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求学足迹 >> 365颗钻石的约定(6) 返回

365颗钻石的约定(6)

求学的足迹 求学足迹 2020-03-12


           每 日 背 诵


365颗钻石


3月12日 佛历2564年





每日一颗钻石

让我们一起背诵

并依文修持吧~


【第6颗钻石】

ཀུན་མཁྱེན་མི་ཕམ་པས།གདམས་ངག་བཟང་པོའི་ཚིག་འདི་ལ།།བལྟ་ཞིང་དེའི་དོན་བསམ་པ་དང་།།བསམས་ནས་དེ་ལ་ཡིད་ཆེས་པས།།དེ་ཡི་དོན་བཞིན་སྤྱད་པར་བྱ།།ཞེས་གསུངས།
全知麦彭仁波切:
对于殊胜教言,先要去看,再去思考并生起定解,之后去如理行持。






麦彭仁波切



早在一千多年前,莲花生大士曾授记他将成为“弘扬大圆满的太阳”,在雪域藏地诸教派,共称全知麦彭仁波切是文殊菩萨化身。


法王如意宝在三四岁时,就对麦彭仁波切有了不共的信心,当作与文殊菩萨无二无别进行祈祷。


闻思

对现代人来讲,一定要长期闻思。


有些人连皈依三宝、五戒十善等内外加行的基础都没有,却想马上闭目观修最了义的法,这是不可能的。


因为很多人从小心里产生的,就是各种非常复杂、麻烦的世间念头,除此之外根本没有相应出世间佛法的智慧和悲心。那要一下子转变过来,也很困难。


而且无始以来串习的,就是世间贪嗔痴等迷乱现象,这些与分别念也特别相应。而希求解脱、利益众生的出世间心态,却非常陌生、遥远。


定解

无论是对一个人的认识还是了解佛教的有关道理,都具有相似定解与真实定解的差别。


对基道果一切法生起的真实定解,以及由听闻他人所说而生起信心的定解,此二者就如同道与道的影像,一者为真实定解,一者仅是相似定解。


一般而言,利根者通过自己的智慧抉择并由此产生定解,钝根者只是随他人言行而生起定解,比如释迦牟尼佛是量士夫、通达一切诸法实相的唯是佛陀,通过自己的闻思修行对这一点生起定解的话,一定会非常稳固,很难随缘而转;若随他人表面的词句生起信心,暂时来讲,可以称之为信心,但最终必定会随外境而改变。


因此,对佛教的任何道理,最好是通过自己的闻思修行生起定解,不要随他而转,这一点至关重要。


行持

《俱舍论》说: “佛之妙法有二种,教法证法之体性,持教法者唯讲经证法者唯修行。” 也就是说,以听闻讲说的方式获取教法,以修持的方式摄取证法,教法与证法,涵盖了佛法的一切内涵


如果没有教法的指引,则如同没有日月灯光作为航标,使我们只能无休止地辗转于轮回生死苦海之中;也使我们如同没有向导的盲人,只能在三有的荒漠中徘徊,即使精疲力竭,也永无出期。


当了悟轮回缘由之后,就应当实修实证,令戒、定、慧三种证法与心相融,以之消除惑业,增长福慧。


佛性虽然本具,却如同矿石中的黄金,木柴中的火焰,稻谷中的稻芽,如果不经过一番冶炼、钻磨与种植,则永远不能获得其成果。如果了知其理而不实修,终如说食数宝,不能得其受用。于长劫轮回苦海中,轻易地将千载难逢的解脱大舟放弃,始终不得解脱。


所以,教法与证法,二者不得偏废,通过教法获得正见,并在此基础上实修证法,才是真正的行持佛法。



上一颗:365颗钻石的约定(5)



排版 | 一心一意

图片 | 嘉黛





约好一起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