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菩菩公园 >> 逃脱恐怖屋之--出离 返回

逃脱恐怖屋之--出离

菩菩 菩菩公园 2021-08-15














他们的生存环境天差地别。

有的看似还过得去…





位于底层的倒霉鬼没什么盼头,

不但生活苦偏偏寿命还长,

想摆脱困境基本只能靠做梦。




中层倒霉鬼身弱命短惶惶不可终日,

一方面生怕自己掉进底层遭罪,

同时千方百计想爬去更好的地方。



高层生物处于泥塘鄙视链顶端,

环境优渥寿命超长,

天天优哉游哉总觉得清福永远不会享尽,

过着没心没肺的快乐日子。







然后根据自身业力基因结构,

重新变成六种生命中的不知哪一种,

滚回烂泥塘里换个身份换个姿势

从头开始继续挣扎。





但众生由于受“无明”遮蔽,

没能力去体会这种瞬息万变的无常本质

而只能知觉到现象的粗糙表皮

因而产生了一种错觉:





然而我们却把这些元素、感官囫囵揉成一坨,

强行赋予它一个含糊不清的综合定义: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非常头大,

不过没关系,

尽管情况如此乱七八糟,

但我们经过前面的分析已经清楚知道,

它们都可以追溯到同一原点:





这就非常糟糕了,

因为比起前边六种明显有问题的混乱状态,

这种“我执病”更具伪装性更难辨认。






因此,

佛在《优昙婆逻师子吼经》等经中

就明确表示“弃世”“身离”等做法,

唯有在用来对治“执着”时才有意义。




所以真正的出离

并不是要在形式上表现得多么超然不群,

它指的是出离于根本病因:




也唯有这样,

轮回锁链才有可能从根源上脱落。

我们才能从光怪陆离的各色把戏中彻底解脱出来。 



因此佛学系统以“出离心”

作为所有修行的先决条件


它能让我们时刻警惕自我忽悠的陷阱,

是保证修行方向不出偏的安全阀。

《佛地经论》五曰: 






喜欢看就点个赞呗









搜索【菩菩公园】

或复制¥lAja1zhKTWL¥手淘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