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智悲佛网 >> 残酷才是青春——香港中文大学演讲 下 返回

残酷才是青春——香港中文大学演讲 下

   

  

残酷才是青春——香港中文大学演讲

『 2014年8月6日 』





二、应对青春,你准备好了吗?


中国孩子,美国孩子

我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威斯康星一所中学里的两个孩子相约去爬山,一个是中国孩子,一个是美国孩子。

他们去游玩的这座山,因为风化常常会发生岩石坍塌。很不幸地,这两个孩子下山返回的途中遇到了坍塌,他们被困在了岩石中,美国孩子被碎石砸伤,腿骨折了,稍微动弹一下就痛彻心扉。

天慢慢黑了下来,寒冷和饥饿如同恶魔一般步步逼近。那个美国孩子开始尝试着爬出石堆,他伤腿上的血染红了整个岩石……

没有人知道这个孩子是怎么咬紧牙关爬回小镇的。他向别人冷静地讲述了遇险的地点,说那里还有一个中国孩子。当人们赶到那里找到那个中国孩子时,他因为寒冷和恐惧已经奄奄一息,如果再迟些被发现就会丧命。

故事里的美国孩子有很强的独立保护能力,而中国孩子却没有,一直在等待别人的救援。当然,这也不一定说明所有美国孩子都有这个能力,而所有中国孩子都不具备,但至少这个故事可以反映出一些现象。

大家也知道,美国孩子从小就被教导要学会独立,比如吃饭实行AA制,而且父母会告诉他们必须AA制的理由,那就是不论人生中发生什么事,没有人替你买单,就算你的至亲,也不会。而中国的很多孩子,从小就养成靠父母、靠亲友的习气,生病时也是等待别人来照顾,即使有力气也不愿意爬起来,在这种状态中很多能力就逐渐丧失了。

所以,我在这里特别想提醒为人父母者:应该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不应当把孩子扔给保姆或老人就万事大吉了,因为由保姆或老人抚养长大的孩子,其各方面能力不一定得到很好的开发。

刚才提及的已为人父的那个人,他说打算以很好的方式培养孩子,我当时对此也很关心,不过他没有再详述。我想可能他和妻子会有一个人专门负责教育孩子。我也听说有些国家和民族里,父母特别重视对孩子的教育,认为自己在这方面负有重大责任。这种观念是合理的,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在教育孩子时,培养其独立生活能力是很重要的。一个人如果不具备这种能力,不必说对社会作贡献,即便自己的生活,可能也难以为继。




先对自己负责

佛经记载,古印度有一位国王叫波斯匿王,他有一次问王后茉莉夫人:“这个世界上,你最爱的人是谁?”国王满心以为茉莉夫人会说是他。

没想到茉莉夫人却回答:“我最爱的是我自己。”

国王听了有些失望,说:“你现在能享受荣华富贵,可都是我的荫庇。”

茉莉夫人说:“才不是呢!我听佛陀说这是我自己的福报。”

国王很不服气,于是设计了一些方法想要证明茉莉夫人的一切都是拜自己所赐。不过出人意料的是,结果完全证实了茉莉夫人的话,最终国王也不得不承认:确实是她自己的福报荫庇了自己。

这个故事可以说明:一个人如果拥有良善的身口意,就是最值得自己爱的人。为什么呢?因为如果行为如法,语言得体,内心也善良、诚实,就可以积累丰厚的福报,以此定能为自己营造未来的安乐。

在前段时间的辩论中,有些人说我们应该对国家负责,为国家作出贡献;有些人说我们应该对民族负责,成为对民族有用的人;有些人说我们应该对家庭负责,在家里尽到责任。但我想,每个人至少先对自己负责,如果连基本的道德品行都不具备,那么要在世间立足都十分困难,又何谈为家庭、为国家乃至为全世界作出贡献呢?

人跟动物完全不同,动物只知道寻觅饮食,除此之外就没有更高的追求了,而人不能这样,应当追求更有意义的东西。不过,现在很多人可以说跟动物有点相似,除了吃喝玩乐,再没有更高的行为,这是一种悲哀。

我常常这样想:如今的科技非常发达,原子弹等危险武器足以瞬间毁灭整个地球,但这些如果没有落入穷凶极恶者的手中,暂时还不至于把世界推入深渊,所以不是最可怕的。然而人类道德的普遍滑坡,许许多多人沉溺于金钱、地位、爱情、享受等短暂而无义的东西中,除此之外从不希求更有价值的事物,诸如心灵的提升、道德的完善,这种状况才真的令人担忧!虽然并非所有人都堕落到如此地步,但整体的趋势就是这样,可能再过十年、二十年,人类的道德会更加沦丧,状况会更加可怕。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曾说:“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出名,但每个人都可以变得伟大,因为伟大是通过为他人服务而界定的。为别人提供服务……并不一定要认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并不一定要会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并不一定要了解力学第二定律。你所需要的是一颗优雅的心灵和充满爱的灵魂。”

马丁·路德·金的话确实很有道理。大家可以观察一下自己是否伟大?我认为人人都有伟大的潜质,因为人的慈悲是与生俱来的,只不过一般人的悲心比较狭隘,只是关心亲人朋友,所以还需要扩展与升华。

很多人认为大乘佛教非常伟大。确实是这样,不过大乘佛教的伟大不在于它的建筑多么辉煌,不在于它的佛像多么庄严,也不在于它的历史多么悠久,如果从这些角度观察,它不一定算得上伟大;大乘佛教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它无私利他的精神——无条件地给予别人、帮助别人、奉献别人。

你们不一定都学过大乘佛教,也不一定都有这样的心量,但要知道这种精神非常宝贵,值得去追求。



学会过简单的生活

我接触过一些人,他们特别喜欢穿名牌衣服、吃山珍海味、用高档产品。其实不需要这样,现代人应该学会过简单的生活。

当然,如果你经济条件非常富裕,吃穿用度样样高档是你的自由,但如果能够过朴实的生活,也很好的,一件衣服穿上一二十年,吃饭尽量节约,出行安步当车。

简单的生活有很多益处,对自己而言,可以培养知足少欲心,而且珍惜了福报;对整个世界而言,也有助于解决环境、粮食等方面的危机。

很多人可能去过非洲、柬埔寨、越南等地方,那里有多少孩子没有衣服穿?有多少人没有饭吃?我们如果肆无忌惮地浪费资源,不说从宗教角度,即便从做人角度,恐怕也于心有愧。

爱因斯坦曾说:“简单淳朴的生活,无论在身体上,还是精神上,对每个人都是有益的。”对于这一点,我们自己也可以体会得到——如果对生活的要求不是很高,内心就不会背负很大的压力,很容易悠游自在。

佛经中记载,曾经释迦族有一个国王出家了,很多人听了都非常诧异:他贵为国王,居然出家了!(前段时间有些大学生出家,大家都很惊讶,其实这也没什么。)他们于是到佛陀那里询问缘由。

佛陀告诉他们:这个国王以前住在富丽堂皇的宫殿里,身边有很多保镖,但是睡觉时依然惶惶不安;如今他住在简陋的茅棚里,连门都没有,却睡得非常安详。他现在的生活虽然简单,却很快乐。

大多数在家人不可能过出家人那样特别简单的生活,但也应该尽量简化生活。

其实,现代人的很多痛苦,都是因为无法安于简单,或者说贪欲膨胀所致。包括人类的许多战争,表面看来是由嗔恨引发,但究其根源还是贪心作祟——国与国之间为什么爆发冲突?就是为了一块地盘、一处矿产等。人与人之间为什么发生矛盾,比如有些兄弟姐妹、亲戚朋友之间关系难以调和?也是源于一些利益纠纷。所以,如果能够知足少欲,这些冲突都会减少。


生活在感恩里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要学会感恩。

每个人可以想一想:无论是吃一口饭、喝一口水,单凭自己的力量能不能成办?

实际上,一口饭、一口水的背后都凝聚了无数人的汗水和辛劳,甚至很多动物因此牺牲了宝贵的生命。

比如今天我们在这里交流,这个建筑肯定凝结了很多人的心血,当时有多少工人在这里辛苦地劳作;这个麦克风也蕴含了很多人的劳动,制作过程中有很多人付出了汗水。而我们没有贡献一分钱,没有付出一分劳动,现在如果认为使用它们理所当然,那么也不合理,因为并没有付出。

但现在很多学生好像不具备感恩心,似乎自己一生下来就是大学生,父母没有养育他,老师没有教导他……其实不是这样的,你走到今天,父母对你付出了多少?老师对你付出了多少?朋友对你付出了多少?乃至这个社会以及整个地球对你付出了多少?对此都应该深思。

如果你能够有一颗感恩的心,就会找到自己;如果找到了自己,也许从另一个角度,就能找得到青春的美好。

对于年轻人而言,青春也许并非如你们想象,但如果能怀着一颗坚强、善良、感恩的心,就可以平稳地走过青春,甚至收获成长与喜悦。


推荐阅读:医者之心——河北医科大学演讲

                问佛陀情为何物?

EN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