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 在浑浑噩噩、无所事事之间...... 返回

在浑浑噩噩、无所事事之间......


本文选自《慧灯之光》

——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

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凡夫的价值取向都是颠倒的。

大家都认为挣钱、过好日子才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是究竟的生存目标,对生死问题反而显得不够重视。

事实上,虽然生存的问题很重要,但修行却更重要。

——慈诚罗珠堪布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修行,

因为

我们都是在轮回中

流转不息的凡夫。

这一世

我们获得了宝贵的人身,

就要倍加珍惜。

如果错过了这次机会,

恐怕就是错过了

多世累劫当中唯一的机会。

如果错过了

这一世的修行机会,

究竟什么时候

还有这样的机会?

就很难说了。

也许是一世,也许是一百世,

还有可能是一千世、一万世,

那就是很遥远的事情了。

不仅如此,在那个时候,

我们能不能清醒过来,

想方设法抓住机会呢?


这也说不清楚,

也许还是像今世一样,

在浑浑噩噩、无所事事之间,

便不知轻重地耗费了难得的人身,

再次把大好的时机错过了,

这样等于是没有机会。

 

 愚蠢

现在有的人十分可怜,不仅眼光狭窄,思维也很简单,总是满足于现状,认为自己该有的都有了,没有必要修行,去操不必要的心。

 

这是一种愚蠢的想法,因为这种人只看到了眼前短短的一段时间,没有放眼于更长远的前景。


要知道,虽然他们现在该有的都有了——身体健康、事业顺利、家庭美满,但谁能保证自己会永远这样呢?


不要说下一世,仅仅在今生,也不会有人敢给予肯定的回答,所以,即使是有权有势、家财万贯的人,也没有资格说自己不必修行。

 

反之,有些家境贫寒的人又认为,我现在连温饱的问题都没有解决,哪儿有什么精力和功夫去修行、去学佛呢?等到衣食无忧的时候再说吧!

 

这种观念也是不对的,即使没有吃的,可以想办法,哪怕借贷或乞讨,也可以讨碗饭吃,无论如何,总是有办法解决的。


但在生老病死的大问题上面,我们却无法去借贷或者乞讨,如果自己没有修行,就根本没有办法解决,所以,贫穷的人也不能说自己不需要修行。

 

 修行

对于我们佛教徒来讲,重点是修行,而不是烧香、磕头、念经等等。因为,如果早上念《金刚经》,晚上念《地藏经》,这还算不上是修行,只是念经而已。


念经虽然在善业方面有很大功德,对修行会有一些帮助,却不是真正的修行。

 

真正的修行是什么呢?

就是思维人身难得、寿命无常等等。

从总的方面来说,就是修出离心、菩提心,或者通过修持中观、大圆满等空性修法,从而证悟无我之智。

 

我们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力争修出这三点。

如果在离开人世之际,我们既没有出离心,也没有菩提心,更没有证悟空性之智,下一世又没有去往三善趣等什么好的地方,那么,在投生恶趣之后,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大家都知道,旁生道都是三恶趣中最好的地方了,但最关键的是,旁生道的众生都非常愚蠢,他们根本不可能修行。


不但不修行,连基本的行善断恶都无法取舍,贪嗔痴等烦恼依然存在,不善法也屡犯不止。

这样一来,投生于旁生道只会造作更多的恶业,其下场,就是永远不能再回到人道,永世不能重获人身。

 

综上所述,修行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一定要努力修行。

在今生今世,至少要把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基础打牢。有了出离心和菩提心作为基础,就能很快证悟空性,


即使没有证悟空性,如果能有一个不造作的菩提心,下一世就只会越来越好,修行解脱方面只会越来越有把握,离解脱也会越来越近。

 违缘


否则,虽然我们现在处于轮回中比较好的地方,但我们能在这里呆多久呢?谁也说不清楚,有可能是几年、十几年或者几十年,当前世积攒的福报用完之后,就会往下堕落。这既不是造物主的安排,也不是无因无缘的,而是因缘所生的自然规律。


在这些自然规律面前,谁也束手无策,但通过自己的努力,却能使规律的方向发生改变。

 

这就像种地一样,在一般情况下,种子播下去以后,田里应该会长出庄稼,但究竟能否长出庄稼,能长出什么样的庄稼,就要取决于其他的因缘了。如果其他因缘不具备,或者出现一些违缘,就不一定会有收成。


虽然有因就应该有果,但当因缘发生巨大改变的时候,即使有因也不一定有果,因为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因缘也是可以发生改变的。

 改变

我们现在要改变的,

是轮回的规律。

如何改变呢?

通过修法来改变。

修什么样的法才能改变呢?

就是修出离心、菩提心以及证悟空性的修法。

 

如果修了这三种法,我们就可以说:虽然我在今生造作了很多恶业,但因为我修了这些殊胜的法,所以我没有白白得到这个人身,没有白白来到这个人间,我的人生是有意义的。


反之,如果这三种法一个都没有修,而只得到了世俗人认为很了不起的名利等等,这样的人身就算是白白获得了。


因为在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这些东西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而在活着的时候,这些东西也可有可无;死亡之后,这些东西更不能跟着我们前往来世。真正有用的,能够跟随我们一起走的,只有我们自己的修行。


惟有修行的结果,才是靠得住的,它永远也不会欺骗我们。

 


我们不能说,

因为我要上班,

要发展我的事业,

所以不能修行。

虽然释迦牟尼佛并没有要求所有的修行人都要出家,但在兼顾工作的同时,也必须挪出一定的时间来修行。如何平衡工作与修行的关系,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安排。

 

如果

今天

以没有时间为由而不修行,

明天

也以没有时间为由而不修行,

我们就永远没有时间修行。


本来在家人就很难彻彻底底地脱离生活、脱离家庭,假如一再推迟修行计划,等到七老八十的时候,即便是有了这样的空闲,但那时人的精力与体力都即将枯竭了,纵然想修行,也会感到力不从心;哪怕修了,也不一定会修出什么结果,所以,我们不能往后拖延,不能等到那个时候,而是现在就要修。


 


为什么很多人没有将修行放在第一位呢?

就是因为他们缺乏闻思的缘故。

闻思是相当重要的。

虽然一心一意、专心致志地虔诚念佛,也可以往生极乐世界,但其中的虔诚从何而来呢?虔诚既不会从天而降,也不会由地而生,只有通过闻思而来。


在闻思之后,才会有这些想法:我一定要一心不乱地念佛。只有这样,才会有虔诚念佛的动力和信心。如果没有闻思,则所有的动力和信心都会缺乏来源。

 

作为你们这样的在家居士,首先必须把自己所修的法了解得清清楚楚,在此基础上,如果还有更多的精力、兴趣与机缘,也可以学一些其他的法门,如果没有时间和精力,那也没有问题。


比如说,在修出离心的时候,我们只需了解与出离心相关的内容,其他的内容懂也可以,不懂也可以。

 

 


平台导读:


2017弘法掠影——大家一起来修《心经》吧!

“色”怎么就是“空”呢?

跟着尊者来到恒河边上

生命不再等待!

我们为什么要拿钱去买房子?

喂!请等等,不要喝掉我的房子!

慈诚罗珠堪布官方法宝平

“慧灯育苗“ 赠书长期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