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词回顾】《入_行_论》081(第六品)
有些人进一步狡辩:“我已经发了菩提心,成了大乘菩萨,别人对我进行赞叹,我快乐并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他产生欢喜心。作为一个利益众生的人,众生快乐我也快乐,就像儿子特别开心时,母亲也必然会欢喜无比。所以我这种高兴,主要是随喜别人的快乐。”
对此作者驳斥道: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你也应对天下无边的众生一视同仁。因为你发心的时候,并没有拣择“凡是赞叹我的人,我就帮助他、利益他”,而是说“凡是有生命的一切有情,我都要暂时赐予他们人天安乐,究竟将彼安置于佛果”。既然如此,你应对所有的人都同样随喜,为什么他人赞美你敌人的功德时,你却郁郁寡欢呢?你明明说快乐的原因并不是为自己,而是要让别人欢喜,那别人对你的敌人赞不绝口时,心里肯定也很快乐,你为什么不加以随喜呢?
赞美的声音无有实质,也没有心识,纯粹只是空谷声般的无情法,对这样虚幻的词句,有什么可让人高兴的呢?如果值得高兴,就像昨天所讲的一样,把赞叹词录在复读机里,整天放给自己听,那快乐可以一直伴随着你。但是这有意义吗?凡有智慧、有德行的人,谁都不会这样做。现在有些人很喜欢吹捧人,一见面就对你赞叹不已,别人也觉得非常受用,然而懂道理的人都知道,这样的词句对今生来世均无实义,假如为此而沾沾自喜、欢喜若狂,就像愚童得到玩具特别高兴一样,完全是一种幼稚无知的行为。赞誉美名犹如沙屋,若为此而洋洋自得,完全是一种愚痴的表现,对智者来说,“有德何须他人赞,无德赞叹有何用?”
子二、将阻碍赞誉视为有益:
因为名声具有诸多过患,首先,“赞誉令心散”。有了名声的话,利养、恭敬、财产等世间八法的同品就会产生,令心不断地往外散乱,堪布根霍说:“不要说坐禅、修寂止胜观,就连行持善法的机会也没有。”
其次,“损坏厌离心”。有了名声之后,会毁坏对轮回的厌离心和出离心。为什么呢?因为你整天处于吹捧赞叹和供养恭敬中,除了真正的修行人外,一般人很难生起出离心。
再加上,“令妒有德者,复毁圆满事”。如果自己贪执名声,就会为了它嫉贤妒能,对学问、财产、地位上与自己不相上下的人,常常生起毒恶的嫉妒心,不能忍受别人的功德,相续中的嗔恨之火不断燃烧,摧毁一切圆满的功德资粮。所以,有些人有了名声后,因为嫉妒,跟上上下下的人都合不拢,这也是相当可怕的。
因此,如果有人想方设法毁坏我的名誉,这是一个很好的事情,依靠他的力量,可使我免于堕入恶趣,所以我不但不能生嗔恨心,反而应把他当作亲人那样来报答恩德。
我们都是修大乘佛法,所求的“专业”,唯一是圆满正等觉的菩提果位,而不是自我解脱的小乘阿罗汉,也不是让人沉溺轮回的世间八法。既然是希求解脱者,就千万不要被名闻利养所束缚。假如有人从中作梗摧毁我们的名声财产,帮我们解开轮回牢狱的枷锁,不让我们堕入恶趣,令我们有了解脱的希望,怎么能反而嗔恨他呢?
敬摘录讲记088
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记忆卡
063-066
067-070
071-074
075-078
079-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