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 要我修 or 我要修 返回

要我修 or 我要修

要我修

or

我要修


厉的希求是指平时都不能离开无常的念头。比如,以前的那些高僧大德在出门时就会想“我这次出去后,就再也不会回来了”,在进门时就修“我已经回来了,再也不会出门”,他们都有这种感觉。其中有一位格西叫喀拉巴,是个修行人,他修行的山洞至今仍在。在此山洞口有一丛荆棘,每次出去时,他的衣服就会被挂在荆棘上,进山洞时也是这样,进出都很不方便。一次,他准备把荆棘砍掉,此念一出他转而又想:“我出去以后,到底还回不回得来?”他没有把握,“如果再也回不来,砍掉荆棘有什么用?我最好利用这时间好好修行才对,为什么要去做这些无聊的事?”进山洞时他还是被荆棘挂到,又想把它砍掉,此时另外一个念头出来了:“我进去打坐后,到底还会不会出门?如果不出门,砍它也是无聊,干脆不管它,多修点儿法才有意义。”他就这样在此山洞修了九年,都已经成就了,洞口的荆棘还没有砍掉。这些高僧大德就是这样对待世间琐事的。

 

作为在家人,必须要照顾很多人,处理很多世间事务,很难完全效法前辈的行持,即使这样,也要适当地修无常,否则就无法进入正常修法。比如,每次进出家门都这样思维——出门时要想“我这次出去了就不会回来”,进门时想“这次进来就不会再出去”,但实际上也许会回来,这并无大碍,仅仅这样想对修行都很有帮助。若不这样思维,就会觉得“这次出去了肯定会回来”,回来后又想“这次进来了肯定还会出去”,总是这样就没有无常的念头,就会一直认为自己是不会死的,可以永远在这门里进进出出。但是总有一天,你出去后便不再回来,或者回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出去,这是一定的。


凡夫与修行人的差别


那些已经看透无常的人,在死前就会做好准备。米拉日巴也说:“我因为怕死到山洞里去修死亡无常,无常修了很长时间,现在终于不怕死了。”他因非常害怕死亡而提早修行,最后就能无惧死亡。而凡夫现在是一副无畏的样子,不做任何准备,临死时却没有不怕的,但到那时再怕也没有用。

 

凡夫智慧鲜少,而且难以控制或根本不愿控制异常强烈的贪欲之心,故对轮回的痛苦、下一世的投生之所表现出无所谓的样子。实际上,大难临头之时,他绝对不会无所谓的,但那时已是无计可施、悔之晚矣。相比之下,那些修行人,无论是高僧大德或是一般行人,都非常在乎生死大事,因而精进修持。当死亡来临时,对他们来说才是真正的自在,死也可,不死也可,此时生死已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这就是凡夫和修行者的差别。


当勤精进

 

现在,修法已掌握在我们手里。但有些人会说,我们是在家人,要上班工作,不可能经常修行。这话说得对,但每天有二十四小时,从中抽几个小时来修行是应该的吧?也不必二十四小时全花在修行上。比如,每天早晨修一小时,晚上修一小时,或者早晚各两小时。二十四小时中的四小时用在修法上,其余的二十小时都可以用到生活上,这样总能做到吧?如果连这一点都不做也可以,但大难肯定是要临头的,无一例外。

 

从古至今,世界上多少有钱有势之人都一个一个地走了,无论地位再高、财富再丰,在生老病死这个生命的基本痛苦面前,没有一个人不投降的。所以,我们应该马上修行。但是有些人还是不做,如果这样,临命终时只有束手待毙。佛陀也只能告诉我们真理,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如何在轮回里寻找出路,然而找不找全由自己掌握,不找也行,佛也不可能勉强谁。可是如果现在不做,何时再有机会,谁都没有把握。大家一定要认真思考这些问题。

 

现在就是关键时刻!有些人可以活到七八十岁,有些人只活到三四十岁;无论活多久,此生就是我们在整个轮回过程中的一个黄金时代,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这个时刻过去以后,何时能再有这样的机会呢?恐怕千百万劫当中都不可能再有。明明知道这些,却还是不想修行;道理、修法、解脱的方法全部都交给你们了,却都无所谓,那谁来强迫你?我们可以观察那些旁生,牛、马、鸟、鱼,它们和我们不同在哪里?当然有很多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差异,但这些不是关键问题,最关键的是人能思维将来,能够在轮回中找到一条完整的出路,这是人类的优点,旁生却没有。若生而为人,又明白许多道理,却不利用自身的特点,仅仅为了生活而活,那就与畜生没有太大差别。


要我修 or 我要修


这些修法不是教条!若不给思维空间,只凭我告诉你要怎么做,你就怎么做,这叫做教条。请认真看看这些道理是不是教条,是不是佛要求这样想,所以才要这样想,而不是自己去思维。如果不是,这就不是教条,而是事实。事实摆在面前,让大家自己动脑筋分析。不论掌握的道理有多深,即使整个城市或全世界的人,都无法推翻这些理论。因为它不是教条,也不是宗教里的某些说法,而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若真相明白了,我们应不应该去修?如果觉得应该,那修法就是这样。若觉得好是好,但可以慢慢去做,那么请问,我们还有没有时间?如果有,可以慢慢做,但无常告诉我们,没有这样的时间,要做就要马上去做。

 

书里也讲了,每天起床、晚上睡觉、走路、吃饭的时候,都要观察无常。以前的那些高僧大德吃完饭后就把碗倒扣在地上,这是什么意思?这就意味着——我这顿饭吃了以后,下一顿饭就不一定还能吃到,所以这样放碗。这说明他们时时刻刻都在修无常,把无常的修法用到日常生活里,所以人家修得那么好。因为动力很强,即使没人督促,他们都会去修。若没有这样的动力,希望你修、求你修,你也不会修的。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学佛之路

从此不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