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为了快乐》二十八 | 福德——抵御障碍的盔甲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微信:athenatang1001
公众号: 動物樂傳心
关注
01
七支供养
“七支供养”是这些殊胜的法门之一,它包含了七种不同积聚福德的方且每个方法都有其特殊的目的。这些供养是:(一)礼拜(二)供养(三)悔(四)随喜(五)请转法轮:(六)请佛住世:(七)福德回向(你可以选择任何一部佛经或法本里的《七支祈请文》来念诵:同时,你应参照传承轨本文与释论,来了解它出现在你的前行的哪一部分)
礼拜
我们以大礼拜来摧毁自己最顽强的外壳——懦慢。一个人若是充满慢,证悟的功德就无从增长;而缺乏证悟的功德,菩萨的利生事业就会受到阻碍。除此之外,憍慢的本质是缺乏安全感,更会造成许多层面的伪善。想象你将身体的数量倍增,因而有成亿成兆的“你”在依对境面前做大礼拜。佛陀说,这个做法能让你自己与你在想象中所做的每个大礼拜,都积聚完全等量的福德。
供养
对治悭吝的方法是做供养。悭吝根植于贫困的心态,它与物质匮乏无关世界上有许多人身拥巨大财富,却仍经常感到缺乏某些东西。一个副作用是心胸狭窄,而一个心胸狭窄者与人相处,永远都发展不出令人感到轻松愉快的品质。
你所供养的物品毫无数量上的限制,它可以如天空般无限!虽然,“无限”的供品从我们的耳中听来,似乎就是堆积起如山的奢华物品,然而即使只是几粒谷子,供养也可以是“无限”的—如同小男孩“月官”(Chandragomi)所做的供养。
月官的家境清贫,为免饿死,他的父母、兄弟姐妹都被迫去乞食。一天,当月官出去行乞时,他注意到路旁的寺庙里供奉着一尊观世音*(梵 Avalokiteshvara)菩萨像。他被这尊菩萨像的慈悲面容所吸引,于是把当日上午乞得的一些谷子撒向菩萨像的手上。令他诧异的是,无论他如何小心翼翼地供养,谷子总是从菩萨的手中滑落到地上,他再供养一些,谷子依然滑落到地上。
于是,月官开始担心,是否观世音菩萨由于某个原因而不接受他的供养。他不断地朝口袋深处再掏出一些谷子来供养,直到最后一粒不剩。至此,月官感到十分沮丧,他眼含泪水、满怀歉意地向观世音菩萨说:“我现在已经没有东西可以供养你了!”就在那一刻,这孩子深信观世音菩萨真的就在面前的那种专注力量,让菩萨像活了起来,并且以紧紧的拥抱来安慰他。
显然的,我们都应该去做物质的供养,但对初学者而言,也许做观想供养的风险较少。当阿底峡吉祥燃灯尊者来到西藏时,他建议西藏人做水供(这就是西藏佛寺中供有许多碗水的原因),因为供养应该要彻底、全心全意地去做,不应有任何后悔之念,或担心“供养会被谁拿走”、“供品会被拿去做什么用”等这一类的想法。对初学者而言,供养水比较容易如此做到。
在你的心眼之中,观想所有各种传统供品堆积如山,再加上任何其他你所想要的美丽的、贵重的、令人喜爱的或非凡的物品,例如加拿大的尼加拉瓜大瀑布,或北京的紫禁城,或京都优雅诱人的艺妓舞娘,或美国加州魁梧而全副武装的海军陆战队。让你的想象尽情飞扬,而且不要只把供品局限在自己文化所欣赏的范围之内。
忏悔
接着,为了拆除我执的藏身之处,你要揭露、忏悔自己的恶行,这是反击嗔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如果你把自己的堕罪深藏在幽深晦暗之处,那就好比你身患重病,却不告诉医生哪里疼痛隐瞒如此重要的讯息,最后只会让医生无法做出正确的诊断。如果你忘了曾经做过的一些事,或者不完全确定何者是属于佛教观点的恶行,你也不用担心,尽已所能地忏悔即可。想象你在诸佛与菩萨面前,他们知道一切过去发生的事、未来将要发生的事以及现在正在发生的事,在他们的面前,你揭露、忏悔所有自己感到羞愧的事情与念头,以及在未来可能会做的事或会想的念头,任何一件都不要遗漏。
随喜
随喜他人的好运,是一个积聚福德非常轻易且有效的方法。然而,讽刺的是,我们大多数的人对这件事却都感到痛苦难为。
随喜有三种主要的原因:
(一)随喜众生的快乐与快乐之因。例如,当你看到有吸引力的人,随喜他们的美貌而不嫉妒
(二)当你看到行善的人,随喜他们的善行,不要因怨恨或嫉妒而批评他们。
(三)最好的是,随喜证悟与证悟之因,而不是沉溺于“证悟是否可能”或“佛果是否存在”的疑惑中。随喜他人从事证悟之因的行持,例如听闻与思维教法,或修持禅定。
积聚福德的方式之中,随喜他人的成功也许是最简单的一种,这好似在你的四周有着大量的福德,就等着你去集结起来。看到别人做了有价值的事,你只要随喜他们的善行,就能积聚海量的福德。嫉妒,是让我们受苦的最荒谬、也是最可悲的情绪反应;要对治它,最强而有力的方法就是随喜。当你看到他人的美貌或成功时,切勿沉溺于嫉妒中,反而要随喜之,并且记住,这两种功德是他们过去世修持安忍与布施的结果。想想你所认识的每个具有良善特质的人,随喜他们所做的善事,无论是经营医院或创造美妙的花艺;也随喜他们所享有的结果,无论是名望或美貌;而随喜诸佛与菩萨的佛行事业,更是特别有力。
请转法轮
我们处于末法时期,对于五浊恶世以及自己所有问题的根源无明,最有力的对治方法就是祈请诸佛与菩萨转动法轮。
佛陀于二千五百多年前证入般涅槃*(梵parinirvana),因此你可能会问:“为何还要继续请佛教导我们呢?”在日常生活里,每当我们遭遇困难时,大部分人最先想要做的,就是请求我们尊敬或信赖的人给予帮助。在目前的状况,我们在轮回里普遍面对的问题就是根本无明,所以我们应该去请教确定能祛除无明的那个人。“但我们为何要请教佛陀?又该如何请教他呢?”这是大部分人立即会问的。“他现在并未活在这个世界上,难道我们要等到未来佛出世,才能得到答案吗?”很遗憾的,这样的问题完全错失了重点。
“请转法轮”并不只是以世俗的方式请求法教而已,转动法轮可以有很多种形式。例如,法轮可能在你做某件平凡的事情时转动,比如正在看一出你最爱的连续剧,或见到一棵枯树,或读到一本书的某个章节时。因为无论什么情况,只要能触动火花点燃你的悲心,以及对“此生徒劳”的了悟,都是“法轮转动”。就如我们一再看到的佛弟子常在初次翻阅神圣的法本时会有障碍,因为他们根本就无法理解。然而,到后来积聚了多一点的福德之后,当他们再回去阅读时,就会发现相当易于了解。这是诸佛与菩萨转动法轮的方式之一。
佛陀说过,每当我们心怀虔敬,他就与我们同在。这就表示佛陀不曾间断地一直在转动法轮,而这种教法也永不会停止。
请佛住世
请求诸佛与菩萨住于轮回而不要入涅槃是我们反击邪见与怀疑的方法。轮回众生的心是二元分别的,而二元分别的心其本质充满怀疑,怀疑又反过来滋生邪见。心灵追求者也是如此,我们耗费许多时间,对自己的修行、法道与心灵生活的方式感到怀疑而挣扎,这可能是我们多数人都必须面对的艰巨挑战,也是会一直伴随我们直到心灵旅程终点的唯一情绪(烦恼)。有人认为,我们的智能愈增长,怀疑也就愈敏锐。这很有道理,因为我们愈聪明,怀疑也就会愈聪明。我们最大的障碍就是在一开始便有很多的怀疑;其他的不谈,至少它会占去我们太多的时间。怀疑愈严重,我们就愈可能困在持续不断的自我谴责状态中,因而将注意力导离正见,造成我们对“因”、“缘”、“果”法则失去信心,并且腐蚀我们对缘起实相、空性、三宝等究竟真谛的信念。
“怀疑”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侵扰我们的心。你也许会有这些困惑:“为何完成了这么多佛法修持之后,我的健康状况仍然不佳?”或者,“如果佛是遍知的,为何他不能消灭爱滋病、贫穷或大规模毁灭性武器?他们究竟有没有法力?”“真的有来生吗?”“我们每个人真的都有佛性吗?”许多类似的怀疑,只要我们听闻教法就很容易清除。不过,大部分的人也需要某种与逻辑或推理无关的启发来增强信心,例如经历了某种超凡的体验,或遇见了一位具启发性的人物。
通常,遇见一位我能看得到、摸得着、听得见,又代表佛之身、语、意化现的佛教大师是最深刻的一种启发,也就是所谓的“眼见为真”我们所请求的,不只是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的圆满诸佛住于轮回而已,我们也请求那些总持诸佛菩萨伟大功德与教法的人,以及启发众人,启发所有那些虽然不合逻辑、不切实际,却能让我们振奋鼓舞的节目与活动的人,其事业都能持续。
福德回向
最后,我们必须随时尽快地回向自己的修持与善行,才不至于浪费所积聚的福德。藉由将福德回向给一切众生的究竟快乐与证悟,我们不仅保障了福德的安全,也保证它会如银行存款的利息般持续累积。因此,我们的善行就会成为自己的成佛之道。假使我们不立即回向,这些福德资粮可能就会被突发的嗔火,或任何其他折磨我们的极端恶行或恶念,烧毁殆尽。
02
福德——抵御障碍的盔甲
大家都形容佛法是绝对无价的,又说它有如能切断各种二元分别之网的金刚钻。而另一方面,我们却如穷极潦倒、愚味无知的乞丐,毫无任何价值的概念。
因此,当有一颗珍贵的钻石突然落入手中时,我们却不知道该拿它来做什么才好。我们根本不知道它的真正价值,因此说不定会拿它去换一条热狗,或不经意地把它弄丢。这种情形竟出人意料地常常发生,因为有珍贵的佛法之处,就总会引来障碍;而当修行者引来障碍,这表示他的修行正在见效。若非如此,何来障碍骚扰?它们没必要去攻击那些修行不太好的人,因为那些人可能已经为自己制造足够多的麻烦了。
班话虽如此,我们遇到的许多障碍都是强大而恼人的。因此,我们藉由修持佛法的许多法门,试图发展出一种能力,来操控、欺骗、引诱、转化、忽视所有引来的障碍,其中最“高明”的方法就是把障碍视为“加持”。但是,要能真正这么做,需要很多福德。幸运的是,佛法提供了我们“供养曼达”的法门,这是所有积聚福德中最深奥的方法。
03
修持
噶玛·恰美仁波切说,像我们这种初学者去建造一座寺院时,内心不可避免地会生起一些不纯净的念头,在整个过程中,也必定会面临许多挑战,因此一旦竣工之后,我们必然会对它产生执著,或者产生各式各样的悭吝行为。然而,“供养曼达”的修持完全不会产生这种后果,也由于这个原因,它才如此重要。
04
从受供者的观点来看,任何种类的供品都是无关紧要的。因此,我们应该供养自己认为珍贵的物品。
例如,向过去诸佛与菩萨供养自己的身体,我们就与释迦牟尼佛的身、语、意、功德、事业结了吉祥之缘。向现在佛我们的上师供养身体,我们的身、语、意就成为完美的智慧法器;向未来佛供养身体,就圆满了能让我们利益一切有情众生的吉祥之缘。
在供养曼达过程中,主要是将圣众作为我们的资粮田。至于到底应该供养什么,随你自由想象发挥。如果你觉得须弥山与其周围的大小洲很难在心中呈现,那就以一座雄伟壮丽的山代替。或者想象亚洲、南美洲、北美洲与澳洲等,并且包含其中所有美丽的国家公园、宫殿、瀑布与财富等。
如果供养不属于自己的物品会令你不安,请记住,你对世界的感知完完全全是以你自己的方式,而非别人的方式。因此,你可以在观想中加入各种财富之源,例如:德意志银行、森林、铁矿、钢铁、人类喜欢攒积的种物质财富、天人的财富(通常以飞毯与华盖来代表)等。你还可以再加入龙族的财富(有时显现为能启动战争的海螺),或能转化成王国与宫殿的小贝壳,或如意树、满愿牛,甚或俊男美女。你可以尽量发挥,努力突破自己想象的界限。为了强化观想,也可以利用你认为珍贵的各种物品,例如西藏人在供养时就使用大量的米、铜板与金、银等贵金属。
如果你打算将这个修持当作前行积聚的一部分,你就需要一个曼达盘,以及你所能集聚的、尽量多的供品。根据德松(Deshung)仁波切的说法,曼达盘可以是蛮大的,不过如果你喜欢小的也无妨;至于其材质,则取决于你的经济能力,例如石盘、檀香木盘、铜盘、铁盘、钢盘,甚至你愿意的话金盘都可以。主要的修法供品则是各种谷物,不一定只是米,而你所加入的其他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你专注的对象来加强修持。将每一粒谷物观想成上述的各种物品,如果你像我一样,很受印度风格代表财富的东西所启发的话,你也可以加上华丽的澡堂,其中有成群美丽的舞娘,还有一为了“政治正确”之故——众多英俊的舞郎。
虽然修持的法本上所写的,常常让人觉得好像我们是为了取悦诸佛与菩萨而做供养,但请诸位牢记于心,事实绝非如此。佛、法、僧三宝不可能被我们微薄的供养所贿赂、收买或影响,甚至连取悦都不可能。多想一想你就知道,传统上的供品,并非为了让诸佛与菩萨在世俗上“有用”而设计的。事实上,“有用”并非目的。就以“牛宝”为例,一头牛对于某个住在纽约市中心的人而言,会多有用处呢?
- 未完待续 -
—— 动物乐传心 ——
随喜大家转发
图文|网络
编辑|七筒
以上内容以公益分享为主,文中内容、图片、音乐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学习内容:《你在忙什么》、《八万四千问》、《修行百颂》等著作
我们的希望:每位参加学习的小伙伴在学完一本书后,能够发表200字以上的心得体会
我们的奖励:参加阅读3本书及以上者,奖励精美佛像一尊。参加阅读1-2本书者,奖励平安结或金刚结一个。以上加持品均会请高僧大德进行加持
大家可邀朋友一起参加,加持品有限,请快快行动哟
每天学习一点点,为自己的心灵充充电、减减压。
參與的朋友可以聯繫紫瑩老師
随喜关注
紫莹居士微信:athenatang1001
紫莹居微博: https://weibo.com/u/598920426
老中青义工协会网站: www.macaulonglife.org
动物乐传心公众号:bodhichitta
喜马拉雅_FM:紫莹心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