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慧灯之光网站 >> 慈诚罗珠堪布亲述依止法王如意宝的经历丨《慧灯·问道》上师与弟子篇 返回

慈诚罗珠堪布亲述依止法王如意宝的经历丨《慧灯·问道》上师与弟子篇

HDZGGW 慧灯之光网站 2020-06-25

《慧灯·问道》第四季 上师与弟子篇 第3期


善知识犹如黑暗中的指路明灯,遇见一位具德上师,并且依止其学习、修行,乃至获得证悟,这是每一位修行人最渴望的事。“上师与弟子篇”解答了关于上师与弟子之间的种种疑问,愿弟子们都能与上师心心相应,并藉由此殊胜因缘,见到自己内在的真正上师。




Q1

慈诚罗珠堪布亲述依止法王如意宝的经历及依师窍诀


主持人: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收看《慧灯·问道》节目,本期话题依然是如何依止上师。这个时代能够信任一个人非常不容易,而想依止一位上师走解脱道,很多时候弟子也会显得有点笨拙,所以想代表大家祈请慈诚罗珠堪布,讲一讲您在依止法王如意宝时的经历,给我们一些指导和帮助,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依止上师。


慈诚罗珠堪布(下文简称“堪布”):我的有些师兄对上师如意宝的信心确实是无法言表的。前两年有一位师兄来我家,要去看佛堂。我的佛堂里面有一张很大的上师如意宝的照片。他走在前面,我跟在他后面,他进了佛堂的门,一看到上师的照片,就“扑通”跪了下去,在照片面前哇哇大哭。这种信心确实是很不可思议的。


主持人:虽然法王如意宝已经示现离开了我们,但这位师父还是保有如此充足的信心。


堪布:是,很多人都是这样的,他们确实是发自内心的。但是我平时都不会这样。

我依止法王整整二十年,从1984年到2004年法王如意宝圆寂,我一直都在依止法王学习。有些时候是近距离的接触,比如给法王做饭,做一些身边的承侍,有些时候长达两三个月,最长的一次大概是半年。

在这二十年中,我想我没有什么其他特别值得一提的事,比如我不会以刚才讲的那些师兄的方式来表达对上师的信心,但是在那些近距离接触上师的过程中,我从来没有发现过上师有丝毫的缺点、过失或问题。这是发自内心的“根本没有发现”,而不是发现了问题,然后再说服自己。从依止的最开始,在整个二十年这么长的时间中,我一瞬间都没有生起过“上师哪里有问题”“上师这样做有什么过失”“上师哪里有缺陷”之类的念头,这是我的真实情况。我想这一点自己做的应该还不错。

所以你们提到上师就像火一样,靠近了会被烧伤,这个还是要看各自的信心。如果信心具足,即使跟在上师身边十年、二十年,也不会被烧毁;如果信心不足,那么离上师稍微远一点,适当保持距离会比较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很多时候并不一定是上师有问题,而是弟子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有问题,使自己觉得上师的某种说法、做法不对,等等。平时在上师身边近距离承侍,就容易生起这样的想法。

另外,如果上师是一位真正的善知识,他要考虑那么多人的情绪和解脱问题,这可能也需要有很多善巧的方法。而我们对这些善巧的方法平时不一定能够理解,不理解的时候就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所以如果信心不是很具足的话,最好保持一定的距离,然后按照上师的教言,自己修行、祈祷,这样会比较好。这还是要看自己的信心。

我这一生中只有一位上师,就是上师如意宝,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的上师。即使有其他几位上师,也是上师如意宝自己安排的,他让我们去灌顶,去接受一些传承。比如,以前有几位老上师给学院的全体僧人灌过顶,这些都是法王如意宝的安排,平时我自己是不会去找其他上师的。上师圆寂至今已有十五六年,这期间我也从来没有再去接受灌顶,求窍诀,因为我觉得不需要了。上师如意宝传的窍诀已经足够了,甚至比我能用到的法和窍诀多十几、二十倍,甚至几百倍。这么多用不完的法和窍诀已经得到,对于自己的修行来讲,完全足够了,我一直是这样想的。

我觉得这也许可以作为依止上师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就如同我刚才讲的那样,一些人对上师有非常不可思议的强烈信心,我的师兄当中有很多这样的人。而我自己的情况大概就是前面叙述的那样。



Q2

对于法王如意宝布置的“扫厕所”的工作,是否会有埋怨?


主持人:您刚才讲述了自己依止法王如意宝二十年的过程,不过有些小故事您并没有讲到,但是我看到过。


堪布:你肯定是从网上看到的,看到的也不一定是真实的(众笑)。


主持人:我看过两个。一个是您在微博里写的,说法王如意宝让您去打扫厕所。


堪布:是。


主持人:这在很多弟子看来可能无法接受,他们会想:“我是来闻思修行的,为什么让我扫厕所?”您当时心里不会有这样的埋怨吗?


堪布:不会有的,我是非常高兴地接受了这项工作。


主持人:为什么呢?


堪布:我微博里也写了,扫厕所的工作大概持续了两年时间,我认为这是上师给我的一个特殊的训练机会,实际上是要打压我的傲慢心;同时也给了我一个服务僧众的机会,来积累福报、忏悔罪过。当时我到学院才两年左右,虽然时间不长,但是这些道理都懂,所以非常高兴。


主持人:看来法王如意宝给了您一个特殊的加持。


堪布:是,那肯定的。



Q3

承侍法王如意宝的时候会觉得很辛苦吗?


主持人:还有一个小故事。听说您之前在承侍法王如意宝的时候,要给法王如意宝做饭,但是冬天水很冷,手上裂开了小口子。


堪布:对。


主持人:一些弟子会觉得这样太辛苦了。对于您来说,当时会觉得做这件事情很辛苦吗?


堪布:没有,这本来就是很小的事情。我不是一个很感性的人,所以不太容易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我讲课的时候,讲的都是比较理性的内容,感性方面比较少。不管是写,还是说,如果要提到自己就会比较紧张,所以很多时候都不讲,也不好意思讲。但有时候我也会写一些微博等,回忆当时的一些真实的往事。

那个时候给上师做饭都是在露天的环境里,每次做饭前要洗手,当时没有洗手液,也没有护肤品,就直接用洗衣粉。因为冬天很冷,手背就裂开了几个口子,并且流血了。当时我去学院已经七八年了,更加懂得佛法的道理,所以心里反而会更加高兴。


主持人:所以说“上师如火,近之会被烧伤”,真的是因人而异,只要信心强烈,就不会被烧伤,反倒能把它看作是特殊的加持。


堪布:是的。


主持人:谢谢您的分享。那么在场的观众们有没有问题,现在可以向堪布请教。



Q4

如何对上师生起信心?


观众1:堪布您好!刚才听您讲了自己依止法王如意宝的经历,我特别感动。虽然我学藏传佛教五年了,在学到了一些知识的同时,也了解到对上师生起信心有多么重要,但是我对自己的上师好像很难生起坚如磐石的信心。请问堪布,怎么样才能够对上师生起信心?


堪布:对上师生起信心需要几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上师的因素,另一方面是作为弟子自己的因素。

我们无法做到想对谁有信心就能对谁有信心。信心是有条件的,需要一定的基础,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和基础,才能够产生信心。所以我们对不具上师资格的人,是很难生起信心的。因此密法里要求我们要反复地观察上师,不能盲目依止,否则一时冲动的依止,虽然在短时间内会有一点点所谓的信心,但是这种信心靠不住。所以,首先要看你的上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否值得你生起信心。佛教徒的信心不是无条件的,并不是让谁生起信心,他就能无条件生起,这显然不可能。如果真是那样的话也太盲目、太迷信了。

另外要观察自己。如果该有的佛法方面的功德,上师确实全部都有,但是自己却生不起信心,那问题可能就出在自己身上,而不在上师身上,这就需要我们从自身找原因。

首先要看自己是否了解上师的真实功德,主要在于两方面:一个是上师利他方面的功德;另外一个是利己,也就是上师自身的修养、闻思修方面的功德。如果你已经看到上师在闻思修、戒定慧,以及利益众生等方面做的都不错,却依然生不起信心,那可能是因为自己麻木不仁或者是其他原因。有些时候,这跟我们自己的业障也有关系。当然,一些佛教徒动不动就把所有责任都推给业障,这也不对,其中可能也会有一些自己现世的问题。比如,你对利他本来就不感兴趣,那么上师再怎么有利他的功德,都不会对你产生什么影响,因为你根本不会把利他当一回事。再比如,你对闻思本来不感兴趣,那么上师在闻思修或者戒定慧方面有再大的功德,也不会引起你的重视。有可能是这样的原因。

这个时候需要客观分析,到底是自己的问题,还是上师的问题。如果这些都被排除,那也可能是自己已经有了信心,却还不知道什么叫作信心。



Q5

什么样的信心是对上师真实的信心?


主持人:您提到有些人可能自己有信心,但还不知道什么叫信心。那您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叫作信心?


堪布:例如有些人见到上师就会流泪,非常激动,抢着吃上师的剩饭,等等。那么如果不激动、不流泪的话,是否就等于没有信心?很多人会认为别人看到上师有这些表现,而自己却没有,这就说明自己缺乏信心。其实并非如此。

刚才我也讲过,我平时也不会因为见到与上师相关的物品就哇哇大哭,但我并不认为自己没有信心,因为每一个人对信心的表达方式不同。另外,理性的人和感性的人本身也不一样,理性的人不太会表达自己内在的想法,不会动不动就谈及自己的上师,然后流泪,这些对他们来说不太可能;而偏于感性的人就比较容易流泪和冲动。但是流泪、冲动是不是就说明他对上师有强烈的信心呢?也未必。只能说明他们当下比较冲动,但实际上这样的信心能不能保持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这就不一定了。所以有些时候,我们不要认为信心就是这些冲动,这有可能是信心的一个表现,但是也不一定。

真正的信心,是对于自己来说,认为上师真的是无与伦比的,完全像佛一样,能够把自己引导到解脱的道路上。如果有这样坚定的信念,就叫作信心。在依止上师如意宝的二十年当中,我始终并且现在都认为,纵然全世界有很多非常了不起的高僧大德,南传的、藏传的,还有汉传的,其中肯定不乏佛菩萨的化身,但对我而言,我的上师绝对是全世界最好的!没有之一。


主持人:唯一。


堪布:对,唯一的。这种信念应该叫作信心。


主持人:非常感谢您的讲解。您刚才提到一个现象,一些师兄见到自己的上师会泪流满面,其他的师兄会觉得:他这么有信心,我应该向他学习。但实际上就像您刚才分析的那样,这种信心可能会有偏感性的部分,真正的信心还是要从理性看待上师的功德而来,从中看到他给予众生的利益。


堪布:对。本来人的理性、感性方面的原因,就会起到较大作用。有些人确实是有坚定不移的信心,但是我们从他的语言和行为上却不太容易看出来;而有些人从语言行为上很容易表现出信心,但实际上信心却比较肤浅,没有那么根深蒂固。这可能是人在理性与感性上的区别。


主持人:所以信心不在于外表,更在于内心。


堪布:是。


主持人:谢谢堪布的精彩解答,也谢谢各位观众的提问。我们今天的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下期再会。



下期预告(7月2日)

上师与弟子篇 第4期

Q1 如何才能消除对上师产生的邪念?

Q2 祈祷上师没有效果,对上师失去了信心怎么办?

Q3 祈祷上师没有效果,是否也可能是上师的一种加持?

Q4 在上师面前发愿,应该发什么样的愿?要说出来吗?

Q5 上师送给自己的东西,可以送给别人吗?

Q6 上师可以代替弟子承受业果吗?

Q7 给上师起昵称是不恭敬的表现吗?会不会有过失?

Q8 可以将“慈诚罗珠堪布”简称为“慈师”吗?

Q9 被要求做活佛的明妃,这事儿靠谱吗?

Q10 如何能生生世世都快速遇到上师,并开始修行?

Q11 通过发愿可以积累快速找到上师的因缘吗?

Q12 还没有开始闻思修的佛弟子,如何快速找到上师?

Q13 据说并非弟子找上师,而是上师找弟子,是这样吗?





播出平台

慧灯之光网站、慧灯之光App、慧灯之光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慧灯问道、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蜻蜓FM


收看往期节目

“上师”的称谓竟然有这么多

初见上师就痛哭流涕,莫非有特殊缘分?

点击文尾“阅读原文”按钮,收看以往各季节目


导览


回复“1”:慈诚罗珠堪布简介

回复“2”:《科学放生手册》

回复“3”:《临终准备和助念实操手册》

回复“4”:下载慧灯之光App

回复“5”:直播收看方式

回复“6”:藏历查询



• END •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收看《慧灯·问道》


您有问题希求解答,

或者您对栏目的意见和建议,

以及栏目合作、文章转载等事宜,请联系:

📮  wendao@huidengzhiguang.com

本公众号视频及文字内容均为原创,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收看以往各季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