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一脉心香 >> 索达吉堪布:“禅”竟然是,饿了吃,困了睡? 返回

索达吉堪布:“禅”竟然是,饿了吃,困了睡?

索达吉堪布 一脉心香 2023-04-13



随着佛教的普及,很多人发现,禅修背后的佛教认识,那种对心的透彻分析,是当今神经学、脑科学或心理学远远达不到的。

而且禅修给心灵带来的抚慰效果,更是超越了一般的治疗手段。

西方人喜爱禅修的原因就在这里,你们也知道,当今欧美的高等学府,像哈佛、哥伦比亚、剑桥、牛津等都设有禅修中心,以帮助人们了解心性或处理压力。

当你有了压力,我想在座的都有体会,整个人会变得浮躁、心绪不宁,那时候也最容易把事情搞坏。

什么原因?我举个比喻:透过平静的水面,你才看得到清晰的月影,而当水面被搅动,月影就不见了。


因此,当你心里平静时,才能把事情做好,也有效率,心不平静就会出错。

想想现实生活就知道了,当我们陷入竞争和攀比的怪圈时,内心被焦虑、不平、怨恨等情绪塞得满满的,于是慈悲心不见了,笑容也消失了。

很明显,负能量的提升削弱了善心,而更严重的,还会破坏正常生活:我们开始跟家人吵架、打骂孩子、敷衍工作,负面行为全都跑出来了。

所以,我们应该通过禅修来安心,心安了,万事皆平。

禅修时,是不是一定要放下全部生活,保持寂静?也不一定。从前有个小和尚问老和尚:“什么叫禅?”老和尚说:“饿了吃困了睡,就是禅。”


可见,在禅宗大德的修行里,是不需要排斥任何行为的,行住坐卧都是禅。

如果是这样,那我们普通人不也成了禅师,谁不是饿了吃困了睡?难道这也是时时刻刻在禅修吗?

再者,时下有一类所谓“生活禅”,这是把佛教世俗化了,还是说它虽然高深,但的确可以进入我们的生活?

回答这类问题,其实主要取决于一点:就是看你是否了解这种修法。如果你了解并懂得运用它,那的确是的,你可以在生活的各样形态里禅修,即使生烦恼时也不例外,例如生气。

生气的时候,你要向内观察这种愤怒意念,看它的本体到底是什么?如果你能认识它的本体,并安住其中,狂暴的心态自然就烟消云散了。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在真实层面里,并没有一个另外的“愤怒”存在,确实没有。

禅修可以安心,除了内在的专注外,还跟它的坐式有关。坐禅时,身体的外形酷似金字塔状,上尖下宽,你们把释迦牟尼佛的像与金字塔一对比就会看到,佛身与塔身相似。

而这种金字塔形,科学界认为,是能聚集特殊能量的。常习打坐的人都有体会,一入座,你会感受到一种宁静。

宁静的原因,一方面是心里专注,一方面是打坐的姿势呈金字塔形,你一进入这种状态,自然就“天人合一”,宇宙能量直接融入到你的身心里。

解释禅修为何能给人力量,是件比较困难的事,要是用佛教词句,显宗的或者密宗的,怎么解释,你们都会有点陌生,但借用科学的理解方式,也许就不那么抽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