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 还有什么比看手机更重要的事? 返回

还有什么比看手机更重要的事?


感恩的心态


暗红色字为编者按

黑色字选自《慧灯之光》系列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编者按】

到底还有什么比看手机更重要的事?到底在亲人和朋友面前我们不看手机会损失什么?


最近看手机比较多,手机成了我身体的一部分,拿起来没感觉,放下去就觉得无聊。



“妈妈,你看我这个玩具。”儿子拿着玩具跑到我身边。

“啊?”我没有抬头,眼睛盯着手机,没有听清孩子在说啥。

“妈妈,你过来嘛!”儿子过来拉我的手。

“嗯!”我头也没抬,手指点着手机。

“妈妈,你看嘛!”儿子把玩具放到了我的手机上。

“哦!”我心不在焉,推开了他的玩具。


“妈妈,你别再看手机啦!” 儿子跑过来一把夺走了我的手机。我猛然抬头,“还给我,我在忙正事!”我伸手去抢回我的手机。儿子哇的一声哭了。他把手机还给了我,也扔了自己手上的玩具。


他走开了。


看着他走远的小小背影,我像是刚从睡梦中醒来一样,腾得一下坐起来,觉得有点不对了。


我在干什么?我在忙什么?我的所谓“正事”是什么?有什么事情值得我放弃对孩子的关注?


我们很忙,总觉得自己有很重要的事做,我要去看邮件,看微信,看朋友圈,看微博,手机上任何的事情都能使我的眼神驻足停留。


可又有什么事比对孩子的关注和陪伴更重要。手机甚至让我忘了我是孩子的妈。



手机在侵蚀我们的情感,它本身是一个交流工具,却使我们交流变得艰难。此刻,我想让你放下手机,去和父母聊聊天,给家人多一点陪伴,去和朋友们见个面。


人要不断的发现自我的陋习,自我改进,不断前行。


修行人,请尽量放下手机,因为生命中有太多比看手机更重要的事。



堪钦慈诚罗珠仁波切在《慧灯之光》系列中讲到:


若能用感恩的眼光、感恩的心态,去面对世界、面对整个人类,乃至整个生命,我们就会感到极大的幸福和快乐,从此以后,我们的生命也会变得更有意义。


因为在心存感恩的无形当中,就不会再有抱怨、仇恨、嗔恨等心态,老板和员工之间、同事之间、家庭亲友之间都会相处得非常好。



怎样就能做到以感恩的心态去看世界呢?如果能接受佛教的理念,那就非常容易。


虽然有的人不接受佛教的轮回观念,但我们却有非常充实的证据,来证明轮回的存在。只要能接受轮回的观念,那就应该能推导出,从无始以来至今,所有的人都做过我们的父母。


在做我们父母的时候,都与现世的父母一样,对我们恩重如山。只是因为在转世投胎、身体转换的特殊过程中,曾经的很多美好记忆,都被胎障等等过滤掉了。即便如此,过去世的很多东西,仍然会以潜在的方式存在。


我们前世的母亲,很有可能就是我们的宠物——狗狗、猫猫等等,有可能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也有可能是大街上的一条流浪狗、流浪猫等等。


如果接受了这种理念,就可以把自己训练到视所有众生为自己亲人的高标准,佛教称之为菩提心。


从此变成一个有爱心、有慈悲心的人。一举一动、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一切生命而奉献。这种奉献,是发自内心的,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退而求其次,即使不学佛的人,也可以增强自己的包容心,至少能做到,在受到外来刺激的时候,即使一时冲动生起了嗔恨心,也能立即意识到自己的不对,然后立即改正,不让嗔恨心持续下去。



当然,如果不接受轮回的观念,想生起感恩之心就有一定的难度。


但我们仍然可以这样说服自己:如果一个人想成功,就离不开很多人直接或间接的帮助和支持。


同样,若想成佛,也需要所有生命的帮助。比如,佛教所有的修行,可以归纳为六种事情,也即六度,六波罗密多。其中第一个,是布施。拿钱去帮助穷人,就是布施的一部分,属于钱财的布施。把自己学到的东西无条件地分享给大家,不带任何私人目的,也是一种布施,这属于知识方面的布施。


用慈悲心去面对所有生命,这是慈悲的布施。如果没有这些生命,那我们对谁做布施?必须依靠众生,我们才有机会提升自己,才有机会成佛,所以,我们要感恩所有的生命。


思维轮回是苦


一提到轮回是苦,很多人就会认为,佛教的这些说法很悲观、很消极。其实根本不是这样。


释迦牟尼佛也不会否定世间的短暂幸福。在六道轮回中,人、天人、非天,都是比较高级的生命。投生此三道,都是过去行善的结果。善的结果,自然就是幸福。


但是,佛也告诉我们,如果进一步深层次去观察,我们的所谓幸福,实际上只是当下暂时没有感觉到痛苦而已。是非常短暂的、相对的幸福,而不是绝对的幸福。在这些幸福当中,也有很多的不幸。


更不要说,就轮回生命的整体而言,多数的生命,都是痛苦无边、苦不堪言的。所以佛认为,用幸福来形容轮回,有点不恰当;用痛苦来形容轮回,则是恰如其分的。


如果能对世界有一种痛苦的概念,对轮回、对世界、对人生有危机意识,我们就会有所准备,就会想方设法采取措施摆脱这一切,因为命运是可以被改变的。


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轮回是痛苦的、是无常的,我们要锻炼自己,要有勇气面对这个世界。


如何把我们的心训练到有勇气面对痛苦的程度呢?


第一,不能完全按照欲望的要求去做。如果它要什么就给什么,就会把欲望养得又肥又壮。


如果有一天我们没有能力满足它的时候,它就会接受不了,就会报复我们,让我们难受,让我们无有尊严,这样就能让人跪倒在物质的脚下。



大家都知道,困难的时候,很少有现在的文明病——高血脂,高血压等等。文明病的来源,就是自己吸收的东西太多。因为人的内心、身体,都有一个承受界限。一旦超过这个界限,就会出问题。


其实,幸福感的获得,并不需要太多的物质。有些时候,那怕一个微不足道的东西,也能给我们带来幸福感,而且这种幸福感,会远远超过昂贵的物质所带来的幸福感。所以,适当控制欲望,确实很有必要。


第二,不要把人生、世界过分理想化。要尽量去发现世界的不足、丑陋与不完美,要有预知与超越痛苦的心理准备。对名利、情感的执著与在乎不能超标,否则一定会给我们带来痛苦。


第三,要有爱心与责任感。


很多列入世界五百强的上市公司在一开始的时候,他们的老板也是非常艰苦的。他们成功最主要的动力,来自于爱心。爱所有的生命,愿意无条件地奉献。


有着这样的精神动力,就能百折不挠,就能勇往直前。如果只是为了自己,则稍稍发生一点点情况,就会自暴自弃:我创立这个企业所能挣到的钱,只给我带来了微乎其微的一点点幸福,但我如今却要去面对如此的痛苦,我凭什么啊!还不如放弃算了。


这样一来,就有可能关闭企业、申请破产。但如果心中有爱,开办企业的目的,是为了某个群体,乃至为了全人类或所有的生命,则即使面临再大的压力和辛苦,也愿意付出、挺住,这样坚持的最后,就是成功。


任何事情就怕坚持二字,只要能够坚持,就必定会成功。




  END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