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智悲讲堂 >> 如果没有您,轮回怎么尽 返回

如果没有您,轮回怎么尽



《宝性论》云:“法性身中不动移,幻化种种之事业,天界出生圣白幢,从于兜率天宮降,入于母胎及降生,善巧通达工巧处,王妃眷属中嬉乐,出家修行诸苦行,往诣菩提道场中,降伏一切诸魔军,圆满菩提转法轮,趋入大般涅槃界。”此偈颂宣讲了释迦牟尼佛从兜率天降生,直至示现涅槃之间的生平事迹。


佛陀的智慧能知晓三世一切万法,但最关键的问题是要解除众生的痛苦,所以在佛陀的种种示现和感人事迹中,最重要的就是为众生传授的佛法。




妙法深恩

佛陀有一世曾在吉祥宝王子(弥勒菩萨前世)宫殿前,当他坐于门外后,众人见之马上即开始用种种污言恶语对其加以伤害。有人还扬起灰尘向他抛洒,兼以拳脚、木棒、粪便痛击。尽管饱受如是令人耳目不悦之对待,身体亦遭受各种痛苦,但他内心从未被其扰乱,也从未生起嗔恨心与仇恨之意。他既不退转心志,也不落荒而逃,反因之更加精进不懈。如是经过七道门的关卡,终于见到吉祥宝王子。王子问他:“你欲何求尽管提出,我尽量满足。”


佛陀回答:“我不为饮食衣物而来,我以清净心欲劝你学道,财富无常,王位生命亦如草上露珠,自己尚为欲望奴仆,如何调化其他众生……”最终劝得王子趋入殊胜正道,与八千万众生一道开始希求无上菩提道。


佛陀了知众人不同意乐,应机说法,众人最后均获得与各自根基相应之安忍境界。(详见《释尊广传》)


佛陀具有无量悲心成立,因为无有悲心者会以自私自利心做有害众生的事,而佛陀四十多年所讲的善妙之法全部是利益众生,没有产生一丝一毫危害众生的果;再者,佛陀具有无量智慧成立,因为他以彻见真理的智慧宣说了世俗、胜义一切万法的真谛。因此,宣讲解脱道的导师具有成为量士夫的能立。不仅如此,这样的智悲也不是无因而生,即具足道位时的欲利和导师的能立,因此具有如此功德完全成立。而且,佛陀为了救护一切有情,自始至终为众生宣说真实之道,也具备真实加行的精进且达至究竟,所以佛陀值得芸芸众生恭敬顶戴。


概而言之,佛陀以不舍众生的精进宣说正道,不会欺惑任何有情,所以成立佛陀是正量性。

—— 释量论.成量品(下)




饮水思源

《旧杂譬喻经》中有一则公案:一次佛陀坐于树下为无数人说法。其中获得小乘果位(自己获得果位而不是发心利益众生)的圣者不计其数。然而佛陀却面露愁容,阿难问其原因,佛陀答到:“如果一个商人持千万珍宝外出经商,结果路遇盗贼被洗劫一空,赤裸于途,他能开心吗?我从无数劫来千辛万苦修持正法,欲救渡一切众生成佛,现在我虽成佛却没有起到真实的作用,如何快乐得起来?就好像一户人家生了十几个女儿,却没有一个儿子,无法支撑门户,不能把佛法传下去。”说完佛陀留下了三滴眼泪。三千大千世界为之震动,数不清的天、龙、神、人都发起了无上的菩提心……


所谓的菩提心,就是要令自觉悟令他觉悟,而觉悟的根源就是佛陀所传的妙法。


在佛陀的教法中,不管是讲经说法也好,还是获得圣者的果位,这些的来源就是佛陀。大家也知道,如果佛陀在因地没有发无上菩提心,成佛后没有为众生传授妙法,那就不可能有层出不穷的圣者出现,如此也就不可能有后来的佛法。


佛经中云:“由佛福德获饮食,愚夫不知报佛恩。”


我们相续中产生的种种快乐,或获得的种种佛法利益皆来自佛陀的恩德,所以当我们坐在屋子里时,就应好好忆念佛陀和传承上师对我们带来的恩德,并进而生起报恩之心。


那对佛陀和上师最好的报恩是什么呢?就是发愿利益众生。

——般若摄颂浅释




结 语

以前我在讲《释迦牟尼佛广传》时,也给大家讲过,即我们时时刻刻都应想:在这个娑婆世界当中,所有正法的光明都源于佛陀当年的发心;正因为佛陀为浊世众生发了广大的愿,也摄受了我们这些可怜的世间浪子,我们现在才找到了归宿。

—— 般若摄颂浅释


我们得到了佛陀的护持,自己得益的同时,也应加入到本师利生的事业中,去饶益更多有情,《华严经》云:“不为自身求快乐,但欲救护诸众生…… “

 欲报佛恩,当发大心 ,

愿师所愿,行师所行,

引领众生,脱离轮回。





友情提醒

回复"1":招聘发心人员

回复"2":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略传

回复"3":门措上师略传

回复"4":堪布简介

回复"5":智悲讲堂闻法房间

回复"6":本周课程安排

回复"7":《放生仪轨甘露妙药》

回复"8":《转经轮的功德》

回复"9":《助念往生仪轨》

回复"0000":综合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