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今日当精进 >> 《极乐愿文大疏释》18 课* 甘露丸 返回

《极乐愿文大疏释》18 课* 甘露丸


明观福田的意义 

明观福田是积资净障的所依在积累资粮时,要缘诸佛菩萨作供养、随喜、赞叹等善法;净除罪障时,也需要以诸佛菩萨作为所依对境而作忏悔。虽然在胜义中,积资净障的所依与积资净障都不成立;但在世俗中,以诸佛菩萨为对境,而作鲜花、水果、净水等供养,或作其余善行,则必定能积累广大的资粮,这就是无欺的缘起法则以“一切都是空性的”、“究竟实相中无任何承认”、“心外无一法”来否认在名言中需要依所依对境而作积资净障,这就不太好。

明观福田还是遣除发菩提心、成就清净愿的违缘,和成办各种顺缘的见证者

在发菩提心时,最大的违缘是自私自利的心。在发清净愿时,最大的违缘是发颠倒的恶愿比如:以念诵《极乐愿文》或佛号的功德,愿怨敌生病、死亡等。要遣除此类违缘,就需要以诸佛菩萨作为见证者,一般而言在诸佛菩萨面前,我们不敢产生这样的非理作意同时我们还需要成办各种顺缘,也即在发菩提心、发清净愿、积资净障等时,依靠阿弥陀佛及其眷属的加持,它们皆能顺利成办,且在临命终时决定往生极乐世界可见,在做这些广大的事情时,一定要有见证的对境。

的确,我们太需要这样的见证者了因为,如果是知惭有愧的佛教徒,他就会想:阿弥陀佛及其眷属昼夜六时都在以慈悲的智慧眼观照着我,所以我一定不能乱来,这样就能具足正知正念,从而也能行持善法、远离恶业其实,这就像在上师面前,合格弟子的行为会异常谨慎一样。如果我们对阿弥陀佛与十方诸佛菩萨真正有虔诚的信心,那自己的一举一动就会如理如法所以我们非常需要这样的见证者。当然这样的见证者,不单在修往生极乐四因的时候需要,在任何时候都不可缺少


以包容心看待事物多样性 

如果不分任何场合,什么都一概而论,那现实生活中的饮食也不应该有多种多样的风格了,即大家只能吃一种饭,且人人都喜欢吃这种东西,但这明显违背事实。又比如,尼泊尔的建筑有特殊风格,那是不是世界各国的建筑都应变成这样呢?根本不可能。既然如此,那我们就不能以一种宗派的观点,来否认其他宗派观点存在的合理性,因为高僧大德在不同时代背景中宣说的不同教言,都有其甚深密意,作为佛弟子,这是大家不得不了解的。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应以自宗为主,同时还要广泛接纳其他宗派与传承的优势,这就是智者的选择。


参加极乐法会的要点

在开法会等时,一定要奉劝大家这样明观:仿佛亲眼见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怙主阿弥陀佛及其眷属一般猛烈祈祷,一定要有这样强烈的信心这非常重要。

在汉地,各大寺院经常举行百万佛号念诵法会,要求凡参与者从早到晚一直念诵,在十天或十五天当中,每天都要念十万或七八万遍佛号,这非常好。但要注意的是,在念的同时心里面最好不要有傲慢、竞争等五毒烦恼如果口念“南无阿弥陀佛”的时候,心里一直流淌着像水一样的贪心,也经常爆发像火一样的嗔恨的话,那自相续已被贪嗔的水火毁坏了,这样就成了口是心非,那就不太好

所以我很希望,汉地寺院为主的道场,在举行佛七或百万圣号念修等净修法会时,一定要在这之前或每一天,都安排法师专门宣讲极乐世界的功德,与阿弥陀佛的庄严等内容哪怕只有一堂课,若能将明观福田等四个条件,或念佛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讲清楚,那念修的质量就会提高,自然也具足一切功德

而在念诵《极乐愿文》时,“唉玛吙!自此日落之方向……著三法衣黄灿灿”要念一遍。念诵时心不能外散且应缓慢念诵,而且还要一边念诵一边随词句忆念意义若能如此念修,那这就是所谓的明观福田的修法。

在藏地参加过极乐法会的人都清楚,首先是法师讲法,之后再一边明观一边缓缓念诵,这样的传统遍布整个西藏,也即任何一个极乐法会都是如此。当然,若大家皆能按这样的传统行持,那也未尝不可。若不能,自始自终念“南无阿弥陀佛”也非常好但无论如何,若能在对整个极乐世界与怙主阿弥陀佛的功德庄严,生起极大的信心和恭敬心的前提下讽诵的话,那这样的法会就具有大义

有些人参加法会完全是凑热闹。今年开极乐法会时,来自很远地方的居士问我,开法会放不放鞭炮、有没有剪彩、谁当主持人……我说开极乐法会并非办世间喜事所以不需要这些,只需大家好好念诵就可以了最后我还跟他们说:你们来到这里,千万不要在外相上追求,这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一心一意跟着这么多僧众念《极乐愿文》,从早到晚都要好好念阿弥陀佛的心咒,这才有真正的意义

所以大家再也不应在开法会、开光、灌顶等外在的形象上追逐,而应发自内心地在诸佛菩萨面前发愿,如果没有好好发愿,诸佛菩萨也很难让你离开如火宅般的轮回,这一点大家务必记住另外在座的各位,很多都在上师如意宝面前发愿念阿弥陀佛的名号,而我们的人身能存留多长时间又很难说,所以在有时间的时候,应该把该念的佛号全部念完而在与僧众共修时,大家也应严格要求自己。


临终往生与瑞相

如果生前能经常忆念、祈祷阿弥陀佛,那在临死时或中阴期间,就有可能往生极乐世界许多人平时修行有素,临终时阿弥陀佛和眷属亲自前来接引,这种情况也比较多。但有些人不知道是打妄语还是出现幻觉,他们说:“阿弥陀佛要来接引我了!”有的还将东西送给别人,但过一段时间,阿弥陀佛并未前来接引,自己又不得不重新购置。

有些是在中阴往生,所以在临死时就不一定出现瑞相虽然在中阴往生时,也有可能出现彩虹等瑞相,但人们不一定会与他联系起来。有人说:“某人生前修行非常好,怎么死的时候一点瑞相都没有,看来他没有成就。”我觉得这种说法不一定正确,虽然他在临死时没有成就的瑞相,但你怎么知道他在中阴时没有成就呢?从高僧大德的传记中也能看出,有些人在死亡后头三四天中都没有获得解脱,但是在第五、六、七天的时候,却见到了本性,或往生到了极乐世界,这种情况也有。所以大家说话一定要慎重。


积累福德的重要性

我们必须通过多种途径积累诸多善根,相续中生起愿行菩提心、成办所发殊胜愿,也是以积累资粮之因作为前提的《广大游舞经》中云:“具有福德者,亦成诸所愿。”

有些人很想为弘法利生做一些事情,但因没有福报,所以经常出现各种违缘有时四大不调,有时内心烦恼涌现,有时受到恶友诱惑,这样就很有可能中断自己的发心;而有些人,他们很想在寂静处好好依止善知识闻思修行,但往往出现一些预料不到的违缘,最后也不得不离开,这些都是福报不够的原因所致。不要说成办出世间的事,就是做世间小事,没有福报也不可能成办,所以福报非常重要

有些人在干坏事时一帆风顺,什么违缘都没有:身体也没有病,心情也非常快乐,干好事时却违缘重重,这就是所谓的福报浅薄者。若人具有福报,那他就会像福力王一样,做任何善事都没问题他不但可以长期依止善知识,还可以长期行持对自他有利的善法;虽然末法时代的众生在修行时会遇到种种违缘,但他却能善始善终。

大家的所愿就是往生极乐世界,将来广度一切众生,但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要有广大的福德如果相续中业障重重,连毫毛许的善根都不具足,那这样的目标根本无法实现,所以积累资粮非常重要。如果没有福德,不管是往生极乐世界还是弘法利生,都无法成办


傲慢的过患

具有我慢者犹如高山及铁球一般,对他人无有礼拜、顶礼的恭敬心,正如所谓的“傲慢的山岗上存不住功德水”,即有傲慢烦恼就不可能生起任何世间和出世间的功德这样的人不但不能往生极乐世界,反而会走向恶趣,即使获得人身也会像堪布根霍所说那样:愚笨如老猪、丑陋如青蛙、体质虚弱多病痛、受人轻蔑如老狗这些都是傲慢的等流果。为什么有些人总是遭到别人的诽谤和歧视呢?这就是前世的傲慢所致。

如寂天菩萨说:“因慢生傲者,将赴恶趣道。”不管怎样,有傲慢烦恼的众生将来一定会变成低劣者尤其是以僧众为对境产生傲慢心,那果报将极为惨烈。

傲慢是很隐蔽的烦恼,自己很难发觉,甚至有些傲慢的人还自认为很谦虚,但细心的旁观者却能清楚发现他的傲慢其实,傲慢不仅人类存在,有些旁生也有,比如牦牛,有时候从行为上也看得出来:这是一头傲慢的牦牛。现在许多人都很傲慢,这非常不好在我们学院当中,由于上师如意宝的教育,大家在这方面还很不错,活佛、堪布都像普通僧人一样,所有人在行为上也看不出有什么傲慢,这确实值得随学。


念佛要不要加“南无”?

缘佛陀所造的善根不可思议,《妙法莲华经》云:“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汉地许多人每天都念“南无阿弥陀佛”,这非常好。但若能在信心与恭敬心的基础上念佛、礼佛,其功德利益更不可思议。

关于念佛,很多人在“南无”的音义等方面众说纷纭。有些法师说:“南无不能念namo,应念nanwu。”这种说法不对,我查过辞典,“南无”应是“namo”,藏文也是念“namo”。关于“南无”的意思,有些人说是“南方没有”,因为极乐世界不在南方,而在西方,这也不对。在汉语中,梵语“南无”译为归命、敬礼、归礼、救我、度我等这在《大乘义林章》、《善导观经疏》等论典中有详细说明;而藏地一般将“南无”解释为顶礼,但也有皈依的意思,因为《大解脱经》云:“南无布达雅、南无达玛雅、南无僧嘎雅。”这是三皈依的偈子,意为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有些法师说:念佛时,要不要“南无”都可以,如果念“南无阿弥陀佛”,说明你和阿弥陀佛的关系还比较陌生,因为你还要和阿弥陀佛说客气话;如果有决定往生极乐世界的心,直接念“阿弥陀佛”就可以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莲池大师在《竹窗随笔》中说:我教人念“南无阿弥陀佛”,自己念“阿弥陀佛”。为什么呢?因为人家并不想往生,所以加个“南无”,跟阿弥陀佛结个缘;而我一定要往生,决心要去,所以客气话都免了。我也看过《竹窗随笔》,但并未见到这种说法也可能是版本不同,不过念四字或六字都可以


顶礼—傲慢的对治法

摧毁傲慢最好的方法就是顶礼因为谁相续中有傲慢,他就不可能给别人顶礼不要说五体投地,连弯腰问讯都不愿意。有些傲慢的人给我献哈达,当我将哈达回赠给他,也即将哈达挂在他的脖子上时,他连头都不愿意低。可见,不但傲慢的棍棒将腰撑得端直,而且脖子也弯不下来,这就不太好。汉传佛教也认为顶礼能摧毁傲慢,《六祖坛经》云:“礼本折慢幢。”意为顶礼能折服傲慢的魔幢所以每个人皆应恭敬顶礼上师三宝。若能这样,那自己一定能成为虔诚的佛教徒,从今乃至生生世世都不会变成傲慢者最近道友们都在修加行,大家一起在上师像前恭恭敬敬地顶礼,这非常好。但顶礼时,大家也要在内心发愿:生生世世不要变成傲慢者


阿弥陀佛知道我们顶礼供养和念佛吗?

如果自己具有信心、恭敬心,那么向顶礼的对境——住于近前的佛陀与住于远方极乐世界中的佛陀顶礼膜拜,二者功德无有丝毫差别。可见,关键在于信心和恭敬心以前也讲过,只要有信敬之心,供养住世的佛陀和供养佛陀的舍利,二者功德正等无异。另外,我们也不能认为:因为阿弥陀佛住在遥远的地方,而我在这里顶礼、供养,所以他不知道;念佛的时候一定要大声念,不然阿弥陀佛听不到,其实这样的担心都是多余的倘若具有信心,则佛虽然住于千百万亿那由他由旬以外的远方,但也就像在近前一样。前面也讲过,只要具足信心,佛陀哪里也不会去,他始终安住在具信者跟前

诸佛菩萨离我们并没有远近之别,在每一位具信者前都有佛菩萨安住,只不过我们被业惑障蔽了慧眼,故无法见到所以大家在今后顶礼时,一定要有佛陀就在自己面前的信心。

如果不具备信心,那即使佛陀住在面前也如同在远处一样。就像善星比丘,虽然他天天和如来住在一起,但也未得到任何利益。其实这就像净水中与明镜里可以显现远处的太阳等影像,而浊水中与垢镜里连近处的色相也不能显现一样同样,只要内心清净,诸佛菩萨的影像随时都可显现若内心不清净,则始终得不到诸佛菩萨的加持。

在《嘉泰普灯录》中,有“千江有水千江月”的法语,其实它也可以说明这里的道理:一千个人好比一千条江,如果每一条江的水都很清净,那每一条江中都会有一个清晰的月影;如果某一条江浑浊不清,那这条江中的月影也会模糊不清。由此可见,天月与江河之间的距离远近,跟月影能不能清晰显现毫无关系;同样,佛陀的加持能否融入众生的心,关键是看众生有没有信心,这就是无欺缘起的法则或者:如果天上没有月亮或江水不清净,那江河中就不会有月影;同理,如果没有阿弥陀佛或众生的心不清净,那在众生的心中也不可能显现佛陀的加持。如果既有阿弥陀佛之月,也有信心之净水,那在众生心前自然会显现加持的影像,就像在净水与明月的因缘具足时,江中自然会显现月影一样总之,有信心者恒时能得到上师三宝的加持,而无信心者始终得不到任何庇护。


三门恭敬顶礼

由于身语意是产生一切善恶之门所以称为三门。那三门应如何敬礼呢?身体不能过于前俯后仰,眼睛也不能东张西望(否则双手会合十到左右脸颊上去的),顶礼的速度也不能过快过慢,等等;总之,应以端正、寂静、调柔的方式而作顶礼,此为身恭敬。断除言说绮语而念诵顶礼偈或佛号等,此为语恭敬。断除贪心等一切不善分别念,而对佛陀的功德生起欢喜心、敬信心,此为意恭敬如果在顶礼时产生烦恼,意门就不清净,这样就不可能得到佛的加持。当然一点恶念也不起,这对凡夫来讲也很困难,但心要尽量缘上师三宝的功德而转,并尽力避免产生烦恼

如理如法的顶礼会让人见而生信上师如意宝说:“我们在顶礼时,身口意全部要如理如法,这样别人看起来也会起信心。”以前,米拉日巴尊者到鄂巴上师前求法,他远远对上师顶礼,鄂巴上师见到后异常欢喜,说:那边的人所作的顶礼,是南岩玛尔巴罗扎尊者传承的顶礼方式,去问一下他是谁?

相反,如果顶礼时不具足三门恭敬,也即内心既没有敬信,口中也没有念诵,身也不庄重,那就会像华智仁波切所说的那样:没有任何实义有些上师则说:并不是完全没有意义,只不过功德不大。而《大疏》的作者则说:倘若以不恭敬的心态顶礼,则是耗尽福德之因所以大家皆应如理如法地顶礼。

仅从世间的角度来讲,顶礼也很有意义。顶礼是最好的健身运动尤其磕长头这种全身性的活动效果尤其明显,它的健身效果远远胜过健身操。藏地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许多病人通过顶礼都恢复了健康,甚至有些还是身患绝症的病人,当然这也离不开上师三宝的加持。



生生世世不离师 恒时享用胜法乐

圆满地道功德已 唯愿速得金刚持



往期推荐

《极乐愿文大疏释》17课*甘露丸

《极乐愿文大疏释》16课*甘露丸

《极乐愿文大疏释》15课*甘露丸


文字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