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求学足迹 >> 智慧之旅21 | 科技时代更需要心灵教育的灌溉!!! 返回

智慧之旅21 | 科技时代更需要心灵教育的灌溉!!!

求学足迹 求学足迹 2022-07-09




2011年11月24日晚上,初冬的香港还有些暖意,老师走进香港科技大学,与师生们分享科技时代更需要心灵教育的主题。老师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从科技时代的失衡现象开始分析,指出心灵教育是当今所需,心灵教育的慈悲观永远不会过时。同时,还以丰富的例子来说明心灵教育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改变?最后,老师还用了几个方面来说明目前学习心灵教育容易进入的误区。
在与师生的问答中,老师指出,知足少欲是一种智慧,在这种智慧的关照下,我们可以积极生活,烦恼就自然减轻了。


香港科技大学,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简称科大,HKUST。坐落于西贡清水湾,是香港八大公立学校中位列第二的一所综合研究型大学,在2022年QS世界排名中位列第34位。同时,香港科技大学为环太平洋大学联盟、全球大学校长论坛、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亚洲大学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重要成员,并获AACSB和EQUIS双重认证,是一所世界知名研究型大学。该校以科技和商业管理为主、人文及社会科学并重,尤以商科和工科见长,在物理、工程、工商管理、生物科学及生物技术、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均取得显著成就。
虽然科大没有明确的校训,但是一直科大以来,在“改变,创新,创未来”中不断前进,坚持培育国际化人才,坚持科技创新,坚持回馈社会和为社会解决问题,开拓性地在为科研发展做出突破和贡献,不设限地走向多元化方向,在这里科技的力量得以在日常生活中发挥作用。所以说,这是一座年轻的大学,但同时也是一所集结“科技与浪漫”的学校。











1、当然,爱因斯坦所谓的宗教——尤其是能引导科学的宗教,不一定仅指佛教,但从他的很多语言可以看出,他对佛教非常推崇。对于这样一位科学先驱的认识,我认为,作为科技大学的知识分子,有必要重视;而这种重视,或许有助于解决如今社会的失衡。
失衡在哪里呢?人们追求物质的节奏太快了,也太过了!这一点,诸位应该非常清楚。
如果普遍来看,可以看看人们的脚步。据英国的一个报告说:现在人的步速,比10年前加快了10%。现在比以前快10%,那10年以后呢?肯定更快。人们为了赚更多的钱,为了做更多的事,就只有加快脚步了。人们常说“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但这种认识,和哲学家所谓的“时间就是生命”,其实是有不同意味的。
今天这堂课要两个小时,对某些人来讲,或许真是用他追求物质的生命换来的,换来寻求精神的慰藉。但值不值得呢?应该是值得的。大家知道,随着科技的发展,跟50前年比起来,现在人在物质上有了飞速的发展,可以说有天壤之别,但与此同时,人们的道德是否也快速提升了呢?人们的心灵是否依然安宁、快乐呢?绝对不是!这一点,所有智者是公认的。那这是什么?这就是失衡!

2、当人们只看重物质,而缺乏宗教善的规劝,任由良心泯灭的时候,许多匪夷所思的事情就频频发生了,比如“毒奶粉”事件,比如“苏丹红”事件,比如“孔雀石绿”事件……这就是科技被野心大而又毫无人性的人掌握的结果。
这种“科技工作者”,因为掌握了些科技,要发明、制作点什么,很快而且很容易。但是,由于缺乏良知,也不像古人那样畏惧因果,所以,当他只考虑自己而不关心别人的时候,就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在这个时候,说是人,实际跟动物没什么差别。
而作为普通人,虽然衣服穿得五颜六色,生活的各个方面也越来越奢侈,可是内心却越来越空虚,就算是父母与子女之间,也没什么感情了。因为要生活,为人父母的每天忙着工作,心里想的也是事业、金钱、地位,除此之外没有别的;而为人子女的,能学到什么呢?也是这些。所以,从家庭到社会,当物欲膨胀以后,那种善的理念——回馈社会、维护世界、利益一切生命等等,也就日趋减少了。
一旦一个社会或国家的物质水平越来越高,而道德水准或人文素养越来越低的时候,就叫失衡——精神与物质失去了平衡。那这种失衡,是进步还是倒退?很值得专家们研究。

3、《爱因斯坦谈人生》里有一段重要内容,或许会有启迪作用。1950年12月初,爱因斯坦收到一位19岁大学生的来信,信中说:“先生,我的问题是‘人活在世界上到底为什么?’”之后他说出自己的种种疑惑,诸如“我不知道是谁把我降生于世,也不知道世界是什么”、“我对万物一无所知”、“不知道为什么把我放在这里而不是那里”……和现在的大学生一样,他有许多奇奇怪怪的问题。
收到来信后,没过几天,爱因斯坦便毫不敷衍地亲自回了一封信。他首先肯定了那位大学生的思考,但他认为,那个提问“不可能有合理的答案”。爱因斯坦说,一个人活着,如果问自己“怎样度过一生”,应该是合情合理且非常重要的问题,而在他看来,答案就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满足所有人的欲望和需要,建立人与人之间和谐美好的关系。这就需要大量的自觉思考和自我教育。不容否认,在这个非常重要的领域里,开明的古代希腊人和古代东方贤哲们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我们现在的学校和大学。”
这些内容我记得很清楚。从最后这一句话——“不容否认……”,可以看出,爱因斯坦在“自觉思考和自我教育”的道德层面,明显倾向于古代哲人们的思想。

4、如果一位科学工作者、一位老师、一位公务员具有了善良的心地,指导思想就会高尚,不会偏离轨道。所以,借助善的教育改变一些现状是明智的,否则,学校就变成商业机构了。
美国著名的高等教育思想家、改革家罗伯特曾说过:“当一所学校为谋取金钱而采取一些行动,它必定会丧失其精神,同时通常也得不到金钱。这是很可悲的,但却是千真万确。”
有些学校以商业或其他目的招生,学生招了很多,但真正学到知识的,却并不多见。为什么现在的失业率高,越来越多的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就是因为在大学期间,没有做好准备,没有学到真正的知识——不管是技术上的,还是道德上的。名义上是大学毕业了,但实际上并没有大学水平,所以一步入社会,不论是做人做事,都成问题。
5、其实,社会很需要人才,各个企业、单位都需要,但与此同时,好多毕业生又找不到工作,甚至有些博士、博士后,也是五六年一直待业在家,这样就导致了脱节的现象。当然,这也与自己有很大关系。现在不少学生散乱度日,要么上网,要么迷恋世间琐事,空耗了宝贵的时间。可能这里面还有诸多原因,但最根本的,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现在人的心不像古代人了,求学求知的心非常罕见。
我问过一个即将毕业的博士:“你在学校里学了多少知识?”
他说:“没学到什么,混日子而已,为了一张文凭。”
“怎么会这样呢?”
“不光是我,其他同学也一样,上学就是混呗!”
他一直在数日子,盼望着毕业。我相信,并非所有学生都是如此,但这种现象确实存在。
6、母辛辛苦苦十几、二十几年地抚育我们,方方面面的呵护一定要记在心里。还要感恩众生和国家,很多人觉得这些跟自己没关系,实际上并不是。最后就是老师,我们依靠老师而获得知识,所以不能忘记他们的恩德。
今天是感恩节,对吧?西方的节日,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其实,有颗感恩的心很重要,有一首歌叫《感恩的心》,好多人都会唱,歌词很好,有一种向上的引导,能让人从内心中产生感恩。现在人习惯于抱怨,对社会、对人都是如此,“这个对我不公平”、“那个对我不好”……有了这种心态,人就不会舒服。尤其是年轻人,感情的困扰、生活的矛盾,常常在心里埋下怨恨。甚至,以前我看过的一本书里说,一个人因为跟女朋友分手,杀害了二十多条无辜的生命。

7、《泰晤士报》2011亚洲大学排行榜中,你们香港科技大学是第一,香港大学第二,新加坡国立大学第三,日本东京大学第四,香港中文大学第五,北京大学是第十三,清华大学第十六,台湾大学第二十一……我记得是这样。
从这个排名来看,我相信,你们在科研方面是非常顶尖的,也一定有许多突破性的进展。
当美国哈勃望远镜的科学观测到达顶峰时,前总统尼克松说:“人类的知识科技已经征服外太空,却无法征服人们心里的‘太空’。”心里的太空,其实就是心灵的问题。科学再发达,也只能完成物质的观测,而对内太空的观测,不凭借修行,单靠科学技术是无法完成的。
因此,爱因斯坦等科学家都认为,他们对宇宙及物质的探索,只是整体中的一部分;而在下结论时,也只是用“或许”、“也许”的方式,并不敢完全肯定已经到了顶点。

8、坐禅有什么利益呢?不说深层的解脱利益,就算是科学可以验证的层面,也是相当可观的。美国纽约有一位科学家叫卓然•约西波维奇,他用一台重达5吨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仪,对坐禅者的身体及心智进行测试。在测试过20多人以后,他发现:禅修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健全,完全有能力对抗抑郁症、老年痴呆等病症,心态愉悦舒适……可见,单就今世暂时的利益而言,坐禅也是裨益良多。不过,这种修行一定要有理论基础,否则就修不成功。
9、在如今的社会里,一个人要对治烦恼并不容易。不仅是香港,内地大城市也是一样,人们越来越忙,光是每天接电话、打电话,就让许多人的听力出了问题。这个时候,不要说对治烦恼,就算静一静也很困难。所以,我建议每个人都停一停脚步,仔细看看自己在做什么?自己是谁?……否则,在忙忙碌碌当中,经常把自己都弄丢了!
要知道,人生的意义并不只是钱,对很多人来讲,你赚得再多,也不过是银行的一个数字,而且你在为这些奔波时,不知不觉人生就到了尽头。有些人以为,享受生活就是人生的意义。但实际上,所谓享受,也不过是在虚幻的追求中,盲目地活着而已。
人静一静可能才会发现,由知足带来的宁静,原来是我们内心很深的需求。


10、当然,一个人若连基本的生活条件都没有,也是会很苦恼,但现在大多数人的苦恼,并不是因为这个,而是因为不满足。不满足,就会不断求取;有了求取,自然少不了烦恼。因此,若要减少烦恼,唯一的方法就是知足少欲。
所谓知足少欲,对一个城市里的人来讲,做到随缘也就差不多了——没有因缘就随遇而安;有因缘就多赚点儿,但也不过多地要求。而且,有了钱以后,最好能帮助一下身边吃不上饭的人,甚至救济一些灾民。如果人富了以后,只是自顾自地沉溺在虚幻的快乐中,那到头来看看,这也没什么意义。
所以,知足少欲是一种智慧,在这种智慧的观照下,你可以积极地生活,该做的做、该说的说。而且,因为知足少欲,烦恼肯定就少很多。



注:相关景点介绍,引自“百度百科”词条和网页,图片来自“花瓣网”“百度”。侵权即删。





 旅游打卡:

1、阅读后留言写出自己的心灵感受或者智慧分享,连续打卡10个地方以上,同时被选中精选留言者,送出一份精美礼物;
2、根据老师的智慧雨露,分享一篇文章,经采用,送出一份珍贵礼物,可以发到邮箱:qiuxuezuji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