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佛功德经》云:
“若人于善逝,虽作少供养,暂得人天乐,究竟证大觉。”
佛在王舍城时,一次带着阿难尊者在城中化缘,路遇两个孩童在路旁玩耍,其中一位孩子看见佛陀庄严身相,生起了无比的欢喜心与信心。
他十分想要供养佛陀,但因自己身无他物,便拿起路旁的一捧砂土奉上供养。因为他的个子很小够不着,便让另一位小伙伴跪着,他踩在其身上。佛陀慈悲的弯下腰,以钵盂接受了他的供养,并让阿难回去后用水和着泥沙涂在僧众的僧房上,并授记道:“在我涅槃一百年之后,这个孩童将转生为统治印度的无忧王,另一个孩童会变成他的大臣。”
这位无忧王,便是后来建造八万四千佛塔并广弘佛法的阿育王。
一分供养,一分功德。
其功德多大,取决于供养是否如理如法。
对境殊胜
若欲行供养之事,首要便是须于上师三宝等殊胜对境前行供养之事。《法华经》云:“若人散乱心, 乃至以一华, 供养于画像,渐见无数佛。”可见,若对境殊胜,哪怕心散乱、供物普通,也可获得殊胜功德。
在供养的时候,我们应该供养真正的福田。在一切福田当中,以佛陀最为殊胜。《十诵律》中说:“一切照明中,日光为上最,十方天人中,佛福田为最。”因此,如果你的佛堂中有一尊佛像,哪怕是一尊残缺的佛像,把它作为对境来供养都有无量功德。在佛宝前恭敬顶礼供养,功德是不可言喻的,《赞佛功德经》云:“若人于善逝,虽作少供养,暂得人天乐,究竟证大觉。”虽然释迦世尊在我们这些浊垢厚重的众生前已显现了涅槃,但我们若能内心虔诚恳切地忆念佛陀,在佛陀的法像前作顶礼供养,每天哪怕只是供养一杯清水或一朵花,也一定能获得暂时的人天福报和究竟的圆满佛果。
发心殊胜
供养之时,不以一己私利寻求世间八法名闻利养,以欢喜心和信心摄持,忆念“为了天下无边众生究竟成佛而于上师三宝前行大供养”这样的菩提心。
以三殊胜摄持是十分重要的。
供品殊胜
在供养上师三宝时,应该依据传统,根据自身情况尽心筹办供物。
自己的身体、受用、善根以及花、香、水、灯、食子等一切真实供品,意幻观想的轮王七宝、八瑞相、八瑞物等供品,由众生共同业力形成的三千大千世界的十亿四大部洲、须弥山、日、月以及天人龙的一切受用等自成供品。都可以用来供养上师三宝。
在不同的佛经中,对特殊供品的要求有所不同。《苏悉地经》中讲了五供:涂香、花、烧香、饮食、燃灯。《大日经》中讲了六供,即这五种供品再加上净水。有时候,在三宝所依前供养大量的财物不是很方便,此时便可用特殊供品为代表来作供养。这些特殊的供品各有不同的缘起,来果禅师说:“供香则身口不臭,供花则相貌端严,供灯则心眼光彻,供水则恶病全消……”这些供养也可与六度相对应,日本的道范法师在《行法肝叶钞》中说,水代表布施波罗蜜多,涂香代表持戒波罗蜜多,花代表安忍波罗蜜多,烧香代表精进波罗蜜多,饮食代表禅定波罗蜜多,灯代表般若波罗蜜多。
观想殊胜
在殊胜的对境前,调整好自我发心,准备好清净供养物之后,便可以依据经论仪轨等教典念诵供养偈颂并作以如法观想。如此,便能使供养功德再再增上。
殊胜的供养观想方式,莫过于普贤云供,即喇荣课前念诵中的供养偈颂及云供咒。在念诵云供咒时,应该如法观想:即普贤菩萨的心间发出无数光,每个光端出现一尊普贤菩萨,然后每个普贤菩萨的心间又发出无数光,每个光端又出现供养天女与供养天子,手持无数供品在诸佛菩萨面前一一献供,这样的供养无量无边,凡夫人是无法想象的,对此《华严经》中也有详细宣说。
以及《普贤行愿品》中愿文云:“愿常面见诸如来,及诸佛子众围绕,于彼皆兴广大供,尽未来劫无疲厌。”愿我恒常面见十方诸如来在佛子众会的围绕中,愿我对他们都作广大供养,如是尽于未来一切劫,从来无有疲厌心。
如此尽力于供养时发愿、观想,供养功德不可思议。
法王一生极为重视《普贤行愿品》。每年提供可观的资金作为供品费用;每一天不间断三千数的五供;在定期八天的普贤云供法会里,每天有十万数的五供。看到经堂里整齐摆放的水供、灯盏、各种花束组成的八吉祥、酥油做成的千姿百态的食子……人们的信心油然而生。并且,每次法会发愿念诵《普贤行愿品》的数量都达一亿。法王经常在大众中说:“我对人世间没什么贪恋,如果现在离开,唯一贪执的就是僧众们每一天供养、回向这不可思议的善根。”
愿我们都能自此喜爱供养,并以此发愿自他获得究竟利乐。
——本文教言摘录自上师仁波切《入行论广释》
《信源宝藏》《藏传净土法》等资料
推荐阅读:
友情提醒
回复"1":招聘发心人员
回复"2":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略传
回复"3":门措上师略传
回复"4":堪布简介
回复"5":智悲讲堂闻法房间
回复"6":本周课程安排
回复"7":《放生仪轨甘露妙药》
回复"8":《转经轮的功德》
回复"9":《助念往生仪轨》
回复"0000":综合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