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第花开 >> 发菩提心的小沙弥
返回
发菩提心的小沙弥
世间出世间诸法之根本、诸道之核心、一切众生之引导者、迅速趋向无上宫殿之乘即是殊胜意乐菩提心,因此我们应当修学发菩提心。
公
案
GONG AN
《大智度论》中有一个公案:
过去有位六通阿罗汉,带着一个小沙弥跟随在他后面给他背行囊。
沙弥想:我应该精进地求证无上菩提。
阿罗汉马上取过行囊来自己背,走到小沙弥的后面。
不一会儿,沙弥又想:佛道久远,难以成就,不如自证声闻果早点解脱。
阿罗汉又把行囊放在小沙弥肩上,让他走在后面。
这样反反复复有很多次。小沙弥说:“老和尚,你是不是有点颠三倒四,为什么换来换去,一下子我背行囊,一下子你背行囊?”
阿罗汉说:“我并没有糊涂,你前面发心求佛果,是菩萨中人,地位比我高,因此我应该自己背行囊,跟在你后面。后来你又希求声闻果位,不发心救度众生,地位比我低,当然应该走在后面为我背行囊。”
小沙弥大吃一惊,从此志向坚定,精勤不懈地求证佛果。
在这个公案中,小沙弥最初发起殊胜的菩提心,就已经超过了六通阿罗汉,原因是他在发心的当下已经转成佛子的身份。就像刚刚诞生的太子虽然还在襁褓当中,但对这个未来的国王,连功勋卓著的老臣也要恭敬致礼。
菩提心是大乘的根本。如果不具备菩提心,哪怕修学甚深的密法,比如大威德、大手印、大圆满,最多也落入小乘;如果连出离心都没有,那只是世间的法要了。
华智仁波切说:在不具备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基础上,即使闭关九年,断绝与任何人的来往而修大圆满,连解脱的种子都不能播下。若在心田中不曾播下解脱的种子,那成就就更谈不上了。
文|整理自
次第花开网站 >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