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 >> 请佛住世利群生,功德回向恒增长 ——七支供之请佛住世与回向|《普贤行愿品讲记》/ 连载008
返回
在十方世界中,如果诸佛圆满了度生事业而欲示现涅槃,我都以至诚心劝请:为了利乐一切众生,愿您在佛刹微尘数劫中住世,不要入于涅槃。《涅槃经》中记载,释迦牟尼佛入灭前对阿难说:“获得四神足的人尚且能住世一劫,何况如来具有大神力,难道不能住世一劫吗?”世尊这样说是为了让阿难创造佛住世的缘起。但由于魔王波旬作障,世尊连续说了三遍,阿难都没听到,也没有请佛住世。随后魔王波旬现身并劝世尊:“您刚成佛时我曾劝您入涅槃,当时您说自己尚不具足四众弟子,也没有降伏诸外道,所以不能入于涅槃,如今您已经具足四众弟子,也降伏了诸外道,现在可以入涅槃了。”魔王劝请之后,世尊便答应了。本来,佛陀和生死自在的高僧大德是可以住世很长时间的,但是如果没有人祈请他们住世,他们也不一定继续住世。所以,当佛陀和高僧大德即将示现涅槃时,人们一定要祈请他们住世。祈请佛陀和高僧大德住世有什么必要呢?因为他们即便住世一天,对众生也有不可思议的利益。以前法王如意宝曾劝请某位大德住世,当时法王说:“如果是真正的高僧大德,哪怕住世一天也能与很多众生结上善缘,也能将很多众生引入菩提道。这些大德住世对众生利益非常大,跟凡夫人活着完全不同。”所以,当对弘法利生有意义的大德示现涅槃时,我们一定要劝请他们住世。此处说“唯愿久住刹尘劫”,不是愿住世一年或者一月,而是住世一切佛刹微尘数劫。当然,真正要让佛陀或者高僧大德住世这么久是有困难的,但我们在祈请时必须这样作意。1.如来示现涅槃是有甚深密意的。《华严经》中说:“如来应正等觉作佛事已,观十种义故示般涅槃。何等为十?所谓示一切行实无常故。示一切有为非安隐故。示大涅槃是安隐处无怖畏故。以诸人天乐着色身,为现色身是无常法,令其愿住净法身故。示无常力不可转故。示一切有为不随心住不自在故。示一切三有皆如幻化不坚牢故。示涅槃性究竟坚牢不可坏故。示一切法无生无起而有聚集散坏相故。诸佛世尊作佛事已,所愿满已,转法轮已,应化度者皆化度已……法应如是入于不变大般涅槃。”关于这些道理,我们从法王示现涅槃也能深深地体会到。我经常想:无常真是太可怕了,不要说像我这样的凡夫,甚至像法王这样获得金刚持果位的大德也会在世间消失,所以人的色身确实没什么可耽著的。2.虽然如来显现上会入涅槃,但从实相上讲,就像《妙法莲华经》中所说的那样,如来的智慧法身是不生不灭的,在有缘众生面前如来从来没有入于涅槃。不过,虽然如来入涅槃有密意并且如来在实相中未入涅槃,我们还是应该祈请诸佛和高僧大德长久住世、常转法轮。当然,相对于嘴上说“长久住世、常转法轮”,内心真实作意更为重要。今后在念《普贤行愿品》的这个偈颂时,大家要观想自己幻化出无数身体前往各个刹土劝请诸佛不入涅槃,住世百千万劫。凡夫人每天为自己的事情忙碌,而诸佛菩萨每天做利益众生的事情,有些大德年老后虽然身体不能到处弘扬佛法,但每天都为芸芸众生发愿、念经、祈福,无形中给世间带来了许多温暖。这些事情凡夫人是不知道的。凡夫人自私自利心很重,由于自己贪著名闻利养,所以认为所有人和自己一样。其实并非如此。这个世界虽然很污浊,但是也有不少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如果这些莲花长期不枯萎,会对整个世界增添许多庄严。所有礼敬、赞叹、供养、请佛住世、请转法轮、随喜、忏悔等一切有漏无漏、世出世间的善根,都回向自他一切众生成就无上佛道。何谓回向?《大乘义章》云:“回己善法,有所趣向。”意思是,回转自己所修之善法,令其趣向一个方向。善根趣向什么方向?就看回向者的心愿了。如果是一个大乘修行人,他会将善根回向给一切众生,愿众生获得无上圆满正等觉的果位。如果是一个声闻乘行者,他会将善根回向自己获得解脱。如果是一个世间人,他会将善根回向自己获得世间安乐。 我们都是大乘行者,所以在回向的时候,下至念一句观音心咒、念一声佛号、磕一个头、燃一支香等微小善根,上至以菩提心或者以无我智慧摄持的广大善根,都要回向给天边无际的一切众生,愿他们暂时离苦得乐,究竟获得远离烦恼障和所知障的圆满正等觉果位。如理回向的功德极大。《甚深大回向经》中说:“作如是回向者,少修善本获大果报,多作功德福报无量。”意思是,如果以回向摄持,即便修少许善根也能获得大果报,如果广作功德而回向,所获福报就更是无量了。《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中记载,胜鬘夫人以前是一个贫穷的婢女,后来她供养世尊一顿斋饭,并以清净心发愿:以此福德,愿我脱离婢女之身,永离贫苦,获大富贵。依靠回向的力量,她即生就成了胜光王的王妃。以上讲完了七支供。《普贤行愿品》既是一篇发愿文,也是一篇回向文,如果我们有时间,要念完整部经文作大回向,如果没有时间,也可以念七支供作回向。不过按照华智仁波切、堪布根霍、托嘎如意宝和法王如意宝的传统,上述偈颂属于积累资粮和净除罪障的前行方便,在讲经说法或者修持任何善法之前都要念上述偈颂作七支供,之后再讲经说法或者修持善法,最后念后面的偈颂作回向。作为法王传承的弟子,我希望大家今后按照喇荣的传统念《普贤行愿品》。喇荣传统的念诵音调和念诵内容是法王如意宝等传承上师传下来的,这里面有特殊的缘起。大家在上课前后念诵时要按照喇荣的传统,不要随便加以改变。我去过一些地方的菩提学会,发现课前课后的念诵有所增减,所以前一段时间我要求各地学会统一念诵方式。人的分别念各不相同,有些人喜欢观音心咒,念完七支供就加几句观音心咒,有些人喜欢文殊心咒,又加几句文殊心咒。平时念这些咒语当然是可以的,但在课前课后念诵时不能加。原来我翻译完《释迦牟尼佛广传》以后,实在抑制不住对世尊的感恩之情,便在课前加念了《释迦牟尼佛仪轨》,但这一点我是请示过法王的。后来我觉得每天不念护法不行,所以又增加了供护法。除此以外,我上课的念诵都是按照学院的传统。如果你们有些人想加念其他内容,自己私下可以念诵,但集体念诵时一定要按照我们学院的传统。这种念诵方式是法王等传承上师加持过的,希望大家按这种传统去做。http://www.wybuddhist.com http://weibo.com/u/3573842014www.facebook.com/wybs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