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求学足迹 >> 听老师讲故事(111) | 因材施教 返回

听老师讲故事(111) | 因材施教

求学足迹 2023-08-04


【编者按】
各位朋友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求学茶馆“听老师讲故事”。栏目摘选了智者讲述的各类故事,古今中外,各有不同。我们可以将故事当做镜子检视自己,也可将故事当做标尺修正自己,亦可将故事当做宝藏,挖掘其中的窍诀与智慧。同时,也希望您可以将触动自己的故事,讲给更多人的听。






儒教圣贤在教育弟子时,也是遵循“有教无类”的原则,根据弟子的不同性格作不同的引导。比如,一次子路问孔子:“如果我听到一个好主意,是不是应该马上行动起来?”孔子回答:“你父亲、兄长都还在,他们的阅历与经验比你丰富,应该先问问他们,不要急着动手。”

接着,冉有也问孔子同样的问题:“如果我听到一个好主意,是不是应该马上行动起来?”孔子回答:“当然要马上去做。”

站在一旁的公西华听后,大惑不解,就问:“子路和冉有的问题是同样的,为什么您的答案却不一样?”

孔子答道:“子路为人冒冒失失,做事不经观察,比较草率冲动,所以我要他三思而后行;冉有平时遇事畏缩,没有魄力,他需要勇气与胆量,所以我鼓励他不要犹豫,听到好主意就要立即行动。”

可见,智者对不同的两个人,所作的调教截然不同。就算他们犯的错误或做的功德完全一样,但也因为性格不同,造成的利害迥然有异。因此,我们遇到具体问题时,要具体分析、对待,不能一概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