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无来无去
什么叫作开悟?我们如果认为开悟非常神秘或者非常模糊,最后大家会找不到方向的,不能这样。证悟的境界已经讲得非常清楚了,证悟不证悟看我们自己的因缘。
什么叫证悟?前几天我们讲过很多次了,“心无有心”这四个字,你体会到了就是证悟了,至少是一个初步的证悟,初步证悟完全可以算是一种证悟。“心无有心”中“无有”的理解不能错,有些时候我们打坐的时候会进入了一种禅修的状态,我们刚才讲的透明、清澈都很像“心无有心”的状态,所以不容易分清楚。必须要有善知识的引导和自己修加行的基础,才能很容易地辨别,否则,这些东西很像,分不出来的。
简单地说,大家能够体会感受到了《持人菩萨经》讲的这种“心无有心则曰本净”这八个字,尤其是前面的四个字。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确定自己证悟了,至少是一种初步的证悟。
我们的证悟要归零,大家应该明白。零对外在的世界来说很重要,对内在的精神来说也非常重要,零就是如来藏,就是佛性,零同时也是空性。回归零了,意思就是说我们看到这个数字是从零开始的,然后我们最后又看到这个数字归零了,现在是一个零的状态,没有其它的数字。同样我们现在看到了我们的精神世界的归零,零就是空性。
我们先暂时不说零就是大圆满、大手印,这些更高层次我们先不讲,我们从般若波罗蜜多、从空性、从中观的角度,稍微再高一点的话从禅宗的角度,从这个层面去讲。如果再高,我们有的人灌顶了,有的人没有灌顶,各种各样的人都有,现在讲不合适。所以最基础的这个,我们大家有灌顶、没有灌顶、学密的、没有学密的,都可以去学,可以去修。
如果很感兴趣、特别有信心,确实有可能比较容易找到这种感觉。另外,我们平时不打坐的时候,多用一些中观的逻辑去思考也非常非常有意义。
我们刚才讲了,第一个,我们知道我们的心在平静的状态或者是非常浮躁的状态,这两个时候都是跟踪,这三个还没有归零的时候,下一步就开始归零,消失了以后再进一步去了解的时候,就如同我们刚才讲的通过老鼠找到老鼠洞一样,我们通过这个念头就找到了它的来处,它的来处就是零,找到了它的零,它的零就是“心无有心”。“无有”就是说没有心,没有就是空性,心的本性是空性,这个时候我们有可能就感觉到了空性。
虽然是初步的证悟,麦彭仁波切这本书里面也讲到了,我们感觉到了空性以后,想一切办法维持、保持、保护这种状态,希望这个状态能够稍微长一点。这时候我们就从源头上找,这个时候我们看到了,原来欲望、愤怒、嫉妒还有莫名其妙的这些念头全部都是从零产生、从零开始的。
现在找到零的时候,零当中出来的这些东西都不在。这个时候跟老鼠不一样了,老鼠肯定在老鼠洞里面,但是这些数字不在这个零当中,已经消失了,归零了以后数字不在,零在。这时候我们会发现、会感受到念头不在,空性在的一种这样的状态。
这个状态我们找到了以后,我就发现,原来这些烦恼都是从这里来的。但是这个当中没有这些烦恼,所以这些烦恼都是无中生有的,都是虚拟、虚幻的,没有根源、没有来处、也没有去处,它的来处去处都是零啊!所以我们说“零是它的来处和去处”,或者说“它没有来处去处”都是一个意思。
我们说“它有来处去处,零就是它的来处和去处”,另外一个人说“没有来处去处”,实际上这两个人说的是一个意思。所以这些念头就像空中的云一样,它自己在空中产生的,实际上没有一个来处,至少我们的肉眼看就是这样。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发现了它的来处,但它的来处是一个零,也就是空性,禅宗讲的本来的面目,也是般若波罗蜜多讲的空性,那么空性当中这些都不存在了。从源头上看到了这些烦恼都是虚拟的,然后我们再把看到零的时候的这种感觉逐渐地让它延长,最好就是烦恼产生的时候,把这种感觉跟它结合。
这个时候,烦恼有了,但是失去了它的力量,因为烦恼它失去了力量,所以它不会让我们造业,它没有让我们造业的力量,它已经失去了这种力量,所以菩萨一地以后不会造任何新的业,因为他证悟的这个力量很强。所以一地菩萨他有没有烦恼呢?有烦恼,这个烦恼一直延续到第七地,但是烦恼的力量不够让菩萨去造业,所以不会造业的。
我们当然没有达到这么高的境界,但是至少在现实生活当中,比如说很愤怒,但是不会去打人、骂人、杀人;欲望会有的,但是也不会去偷、不会去抢等等。烦恼有,但是这个烦恼失去了它的力量。烦恼的表面上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是它的本质、它的强度,它的力度有很大的不一样。然后再继续的时候,烦恼完全失去了它的力量,最后烦恼也很少产生,这是一个方法。
这种方法跟其他的方法有点不一样,就是跟踪,然后找到它的地方。比如说很多科学家去研究候鸟的时候,在候鸟的脖子上挂一个定位的系统,然后他看每一天它飞多远?最终它飞多远?它什么时候回来?都看得到。因为这个定位的系统,知道它去哪里了,它最终到什么地方去过冬,它什么时候回来。我们跟着这个念头,跟踪,然后找到它的源头——空性,就是一个这样的方法,大家要用,非常有意义。
现在我们用十分钟的时间,大家跟踪一下,有可能效果稍微好一点,有可能效果不太好,都没关系,我们是试一试而已。
现在大家做好身体的姿势,身体的姿势做好了以后,排除污气、祈祷上师和佛这两个环节我们就不做了,平时我们自己打坐的时候这些都要做,现在因为时间的关系不做。
现在我们开始打坐,关注我们的念头,往里一看的时候,会发现两种情况:要不就是平静,要不就是非常浮躁,除了这两个以外没有。都没有关系,这两个都一样,跟着它就好了。跟了以后看看能不能找到它最后消失的地方,我们刚才讲它消失的地方是它出来的地方,而它出来的地方是它的零,我们去跟踪观察一下。
好,大家做好准备,我们大家开始。
在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后台,
回复“慧灯之光”领取,全套《慧灯之光》电子书
回复“有声书”获得,全套《慧灯之光》有声书
平台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