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公案
教给你不舍五欲而往生净土的“窍诀”
在
宋朝的时候,有一位名为莹珂的出家人。性格乖张,屡屡以身破坏寺院清规戒律,却不知忏悔。
一天,许是因缘和合,莹珂突然想起自己往昔所作所为,将来必定堕落恶趣,便内心惶恐不安,请教周围人自己还有救否。
道友赠予其一本《往生传》,其看后内心触动颇深,痛哭流涕。于是把自己一人关在寮房内,不眠不食,连续精进念佛三天三夜,阿弥陀佛感其愿力,便在其前显现。
阿弥陀佛告诉他:“你还有十年阳寿,当再精进修行,他日临终之时必来相接。”
莹珂连忙祈求:“我劣根性太重了,在娑婆世界,五欲六尘的诱惑这么强,如果再活十年的话,肯定还要再造不少罪业,那时有没有往生的把握太难说了。十年寿命我就不要了,现在就跟您走。”
阿弥陀佛听了他的话,点点头同意:“好!那我三天以后来接你。”
莹珂走出寮房,告知全寺:三天后阿弥陀佛将来接其前往净土。全寺僧人不以为然,认为其在胡言乱语,平日连连破戒之人,如何能够往生净土?
到了第三天,莹珂沐浴更衣,高高兴兴坐上蒲垫。大家起初当看热闹,他却在经堂中念了几声佛号,告诉大家:“阿弥陀佛来接我了,我要跟着走了。”
说毕,便走了。
莹珂法师连续三日精进念佛忏悔,感得阿弥陀佛亲自现身授记再加十年阳寿。如此深厚福报他却不以为意,仍一心一意发愿往生极乐净土,最终得偿夙愿。
反观当今世人,一面在佛堂里念着发愿往生的偈颂,另一面却又于世间耽著五欲,希求享乐。总认为“两手抓,两手都能硬”,只怕到头来“两手抓,两手都空空”。
《方广大庄严经》中说:“一切欲妙一人得,然彼不足仍寻觅。”意思是说,如果没有调伏内心,即使一人独享世上的一切五欲受用,他还是会觉得不满足,仍然会不断地寻觅欲妙和受用。
——《藏传净土法》
要知道,一个人如果想超离轮回,务必要断除对今生和来世的执著。
这一点,现在人都比较缺乏。我常看到许多修行人,心里愿意好好禅修、好好修学佛法,但问他为什么这样做时,答案往往是耽执来世的快乐、不堕恶趣,就像其他宗教徒一样,希望自己上天堂,或往生净土享乐。这种现象非常令人遗憾,倘若你没考虑过来世的解脱,只是一味希求即生的快乐、健康、无病,或者来世升天享乐,那并不是真正的修行人。因此,大家一定要把追求解脱放在首位。
——《前行广释》
所以,回过头来,当你满怀希望能找到答案:如何不舍五欲而往生净土?
这个,还真没有!
友情提醒
回复"1":招聘发心人员
回复"2":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略传
回复"3":门措上师略传
回复"4":堪布简介
回复"5":智悲讲堂闻法房间
回复"6":本周课程安排
回复"7":《放生仪轨甘露妙药》
回复"8":《转经轮的功德》
回复"9":《助念往生仪轨》
回复"0000":综合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