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益西彭措堪布 >> 普贤行愿初机导引 17 返回

普贤行愿初机导引 17



[17]普贤行愿初机导引

(建议在wifi环境下点击播放)

识别二维码

下载WordPPT课件




普贤行愿初机导引

第十七讲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2)
修炼庄严国土意乐

这里要修习的是,常常提起庄严国土的意乐。这是普贤愿王的一部分。它的贤善之处在于,把尽法界的十方一切刹土无余地显现为庄严清净,实现“一切皆净土”的境界。


所有十方一切刹,广大清净妙庄严,

众会围绕诸如来,悉在菩提树王下。


念诵时要至心祈愿:法界里所有十方的刹海,都像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那样广大、清净、庄严,每个世界都成为广大的菩提道场,菩萨众会围绕着诸佛如来,都在菩提树王下。

我们首先要了解发愿希求的境,对此真正有希求心,随后按照文句不断地作意祈愿,这就叫修炼庄严国土意乐。因为有了意乐,才谈得上修炼。意乐是根本,缘起都随着意乐转。这里是普贤行愿意乐的一部分,也就是特别缘着庄严国土发起意乐。有了真实意乐就会真心地祈愿。然后要知道,愿王会摄持着你的心终究达成目标。为了使它在心中占主导地位,一定要再再地修习,使之强化。

以后任何时处遇到任何国土一见到就会发心我要庄严一切国土。以此国土为代表,遍虚空界的任何一处刹土,都使得它像弥陀净土那样广大、清净、庄严。这是指器界方面。情界方面,出现的就是诸佛菩萨海会。就像《往生论》所归纳的具足国土庄严佛庄严菩萨庄严那样。

以下具体阐明所希愿处。以极乐净土为代表,就像法藏菩萨因地时,见到三界都是虚伪相、轮转相、无穷相,悲悯众生系缚三界,颠倒不净,立誓把众生安置在不虚伪处、不轮转处、不无穷处、得毕竟安乐大清净处。像这样誓愿成就国土的清净功德。

清净二字,表示它超出三界的有漏相或苦相。这也要通过智慧观察来建立行愿。如何观察呢?三界都是虚妄分别所现,就像有眩翳的眼,见到的全是空花那样。它是无而现的假相,这叫做“虚伪”。要寻找实义,丝毫不可得。

众生缘着人我和法我的假相起了贪嗔等烦恼。以贪嗔驱使,不断地造作各种有漏业。结果被业力牵制,在成熟之际,无自在地现出各种三界器情的幻相。像这样,由于不能断根的缘故,始终由因生果果中又起因辗转相续。这就是“轮转”和“无穷”。他一直摆脱不了惑业苦的循环,心起起伏伏,行善造恶,就像水车的轮子不断旋转那样,在三有的生处里,时而生到上界,不久又堕落下界,始终无法超出。

再说,由于缘起的紧密连接,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一直连续下去,导致无穷无尽的生死

简单来说就是惑业苦三支。以我执而起贪嗔等的迷惑;起惑后造各种业;造业后在各种生处里受报,不出三苦的自性。受报时,由于没有根除我执,一见到境界,仍然以执著我的心又现起贪嗔,又造业,又受报……这种错乱的循环链始终无法截断。以这种业力所感现的世界充满了苦,丝毫清净的法也没有

像这样,看到众生都陷落在虚伪不实的幻相中,像疯子一样;又不自在地随着业轮旋转,无法停歇;再说缘起链上,有无穷无尽的发展,这时就生起悲悯他们是这样系缚在三界颠倒不净的地方我发誓一定要以智慧力、悲愿力加被众生,把他们全部安置在不虚伪处、不轮转处、不无穷处。这就要出现清净的刹土,在这里没有有漏法的假相,也截断了惑业苦的循环轮转,使得他一生到这里,轮回就断了边际。从积极上看,是一个能得到毕竟安乐的大清净处。三界的乐只是暂时一现,过后没有,完全是欺诳性。真实的安乐自性应当是一向如此,不会变坏,为此要成就清净国土。

而且,要使得普贤愿力周遍开拓到尽一切刹海的领域,无一处不是如此。因为我的心是法界量,无一法不在我心中,因此我立愿使自心中的一切刹土,都像极乐世界那样清净,远离杂染的苦相。这样立愿才有普贤愿王的内涵,一定要抓住“所有十方一切”,这表示周遍的相,不要局限在部分上

总之,如同《往生论注》所说的国土十七种庄严那样,说到清净是总相,其他十六种是别相,而总是别的总,别是总的别。

所谓“广大”,如《往生论》所说:“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出现的国土是没有边际量的一种无量的量。比如极乐世界,无论多少人往生,都像百川归于大海,大海不增不减那样,不会出现任何拥挤、狭窄的相。永远像虚空一样,是一种无穷的量。因为它是从法性中现出的净土并非是众生以有分界、有量数的心,现出来的局限的世界

我们这个世界污秽不净,处处有很多的障碍、局促、狭窄、压抑等的苦相。这是由于这个世界凡夫人类的共业所感所以要发悲愿:使得十方一切刹土全部像极乐世界那样,地平如掌,一望无际,任何处都没有压迫、局限等苦。在一个小角落里,都能呈现十方刹海无边广阔的情形,出现一多无碍、广狭自在的相。像这样,立愿将来成就净土“广大”的功德相

庄严”是总称,指具德。也就是国土的万物都圆明具德,都是无漏智慧的力用表现,或者说都是法身智慧所现。无论是地、水、空、风,还是铃铎、罗网、宝树、楼阁、莲池等,总之一切色声香味触都具足功德庄严


意思是,众生在其中会受到极大加被,像极乐国土那样。见闻忆触之间,念念增长无量菩提善根,顿时得不退转。或者在见光、见宝幢,净水沐浴等时,都能净除心垢,启发内心智慧,证得无生法忍等等。这就是万物本身具有智慧德相,而且具有加被人心,引人趣向菩提的力用

以上这些就是庄严国土立愿的标准。正如法藏菩萨当年请世自在王佛为自己显示十方刹海里的功德庄严情形,把这些国土庄严摄集一处,建立极乐刹土。

我们就要像这样把心扩展到尽法界的量,使自心中所现的一切国土,都呈现出广大、清净、微妙庄严,无量无边的功德相,使置身于其中的众生,都能迅速圆成菩提。

有情界方面,这里出现的如来都为无数菩萨海会所围绕,他们都在菩提树王下,听经闻法,受佛加持。圣众的心完全被佛的智慧力住持,一致趣向无上佛果。这就是所谓的主庄严、眷属庄严。

总之,这样得到启发后,我们要在心里不断地发起庄严一切国土的意乐。这一点很多人很陌生,不知道怎么发这个愿。举个例子,现在大家的环保意识加强了,知道地球是我家,我们要去净化它。现在就把这种心提升、扩展到随顺普贤大愿王的层面。那就想:整个法界里有多少个地球?有多少国土?那是无量无数。总的来说,要使我法界心量里的一切国土都如是庄严,使得它圆具万德,如极乐世界一样。

而且,这种行愿尽未来际无有穷竭。我们每一愿都要接到后面的四无尽句: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愿乃尽。以虚空界、众生界、众生业、众生烦恼不可尽故,我此行愿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因为偈颂文简,只在后面出了一个偈子,但这一偈的内涵要配在每个行愿后面。


这样了解后,大家要反复思维,几十遍地在心里祈愿,这样我们心里才初步建立了普贤行愿的习性。这是到成佛之间都必须履行的行愿。通过这一次学习,希望大家把它当成自己成就无上菩提,整个大愿蓝图的一个个部分,每个地方都要学。不然连大乘普贤行愿都没有,怎么可能证得无上佛果呢?连志向都没有,哪里会有实行?哪里有后后的一切发展?所以,大家定要深明缘起而且有意识地在自心上建立。这样我们学一次就会有很大功德,对你今生直到成菩提之间都有极大的意义。


(3)
修炼利乐有情意乐

这是要依照愿文练习利乐有情的意乐。通过练习,使它逐渐强化成心中的行愿。如何练习呢?就是不断地思维,我如何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得到正法的利益。


十方所有诸众生,愿离忧患常安乐,

获得甚深正法利,灭除烦恼尽无余。


修习的范围,是十方法界里一切种类的众生。无论是胎、卵、湿、化,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还是处所上,三界六道一切生处的众生,总之,包括在圆满心量里出现的所有众生类,无一遗漏。这就是普贤行愿的量。

之后要想:对这一切众生,我都平等地修利益安乐他的心。这是出自同体的慈悲,众生有苦等于自己有苦,众生乏乐等同自己乏乐。然后设身处地地发愿:我一定要让十方世界的一切众生离苦得乐。


接着明确发愿的行境,使它具体化。也就是按照后三句来祈愿。

离忧患”,指远离生死中的一切身心忧患,包括三苦所摄的一切苦,以及苦因的烦恼和业。众生都处在惑业苦的循环里。身心恒时被烦恼和业的种子所随逐,以它而引发无边的苦,受苦的时候,又集下苦因。乃至无明没断期间,这种忧患一直存在。所以,我一定要使他们彻底远离生死的忧患。

之后从正面看,要使他常常得到不退失的安乐,这又包括增上生善趣和决定胜解脱的一切安乐。”,是从此时起直到成佛之间都不匮乏安乐。而且,所得到的安乐不是一小部分,现前要身心安稳,处在善趣中,有具足德相的所依身,能够修出世间解脱道。究竟要获得决定胜解脱和成佛的安乐。总之,希望他都能得到这些安乐。

那么,这种离苦得乐如何来实现呢?众生是由于无明,不了知业果和无我,而造成了恶趣和生死的苦患。再说他背离正道而行,导致虽然求乐却得不到乐,一直处在常苦无乐的境地。


因此自己就想:我一定让他得到甚深正法的利益。因为只有正法才能破除无明,照明心中所行的真实法轨。之后,按照缘起的正道来修心,由于修集的是离苦得乐的正因,就会不断地出现安乐,会逐渐远离忧患。关键是他要能听受到正法,发起胜解后趣入修行,这样才得到真实利益。

所以,关键就是第三句,它是实现利乐有情的途径,我们要再再强化它。这一句的意乐是说我一定要在自身上修持安乐正道,一心依法而行,并带动一切众生逐渐趣入法道中

灭除烦恼尽无余”是最后的结果。烦恼是苦因,由烦恼而造成了唯苦无乐的结果。这里要发愿对众生宣说无我的教法,只有了达无我,才能无余地灭尽烦恼。所以第四句祈愿:我一定为众生宣说能根除我爱执衰损的妙法

也有间接和直接两种。间接,是宣说压伏烦恼的方法。譬如他是缘可爱境起贪的话,就要宣说苦、不净等,使他发起厌患。或者是对不可爱境生嗔的话,就要给他宣说慈悲观。直接,就是宣说空性、无我,让他究竟断除烦恼的根本。

我们要再再地修习这种利乐有情的意乐我一定要通过自己的修证,积集福慧资粮等,来给众生宣说甚深的正法,使他们都得到真实的利益安乐

像这样,常常缘着愿文来发心,这种祈愿一旦坚定,今后就会像对待自己那样来利益一切众生。想方设法让他们远离忧患,常得安乐,使他们得到正法的利益,灭除一切烦恼。

它会驱使我们的心,不断地沿着这个路线行进,这就是“以愿导行”的意思。所以,整个愿海决定了未来行为的方向,它像轮子一样,使我们的心不断地在愿力规定的轨道上行进。

我们修炼的时候,一开始要练习推己及人的想,让善心常常在心中生起。要想到:我自己想要的,也一定要让众生得到。我想永远脱离生死忧患,也要让我真心中的一切众生永离忧患;我想恒时得到不退的安乐,也愿一切众生恒时得到不退的安乐。

之,要像对自己一样对待一切众生,这样自然会发起很贤善的愿。之后把它扩充到尽法界的范围,尽未来际的时量,没有一点不足、不遍,这就是随顺愿王而发愿了。这里如果能配合自他平等、自他相换、自轻他重的菩提心的修法,会更加容易趣入。

未完待续



往期精彩回顾
普贤行愿大亿修|愿海心髓大亿修【报名链接】
2018金刚萨埵共修倡议
普贤行愿初机导引 16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普贤行愿大亿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