把大门打开了。

门一开,大家安静地走进大厅,不约而同地打破宁静,讨论起英国人做事认真、守规矩,同时,也有那么一点点灵活性。如果是欧洲其他一些国家,可能不太一样了。

就在这时,一位工作人员走过来说:“不好意思,集体参观需要从侧门进来。请先走出这道门,再向右转,从博物馆左边的侧门重新进来。谢谢!”

带我们来参观的学者说不好意思,没有注意到这个规定。另一位同行笑着说:“这回尝到英国人的按规矩办事了,我们还要再出去重新进来一次。”

这个要求,听起来似乎不够灵活。但我想,之所以让集体参观的人从侧面进馆,可能是那条路线,可以和零散游客的路线分开,不至于一群人引起馆内交通堵塞,影响别人参观。这也许是他们多年的经验,这样走最合适,所以很理解。





 
 

 戒律是约束还是自由?

 
 

其实,佛教的戒律,也是因为当年发生了一些不好的事情,对在家人、僧团和个人修行都产生了干扰,佛陀才一条条制定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得到利益,避免造恶业。

有人觉得佛教的戒律太死板,约束太多,不自由。其实,这些约束,不但不会让你不自由,还能给予更好的保护,确保你的修行和未来有真正的自由。否则,因为不守戒律,很可能造下堕入三恶趣的因。一时看似“自由”,最后导致无数劫的痛苦。即使没有造下特别可怕的恶业,如果一分戒律都没有受持,那下一世能不能获得人身也很难说,而且还会不断流转在众苦充满的轮回。和轮回的苦相比,受持戒律这一点点约束,根本算不上什么。




 
 

美丽的杀人武器

 
 

菲姿威廉博物馆建于1816年,由爱尔兰的爵士查理•菲姿威廉捐建。刚开放时,参观者需要着正装,后来就随意了。

刚一进馆,就看到一些金属盔甲展品,最引人瞩目的是披挂整齐的骑士和战马,称得上英姿勃勃。该馆收藏了400多件盔甲。盔甲对面,是一件做工精美的艺术品展柜,非常漂亮。工作人员感叹说:“很讽刺的是,这件精美的艺术品,是一件非常致命的杀人武器,不知道杀人武器为什么要做得如此美丽!”

博物馆的另外一大类展品就是瓷器,这里收藏了各个国家、不同年代的瓷器。工作人员专门带我们看了一些中国瓷器。有10世纪,唐朝上林湖余姚县造的双莲花圆形带盖的瓷盒;13、14世纪,元朝景德镇的青花瓷罐;14世纪,明朝永乐年间的玉雕卧牛,还有很多18世纪,清朝雍正年间的瓷碗。瓷器虽然最早源于中国,但随着贸易交流,各个国家都在钻研学习,创造了各自的技术和工艺,虽然看起来类似,还是各有各的特色。有一件是打碎后,再粘合到一起的,不仔细看还不一定能辨别出来。

我们还看了公元前500多年,也就是2500多年前古希腊的青铜头盔。我们猜测这件展品是不是历史最悠久的展品之一时,工作人员说,古希腊的展品里面,历史最古老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也就是5000多年前了。





 
 

每个深度都准确对焦的照片

 
 

因为时间的原因,我们没有一一观看,只参观了有代表性的展品,包括毕加索、莫奈、西斯莱等的名画,还有米开朗基罗的雕塑等。

其中,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安东尼奥(Biagio Di Antonio)画的 “围攻特洛伊”,线条细腻,色彩鲜艳,细节生动,栩栩如生,很像一张每一个深度都准确对焦的照片。

下楼梯的时候,楼道靠墙一面有一件牛顿的半身塑像,我凑过去说:“原来牛顿长这个样子啊,是不是和我很像? 跟他合个影吧。”引得大家一阵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