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力量 38丨记住,每一个当下,都是你觉醒的机会
原文
FO陀说人类的痛苦源于欲望或贪婪,如果你要摆脱痛苦,你就必须摆脱欲望、思维,不停地在外部或未来寻求拯救或满足,以代替本体的喜悦,所有的欲望都来自于此,只要我有思维,我就会有欲望。需要执着咽气的离开了这些,就不会有我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我渴望得到自由或开WU,那也是在未来寻求满足或完整的一种欲望。所以不要努力解放你的欲望或试图达到开WU的境界,请关注当下,并成为你思维的观察者,不是引用FO的话,而是变成FO,成为觉醒的人,这才是FO这个词的含义。
父亲节
/Father's day/
奶奶:世人紧紧围绕着家庭、工作、吃喝玩乐打转,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即使学了专业,世间执着稍少了些,对于出世间的执着又来了。比如参加著名的“洗澡”节,很多人会特别在意所谓的验相:“哎呀,这几天我念了这么多,怎么还没梦到洗澡、月亮,或者穿白衣服啊?别人都做了一个善梦,为什么我没有啊?我什么时候才能做这个梦啊……”
我们不断外求,欲望层出不穷,一直以这种形式来印证“我思故我在”。这个小小的“我”正是依托思维而存在的,以前我经常举一个例子,假设将时间无限切分,最后只剩一个无法再分的薄片,它除了左边就是右边,左边是过去,右边是未来,当下在哪里呢?根本没有。思之不存,“我”将焉附?我们是无法在这个所谓的“空白处”停留下来的,那个关于“我”的恐惧、欲求、强迫性思考,以及无休止地穿梭于过去和未来,都只是自我想证明自己存在的小把戏而已,是“我”的一种习气。
一般而言,意识到被这种习气奴役以后,我们就会渴望开WU。但歧途是如此之多,为了获得真正的自由,我们常常又会将执着转移:“开WU多好啊,虹身成就多好啊!我今年会不会开WU呀?如果不行,那明年呢?后年呢……”
就像肚子饿了,你努力想象吃什么,是不行的,要真正去吃才会饱。同样的,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练习瑜伽,不断强化各种欲求、思维,都会让我们难以真正投入其中。
比如你现在正努力地做一件事,家人却让你做另一件,这时,你听到一个声音在反抗:“我不愿意!这会影响我五年后开WU!”虽然你还是去做了,却因为“五年目标”要推迟几分钟实现而闷闷不乐。这时你既没有专注练习,也无法投入生活,成了彻头彻尾的矛盾者。
这种情形下,我们应当如何处之呢?答案是——关注当下,并成为你思维的观察者。
假设我也有个5年计划,一直为此精进努力着。但家人告诉我,家里马上会有客人造访,需要我去采买、烹饪。尽管这些不是我计划之中的事,但我还是选择随顺他们,并专注地做好。比如做面包,按照配料表,一茶匙盐、五十克糖、200克水等等,此时,我没有时空的概念,只是专注在当下的每一个步骤上,过程中不去想家人是如何强迫我做这件事的,也不去想这件事对我 的“五年大计”有什么影响,只是单纯的去做而已。
吃一只水果,喝一杯茶,无论你此刻在做什么,只要让思维跳脱出来,关注当下的言行举止,这种观察者的思维,就是觉性,此时,你当下就是FO。
所以,我们不要总是误以为,是这件事影响了我成FO,或那个人影响了我开WU,耽误了我虹身成就等等,因为根本不存在一个外在的事情或某个人可以阻止你寻得内心的觉醒。
只要我们懂得如何利用每一个当下,慢慢培养出觉知当下的习惯,在做任何一件事时都避免散乱,不纠缠于过去或未来,不忘失正念,那么,每一个当下,都是你觉醒的机会!
Discussion
宝宝:我常常觉得像生活在梦里,有段时间完全没有七情六欲,似乎所有感官都失灵了。
奶奶:有多长时间?完全没有感觉吗?
宝宝:一两周吧。好像也不是完全没有,只是偶尔会有一点感觉。我花了很长时间帮一家公司完成了一项工作,最后对方赖账,但我一点情绪都没有,也没想着去争取什么,觉得无所谓。反正自己像是活在梦里一样,睡觉时都是飘着的感觉。
奶奶:有些觉得梦幻感特别强烈而真实的修行人,他们的老师会要求他们暂时远离尘世,独自去一个比较封闭的地方,避免他们有些行为让世人觉得匪夷所思。我认识一个宝宝,也常常处于类似你的这种飘忽状态,工作常常没有实质性进展,时间长了也让大家觉得奇奇怪怪的。当然,只要这种梦幻感还不足以影响你的现实,还是可以让它存在的。
宝宝:目前我还是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只是每天像做梦似的,生活也是机械般运转而已,脑子永远是飘着的感觉。
奶奶:那就没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状态也挺好的,毕竟一般人遇到某些事容易难以自拔,你不会进入这种陷阱,也未必是坏事,至少是一个比较好的心态吧。
吃瓜宝宝:你能分清现实和梦境吗?你做梦的时候知道自己在做梦吗?
宝宝:分得清。就是没有七情六欲,我都觉得奇怪,比如我姥爷的去世,我一点感觉都没有,还有点自责。以前对前男友比较在意,但分手后再也没有这种执着了。
奶奶:几千年前,庄子的老婆死了,他坐在地上鼓盆而歌,这个故事传到了现在。世人没有庄子的境界,也难以理解他的做法,对他的行为褒贬不一。相比之下,你的情况还没有那么严重,所以不要过于在意,既不必抗拒,也不必刻意在这种状态中停留,行为举止不要太超越大众的共识与价值观,顺其自然就好。
///
- 连载中 -
各位宝宝,全新的《智慧融入生活》栏目将继续由日月慧灯平台独家推送,大家如果在工作、生活、情感、家庭、亲子关系等方面有任何困惑或心得,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提问与分享,且听奶奶为您分解。(请竭力保护平台,专业问题勿提,提了我们也无法回答,反复提出且劝阻无效者,我们只能将您列入黑名单哦)让我们一起用正确善巧的方式,解决好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吧!
另外,在后期整理时,我们发现一些问题在往期文章or问题汇集中已作答,因此建议小伙伴们提问前,可以进入“日月慧灯”平台搜索关键词,在往期分享中寻找答案,若仍未解决,再提问也不迟哦!
心灵乐园
充满了烟火气的智慧小水滴
扫码关注
解锁智慧分享大礼包
更多智慧与生活内容分享
请移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