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萨钦哲教言 >> 如果可能,你应该自己手抄书写这部经,然后送给别人做礼物,那应该会很有益处
返回
人类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今天被我们看作美丽庄严舒适的,明天就不一定是美丽庄严舒适的了。我们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净土吗?其实,任何通过分别心所经验到的对象,包括净土,不都是很有限的吗?释迦牟尼佛强调,所有的佛和大菩萨都要以不住的态度发菩提心。不住于相,比如佛的相好;不住于声,比如佛的教授;也不住于味道、感觉、意识。菩萨摩诃萨不住于任何对象,生起菩提心。佛问须菩提:“如果有人的身体像须弥山一样大,这样的身体可以算大吗?”须菩提说:“是的,大得难以置信,因为如来说的并非实有的身体,所以是大身。” 佛又提出另一个挑战:“你说恒河的沙多吗?”须菩提用同样的推理回答:“多。”随即释迦牟尼佛又回来谈相对的修持,他问须菩提:“如果一位善男子或善女人,用恒河之沙那样多的七宝来充满三千大千世界,供养佛菩萨,这样会累积很多的福德吗?”须菩提回答:“是的,这将累积无尽的福德。”然后佛说:“如果一位善男子或善女人,接受并修持这部经,为他人解释哪怕是一个偈颂,所得的福德比供养无尽的宝藏要大得多。”佛进一步说:“须菩提,不论在何处,只要念诵、讨论这部经中的一个偈颂,天人、阿修罗都将恭敬此地如圣地。须菩提,无论是谁,只要受持读诵哪怕是这部经的一个偈颂,这个人已经成就了一些稀有难得的事。哪里供奉了这部经,佛就在哪里。无论谁保存了这部经,都应该被视作佛的传人和杰出弟子。”既然我们已经听到所有这些不可思议的利益,同时为了让这个周末更值得,我想我们可以一起来念这部经的一部分,然后你们可以在家把剩下的念完。我认为大家一起念效果会很好。有时候,一两个人不能抬起一座大山,但一群人可以做得更好。我们就讲到这儿。你每天哪怕只念《金刚经》里的几个偈颂,也比念很多你不知道该怎么念或者该如何观想的心咒更有价值。如果可能,你应该自己手抄书写这部经,然后送给别人做礼物,那应该会很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