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零散收录 >> 宝性论 Uttaratantra | ​通往佛性的旅程 (36) 返回

宝性论 Uttaratantra | ​通往佛性的旅程 (36)

钦哲诺布 骑着蓝色狮子BL 2023-01-28

仁波切说:

佛的身相如因陀罗

佛语如天鼓

他的示现如梵天

他的智慧如太阳及其光芒

佛意的殊胜如同如意宝

佛语的殊胜如回声

佛身的殊胜如虚空

在大吉大利的祝福声中 

我们来到兔年初七

今天更新《宝性论》三十六讲

关于“七个金刚语”的章节至此圆满

正如仁波切在本篇开示中说的那样

“你获得什么应该归功于

你自身的福德、虔诚心与所受到的启发”

真正大吉大利就是我们的宝性

七个金刚句

就是我们本具的宝性之光

愿它遍照我们通往佛性的旅程


(图片来自DJKR )


 第七金刚句 : 佛行事业(续) 

  • • 主讲人:宗萨钦哲仁波切

  • • 地点:法国多尔多涅(Dordogne)

  • • 翻译:宝性论读译小组

  • • 版权:Siddhartha’s Intent


358

由闻此等所生智,广大光明所庄严,
具足智慧之菩萨,速入佛陀诸境界。

佛在那部经(《度一切诸佛境界智严经》)中解说这九个譬喻,因此菩萨们开始从事无边的菩萨事业。

我们已讲完九个譬喻,现在要谈九个譬喻的意义。这些都已谈过,但又再重复一次。我们已讨论完的部分像是一个摘要,现在会再解释一次。当然也是以摘要为开始。

359

为示无勤事业义,已曾广说琉璃地,
帝释影像等九喻,摄彼要义当了知,

这则偈颂说,九种譬喻是为了要解释九个意义。

360

示现言说与周遍,幻化智慧放光芒,
身口意之三秘密,获得大悲自性者。

哪九个意义?示现、言说、周遍等等。

361

一切勤作相续灭,无有分别之智慧,
犹如离垢琉璃上,映现帝释影像等。

问题是,这九种譬喻如何说明或象征九个意义呢?首先,简单来说,所有的勤作相续皆停止,没有任何概念分别,一切寂静等等。此以因陀罗(帝释)在琉璃上的映影为象征。

362

寂灭勤作是所立,无分别智是能立,
为能成立自性义,喻者帝释影像等。

再一次,九喻如何象征九义?九个意义就像是主题,「无勤」的这个事实是论题,「佛没有概念分别」是推论。只要无概念分别,就必然是无勤。为了象征这点,于是有此九种譬喻。基本上,这则偈颂说明,只要没有概念分别,就没有勤作。

363

此处所表此义者,已说示现等九种,
导师远离生与死,无有勤作任运转。

我们已讨论过的九种譬喻,其目标之一是说明佛无生、无死与无勤。

364

犹如帝释妙鼓云,梵天日轮如意宝,
响空地般尽轮回,无勤利他瑜伽知。

再次,弥勒菩萨会解释这些譬喻如何显示这些意义,我们也将再次以摘要作为开始。佛如同因陀罗、天鼓、法云、梵天、太阳、如意宝、回声、虚空以及大地,那是住于菩萨乘道上的瑜伽行者对佛的理解。

365

现身如宝现帝释,善说教诫如天鼓,
遍主智悲广大云,遍至有顶无边众,

366

如梵不动无漏界,示现种种变化相,
如日智慧放光明,意密如净摩尼宝,

367

佛语无字犹如响,身遍非色恒如空,
如地众生白法药,一切所依为佛地。

佛的身相如同因陀罗显映在琉璃地板上的影子。佛语如天鼓。他的遍知意周遍如虚空。他的示现如梵天。他的智慧如太阳及其光芒。佛意的殊胜面向如同如意宝。佛语的殊胜面向如回声。身相的殊胜面向如虚空。所有这八个譬喻也许会以某种方式让你认为,佛无法拥有或持有开悟的功德,因此为了排除那种想法,有了第九个譬喻──大地。这指出佛宛如大地,他是让你可以在上面播种和栽培的土地。

368

犹如琉璃净心地,彼为现见佛陀因,
即彼清净心地者,增长不夺之信根。

369

由自善根生与灭,故佛色身现生灭,
然如帝释天主身,法界之身无生灭。

370

如是远离诸勤作,无生无灭法身中,
乃至三有未空时,转入示现等事业。

为了澄清对于这些譬喻如何象征佛功德的疑惑,再一次以不同的方式来解释。在昨天的问答中,我们已讨论过部分的疑惑。在绝对的层面,佛无生、无灭,然而佛示现出生于蓝毗尼、在拘施那迦入般涅盘等。同时,虽然我们一而再地讨论无勤,但是当我们讨论佛的示现时,佛似乎仍有勤作。例如,他在六年苦行后起身,走到摩揭陀,摧毁魔扰,达到开悟,并且决定不授徒,然后应帝释天及梵天的请求,选择于鹿野苑开始弘法。

虽然我们不断地说佛没有意图,但对于释迦牟尼佛为何选择在菩提迦耶的菩提树下,而不是在这世界的其他地方成正等觉,我们仍有疑惑。关于这点,有许多解释,尤其是金刚乘有许多惊人的说法。但在一个比较通俗的层面上,人们认为,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亿个菩萨在那个地点同时被一位恶毒的国王斩首。他们都发了不同的愿望,其中一千位菩萨祈愿要成为导师,一些菩萨祈愿成为檀越施主,另有一些菩萨祈愿成为教法的持有者,比如成为弟子。关于这类疑惑我们已讨论过许多次。总之,这些偈颂对此都有说明。

当你感知佛的出现及佛的事业,并且感知他似乎有意地四处游走、托钵、弘法、选择菩提迦耶等,这是因为没有障碍阻止你的善念和善行。这好比当琉璃地板上没有尘垢时,就可以看见因陀罗的映影。当你具有虔敬心并且受到启发,即可看到这些显现;当你没有虔敬心或没受到启发时,你看不到这些。然而正如因陀罗的映影,不论有没有虔敬心或尘垢,都不影响真实的佛。那是佛化现以及利益众生的情况。

我们已经讨论过那些。基本上,整个大乘修持都是以这种逻辑或见地为基础。这有点像是《普贤上师言教》中关于狗牙生出舍利的著名故事。当你具有那种虔诚心,甚至会从狗牙感召佛的加持力。举例来说,虽然我希望各位向我身旁的圣像顶礼,但有些人也许会将顶礼的目标朝向我。假使你顶礼时具有正确的态度与发心,我确定你会获得利益。严格来说,你获得什么应该归功于你自身的福德、虔诚心与所受到的启发。因为我或许是你顶礼的对像,但我是狗牙的这个身分不曾移动过半吋。

有些人问到几天前我们讨论的驴和马的问题。即使知道是各自的福德和虔诚心创造了所有的利益,但那不表示你应该停止顶礼。你仍然可以继续向我顶礼,因为你仍会获得益处。同时,因为我的心散逸四处,我甚至没注意到你的顶礼,所以我不会答谢,也忘了要回向你的行为,以至好几世以后,或许未来五百世吧,我将必须偿还我的业债。我会阿谀奉承各种人,一而再地弯腰鞠躬。事实是,你们许多人是马屁精,因为你们像我一样,好几世以前,也许忘了答谢别人对你的崇拜与尊敬,所以现在就必须去拍马屁。

帕楚仁波切非常详尽地解释了这点,特别是关于我们喇嘛们如何误用供养金或别人付出的恭敬等等。我不认为你们会有太多这类问题,但是像我这样的人则不然。因缘果的法则并不会给予任何「特殊」人物优惠待遇。帕楚仁波切的「大鱼被许多小鱼分食,同时许多小鱼又被大鱼吞食」的譬喻,是现今灵性上师与其弟子间的完美譬喻。


第九日 / 前言

弥勒在这一章结束时指出,佛的九种譬喻是普通的譬喻,九个意义则远超过九喻。他曾解释九个譬喻与佛类似,现在却说它们同时也不相似。萨迦学者萨迦班智达说,所有事物之间存在着一些相似处,但没有两件事物是绝对相同的。如果甲和乙相似,那么乙就不是甲;如果甲和乙相异,那就不是模拟,因此不能作为譬喻。在佛教的逻辑学「量论」中,要将某种事物界定为譬喻,就必须有某种相似性。这里就有点像是那样,这也是为何会有九种譬喻的其中一个原因。每一个接续的譬喻都像是答复对于前一个譬喻的反驳,那些反驳指出譬喻与佛是如何不相似。

371

以此诸喻摄要义,及其前后之次第,
前喻难表不同分,后喻就同分宣说。

372‍

诸佛如来如影像,非具音故非如彼,
具妙音故如鼓音,非普利故非如彼,

373

能普利故如大云,非断惑故非如彼,
能除贪故如梵天,非竟熟故非如彼,

374

能竟熟故如日轮,非常照故非如彼,
能常照故如摩尼,非难得故非如彼,

375

不可得故如谷响,依他缘故非如彼,
不依缘故如虚空,非善依故非如彼,

376

如是世间出世间,众生一切之圆满;
乃为彼等所依处,是故犹如大地般,
即依如来大菩提,出生出世间道故,
亦成善法与诸禅,四无量及四空故。

例如,当你说佛的外相有如「因陀罗的映影」,有人会反驳说,影子没有声音或言语;这是为什么要介绍「天鼓」这个譬喻的原因。然而天鼓只能在天界听到,地面等处是听不到的,所以我们有第三个「法云」的譬喻。然而云只能利益此生,利益此世间的生活,其利益不太能超越此生。为了回应这点,则举「梵天」的譬喻。但是梵天的效力只能维持一世,如果你向梵天礼拜或结识他,他只能给你一次性的结果。这有点像难陀的故事,一旦因缘的影响作用结束,就会回到起始点。为了响应这点,我们提出下一个譬喻「太阳」。然而太阳有落有蚀,因此下一个譬喻是「如意宝」。然而有人可能会认为如意宝相对说来不稀奇,因为可以从龙王那取得。针对这点的响应,我们介绍「回声」的譬喻,虽然我对这个譬喻不是很了解。然而有人也许会认为,一般的声音也可以产生回声,对此的响应是「虚空」的譬喻。然而虚空无法使用,它算是非和合的;为了厘清这个怀疑,我们回到「大地」这个譬喻。然而即使大地也只会生出一般的植物和果实,而佛田可以生出一般的和殊胜的果实。佛田是善念与善行的源头,比如十善行、四定和四无量心。佛田也可以产生无色界的因,像是四静虑。我想对这点稍微多加解释。

我们都具有佛性,而那个佛具有我们一直在讨论的一切功德。大体而言,只要一个人有想要和需要,你可以很有把握地说,他是佛行事业的容器,佛的悲心与化现可以进入其中。在非常世俗、肤浅的层面,也许你不想要苦,你认为苦不是什么好事,虽然那当然也是非常相对的;然而除此之外,在很细微的层面,你有想要一些什么。你有某种目标和需求要被满足,当然它来自于你。相比之下,我不认为这些洋芋片会有任何想要或需要。我不是说那是好事或坏事,这里没有任何评断。当然,无明在此扮演了重要角色。一有想要或需要,无明就也已经在那里了,一步也没落后,准备要操纵这个想要。 

无明遮障严重的人,有各种难以置信或怪异的欲望,比方说想要吃掉另一个人。他们寻找某个愿意让出自己身体的人,他们也确实找到了某个人,因为有人有那种想要被吃掉的欲望。我觉得这种遮障很严重,最近就发生这种事,不是吗?有人想吃人肉,他透过网络找到自愿被吃者。事件发生的同时,他们甚至还录像。如我们之前说过的,人类在根机、性情和眼等诸根方面不尽相同。我们总是在概括而论。上述那些事情发生在三个人之间,发生在他们两个人与我们之间。但若是以超越人类的角度来看,可以看到我们对牛肉、鸡肉和虾也做了同样的事。我们不认为那令人恶心或骇人听闻,其唯一理由是,这种事我们已经做了许久。我们只是无法接受,如果哪天时尚杂志刊出一张照片,上面有一只漂亮的母虎拿着由辛迪克劳馥的皮所制成的提袋!

总之,重点是我们都有某些想要的东西。当然,无明会涉入,并使得这「想要」成为非常严重的遮障,并且伤害自己与他人。

「想要」是重要的讯息,当你获得想要或需要的时,你感到很快乐,所以有了快乐的定义。而所谓快乐的现象因人而异。有些稍微幸运的人,意思是无明程度较轻微者,开始思考:「如果我真的想要快乐,很重要的是不应伤害他人。」我们不真的那么想,但我们以一种非常模糊的方式顺着那些思路去思考。于是善行、博爱、同理心、慈善事业等出现了,因为你了解到它们带给你许多快乐。其他有些人的遮障更少,所以他们觉得应该要放松,要让心平和,于是他们修「止」。所有这些不同的善行都是一样〔为了快乐〕,甚至还有更精微、高阶类型的善行,比如各种三摩地、四无量心和禅定。而最重要的是,有些人不满足于上述那些,他们想要切断轮回之根。

所有这些善行都可以在佛田上生长。现在问题来了,有些人也已经提出这个问题。那么无明呢?骇人听闻的想要和欲望,比如想要吃别人的肉呢?这些行为呢?它们也生长在这个佛田上吗?从严格的大乘角度来说,答案是否定的,它们不是佛性的功德。它们只是暂时的,这是为什么它们可以被移除。

既然我们已经进行到七金刚句的末尾,我想要谈一谈佛性。我们可以从「佛性」一词明白许多事。我想大家对佛性都已经有个概略的想象,但是让我们再回到很久以前使用过的例子。洗衣服的时候,我们知道衣服上聚集的尘垢是暂时的,所以它可以洗除。但这么想会有个问题。我们不知何故会以为:尘垢来自衬衫本身,来自布料或之类的,因为每次我们穿衬衫,最后它总是会变脏。我们不完全那么想,但最后会在情绪上那么认为。我们说「我的衬衫是脏的」或「我的衬衫变脏了」。我说这些是因为,我正试着要解释,为何一切有益的功德或善行成长于佛田,为何丑陋与无益之事非佛田的一部分。解释这点有点困难。

当然,究竟上,从胜义谛的观点,你不能说佛性是好或不好。然而当我们谈到功德,我想我们必须说佛性是好的,而不是不好的。我们说佛性是好的而非不好的,理由在于不好的可以被移除,好的无法被移除。那是为何我们称之为佛性。

当你在店里买衬衫,当然,究竟上,衬衫超越干净与肮脏。你并未额外付钱买一些尘垢。但为了沟通之故,比较保险的说法是「衬衫事实上是干净的」,而不说「衬衫是脏的」,因为污垢可以移除。无论衬衫有多脏,沾染多少污泥、汗水,衬衫的干净面向绝不会被移除,那就是它的本性。衬衫可能看起来脏,闻起来脏,但衬衫的真实干净性绝不会被移除。它仍然存在,不能被移除。这是比拟。这是何以我们称佛性是一切证悟功德的容器或基础。

依据他空派的说法,功德已然在那里。但即使你是自空派而非他空派的人,你也会说佛性是善行的成长之处。

你们已经听过所有这些,我只是微调而已,因为佛性确实很重要。让我稍微模仿弥勒的说法,佛性比清洗衬衫的例子要好。举这个例子时,他说真实义比例子好。同样的,你可以清洗衬衫而达到某种干净性的第一阶段,但是它还会再变脏。而当你「清洁」佛性时(为了沟通之故,使用「清洁」一词),污垢不会再回来。一旦你清洗到根部,肯定不会再沾染任何污垢,因为那需要某种参照或二元分别,而那些都已经消失。

本章到此结束。

大乘无上续论辨三宝种性如来事业品第四终。


- 翻译/宝性论读译小组 -

- 版权/Siddhartha’s Intent -


  如欲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与网址;
  若转载时添加图文与内容,请自负相关著作权责。


到目前为止
宗萨钦哲仁波切共讲过五次《宝性论》
在法国讲述的这一次
被认为是最完整 最深奥的一次
效法玄奘和鸠摩罗什大师
《宝性论》读译小组经过十几年的努力
让这部释论的中文版得以首次呈现
我们将在每周五持续更新
相约星期五
相约在永不变易的佛性里


 宝性论 Uttaratantra下载 

我们把陆续公布的《宝性论》重新放入百度网盘中

 https://pan.baidu.com/s/1mpuEkeR_JDpVVtn7y50XJg?pwd=xb4j 

提取码: xb4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