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无限好
何必惧黄昏
流年
十几岁时,离老尚远
根本不理会老或不老
二十几岁,不懂何为老
三十几岁,忙得忘了老
四十几岁,忽听有人喊——“老圆相”
愕然以为听错了
……
执镜仔细端详
皱纹不知何时
已爬上昔日光洁的额头
……
于是
不得不把
停留在二十几岁的心识
拉回现实
惧老
惧老的心态
如同报了讲考班
明知名单中有自己的名字
当被上师抽到时
依然感到出乎意料
不知所措
实修
寿命无常速逝当修法
老人还不赶紧实修
于是
放下闻思
放下考试
放下发心
将精力放在“修行”上
准备——迎接死亡
醒悟
忽然有一天,上师做了法显大师事迹的开示,被大师超越时空界限的心力深深感动。
从时间上
正值六十二岁,体力和心力都是日趋下滑的状态,真可谓一天不如一天。
一位老人家说,以前赁年过,现在赁天过了。
就是在这种年龄,法显大师却要西行去求法,多么不可思议!
从空间上
从长安徒步到印度,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我们绕一圈大五台,身体什么状态?而他,行程万里,历时十几年啊!
终有一天
他排除了万难,圆满了所愿——这一切都是在我们最惧怕的老年时期做到的。
什么原因呢?那是心的力量。
能做到他这样,才正是“夕阳无限好,不必惧黄昏”。
当然,世间中也有一种人不怕老——医生,比如一个办公室里坐诊的两位医生,一位年龄年长,一位年轻,我们通常会找哪个?所以医生越老越是宝。
象我,自认为已经老了,不会有什么作为了,只是得过且过,念佛等死。如此看来,完全是自轻凌懒惰。
师说过,除去幼年的无知、年轻的浮躁、中年的忙碌,到了晚年,刚好沉淀下智慧,积累了经验,是利他的最好时机。作为弟子,何必惧怕衰老,轻视自己呢?
正如喇荣的太阳,初升时微微清冷,中午暴热刺眼。到了黄昏,不冷不热,柔和温暖。想必太阳,该看的已然看遍,该经历的已然经历,只需将自己积攒的光辉,无私无余地奉献世界。
一切,刚刚好。
放下
于是,在法显精神的鼓舞下,调整自己,该闻思闻思,该考试考试,该发心发心,何必过分在乎老少之相呢?
即便已是夕阳,也要让它无限美好。
2019年藏历3月25于喇荣
少年
中年
老年
文字排版 / 一意
图片来源 / みん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