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得不面临各种压力。现在有很多人备受压力的煎熬,以至于情绪烦躁,甚至患上精神疾病。其实,在诸多压力中,有些是不得不承受的,有些则是不必要承受的。如果有了相应的智慧,许多压力就能被轻松化解。所以,我们非常有必要拥有化解压力的智慧。
化解压力的方法有许多,大致可分为两类——消极回避法和积极化解法。
消极回避法,大家都比较熟悉。比如,找个朋友倾诉,读一本书,或者外出旅游等等。但这种回避不能从根上解决问题,过一段时间后,我们又不得不重新面对现实。所以,暂时的回避意义并不大。
下面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积极化解法。依靠这些方法,许多人有效调整了身心,同样面对压力时,表现得与他人截然不同。


压力并非总是那么可怕,如果换个视角,压力甚至会给我们带来利益。我们面临的压力通常有两种——正常的压力和过重的压力。正常的压力并非坏事,它对人的成长是不可缺少的。心理学提到过一种“拍球效应”,拍球时用力越大,球就跳得越高,同样的道理,承受的压力越大,就越能激发潜能。比如在考试的压力下,学生们不得不刻苦学习,有了年轻时的付出,到了晚年还会对某些知识记忆犹新。我在学生时代,为了应付考试,经常会跑到河边拼命复习。当时觉得很苦,现在回过头来看,这种付出是很美好的回忆。当然,对于过重的压力,我们需要及时化解,否则很可能被它压垮。但要提醒大家的是,人生本来就不可能一帆风顺。对有智慧的人来说,失败和挫折未尝不是件好事,也可以是重新开始的一个契机。因此,即使跌倒了,也要有重新站起来的勇气。
许多压力都源自不满足。从生活本身来讲,我们并不需要太多,但如果有了太多奢望,就会给自己带来沉重的压力。其实,一个人幸福与否,和物质条件并无必然关系。有些人生活不那么富裕,脸上却时常露出灿烂的笑容。而有些人住豪宅开豪车,心头却始终萦绕着一大堆忧虑。1924年,英国哲学家罗素到四川访问,他和陪同人员坐着两人抬的竹轿上峨嵋山。当时是炎热的夏天,轿夫们累得满头大汗,罗素暗自心想:“这些轿夫一定特别痛恨坐轿的人,大热天的,还要抬着他们上山。”到了半山腰,罗素让轿夫停下来休息。他下了竹轿,发现轿夫们又说又笑,对于闷热的天气和坐轿的人,没有丝毫埋怨。可见,幸福是一种基于内心的感受,倘若内心没有满足,物质条件再优越,也不会有幸福感。古人常说“放下”,这里面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放下,绝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要放下过分的贪求。世间的一切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过分贪求有什么意义呢?明白这个道理后,大家对生活要抱着“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豁达态度,这样一来,许多烦恼就无从生起了。
有个成语叫“助人为乐”,这种说法很有道理。其实,压力大多源于自私心,源于保护自我的心。如果有一颗帮助他人的善心,自身会散发出善良和温暖的气息,许多压力也自然会消除。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在帮助他人过程中能让大脑产生多巴胺这种化学物质,从而增强良好的感觉,减轻自己的各种压力和痛苦。所以,如果你感觉压力比较大,不妨去试试帮助他人。有人或许会说:“我没钱,怎么帮助他人?”其实,帮助他人不一定需要钱,只要有一颗善心就足够了。哪怕为别人做一件小事,说一句关心的话语,甚至献出一份善意的表情,都是可以的。一个人如果没有帮助他人的善心,不管走到哪里,别人都会对他敬而远之;如果有了这颗善心,不论身处何方,都会得到别人的恭敬和爱戴。所以,我们需要想尽办法生起这样的善心。希望大家都能掌握以上这些方法和智慧,轻松化解各种压力,拥有自在、洒脱的人生。不但自己过得快乐,也给别人的生活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