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大解脱经》笔记(7)
【小编提醒】
从今天开始,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学习《圣大解脱经》,会同一个内容,分享两个版本,字体大的是《流通本》版本,字体小一些的是《大正藏》版本。大家可以按照老师讲课时的方法,对照学习。
【相关资料】
《二规教言论》,麦彭仁波切说:
是故一切护神众,居堡即为自身心,
当扫不净恶行尘,陈设善行之供品。
其后虽未常祈求,自然聚会诸天神,
犹如大海集海鸥,或如莲苑聚蜜蜂。
尔时世尊。告诸大菩萨鬼神王等。
尔时世尊。告诸大菩萨鬼神王等。
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如是经典。不可得闻。何况可见。
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如是经典。不可得闻。何况可见。
【相关资料】
本书又名《中阴得度法》,是一部西藏佛学名著,由八世纪印度高僧莲花生大士所著,并将其传入西藏。全书依照佛教义详细介绍了人死以后每天“中阴”的变化情形,特别介绍了“出胜”、“入胜”的一些概况与方法,书是详细介绍了西藏佛教秘杂的中阴超度方法。《西藏度亡经》,又称《中阴解脱经》,公元八世纪时被写成经文。已经重复叙述生死的模式超过一千年了。
若欲受持。读诵是经。当净洗浴。着净衣服。净扫坊舍。以悬缯幡盖。
庄严室内。
庄严室内。
【相关资料】
《前行》,华智仁波切说:
也不允许将佛经文字的书函等直接放在地上、从经书上跨越或者翻页时手指蘸唾液等等,所有这些不恭敬的行为,罪过特别严重。
世尊说:“末世五百年,我现文字相,作意彼为我,尔时当恭敬。”
在所有佛像、经典、佛塔当中,佛经具有开示取舍道理、延续佛法慧命等作用,与真佛没有一点一滴的差别,甚至与佛陀相比,也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作为佛教徒,不管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遇到任何人,我们的行为,至少要跟世间的正常人一样。不然有些像瑜伽士、瑜伽母,有一些特殊的行为,也不太好。那天我不知道讲过没有,学院的一个堪布有次去台湾,看到一个活佛是密咒士的打扮,他跟堪布说:“你可不可以给我讲个窍诀?”堪布说;“可以,窍诀就是你好好搞卫生。”(师笑,众笑。)后来我采访他:“你为什么这么说?”他说:“他可能不太爱洗澡,进来时味道不太好。他要我传窍诀,所以我就传他一个好好洗澡,好好搞卫生的窍诀。”所以第一个窍诀,是自身和衣服应该弄得干净,给人带来快乐,这个很重要。
念经的时候这样,听课的时候也是这样。现在不是以前,在基本的生活条件都有的时候,应该要注意这些。
烧种种妙香。旃檀香。末香。种种涂香。礼拜。
烧种种妙香。旃檀香。末香。种种涂香。礼拜。
如是六时。从初一日。乃至七日。日日中间。读诵是经。
如是六时。从初一日。乃至七日。日日中间。读诵是经。
正心正忆。正念正观。正思惟。正思议。正受持。正用行。正教化。
正心正忆。正念正观。正思惟。正思议。正受持。正用行。正教化。
怎么样读诵这部经呢?正心,心不乱;正忆,忆念不乱;正念,念头不散乱;正观,观修前述的此佛经的功德;正思惟,一心一意地思维,心不散乱;正思议,既思考又议论、商议,可能是这个意思。
此处藏文本没有找到,敦煌本中有。正受持,如昨天所说,指自己接受。正用行。指不散乱,用写、念等行为来接受;正教化,心不散乱地把《圣大解脱经》的道理对有缘众生开示,调化他们。
这里面总共有九个修《圣大解脱经》的方法。其实修此经也好,念咒也好,心不散乱很有必要,我们学净土时,强调心不散乱很重要,《入行论》中也说:བཟླས་བརྗོད་དང་ནི་དཀའ་ཐུབ་ཀུན།། སེམས་གཞན་གཡེངས་པས་བྱས་པ་ནི།། དེ་ཉིད་རིག་པས་དོན་མེད་གསུངས།།即不管苦行还是念咒语,心散乱到外境,佛说是没有意义的。(师又念了一遍此教证的藏文,后说)ལགས་སོ། །(师问现场听众)听懂了吗?听不懂?怎么听不懂呢?啊?为啥听不懂?那我用汉语说你还听不懂啊?真听不懂?所以心不散乱很重要的。
【相关资料】
虽久习念诵,及于众苦行,
然心散他处,佛说彼无益。
——《入行论》
日夜六时。礼拜是经中。诸佛菩萨。十二部经。
日夜六时。礼拜是经中诸佛菩萨十二部经。
【相关资料】
若能如是。礼拜读诵。信敬之者。如是经中。所说重罪。悉皆除灭。无有疑也。
若能如是。礼拜读诵。信敬之者。如是经中所说重罪。悉皆除灭。无有疑也。
【相关资料】
我们今天的听众当中,有些可以说是罪业深重。像我的话,从小虽然生长在一个信仰佛教的家庭当中,但没有造业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当时的无知、当时的烦恼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是与跟我同龄的有些人相比较,当时在那么特殊的环境下,我在杀生等这些罪业方面,还是很注意的,一辈子当中从来没有故意杀牛。但在路上扔石头的时候,无意当中击中了一些麻雀,这种情况是有的。除此之外,没有故意造非常严重的罪业。但是到了现在,自己总觉得自己业力很深重,最需要的是忏悔,这样的《圣大解脱经》很需要学习和读诵,包括念百字明、金刚萨埵。所以我想,你们从小的环境、从小的教育等这些方面确实跟我们不同,在中年、晚年时才知道取舍因果。不说别的,光是在餐桌上点杀的众生,也许就特别特别多。那么这样的话,很有必要学这样的经典。学这样的经典,修这样的法,佛陀这里已经讲了,重罪悉皆灭除,这一点不用怀疑。因果道理是佛陀宣说的,通过经典忏净也是佛陀说的。
所以,那天我稍微给大家提示,如果这次想听,多听一点很好。前两天我也在想,如果是我去年、前年讲的话,可能更多人有机缘听受,现在没有网上直播,跟以往相比,我们的听众少了很多。但这个跟众生的福报、跟世间的因缘有关系,这一点也只有顺其自然。但比较而言,现在也有少数人在听受这部经典。这一点,我也很高兴。
何以故。是大方广经典。十方诸佛。之所修行。之所护持。诸佛之母。诸经之王。妙义之藏。菩萨之道。
何以故。是大方广经典。十方诸佛之所修行。之所护持。诸佛之母。诸经之王。妙义之藏。菩萨之道。
今是大乘方广深妙经典。亦如世间所有六大不可思议。
今是大乘方广深妙经典。亦如世间所有六大不可思议。
何等为六。一者大地。二者大水。三者大火。四者大风。五者大日。六者大空。
何等为六。一者大地。二者大水。三者大火。四者大风。五者大日。六者大空。
哪六方面呢?下面一一为我们讲解。
是经亦如大地。普载一切净秽好恶。
是经亦如大地。普载一切净秽好恶。
是经亦如大水。洗除一切秽恶不净恶物。
是经亦如大水。洗除一切秽恶不净。
是经亦如大火。普烧一切烦恼秽恶不净恶物。
是经亦如大火。普烧一切烦恼秽恶不净恶物。
第三,这部经就相当于大火。大火能焚烧一切草木,一样的道理,这部经典普烧一切烦恼秽恶不净恶物。这里有“恶物”,敦煌版中也有。这部经典,相当于火一样,烦恼的所有恶物全部都会烧干净,烧毁无余。
是经亦如大风。普吹一切不净秽恶。
是经亦如大风。普吹一切不净秽恶。
是经亦如大日。普照一切所有黑暗。
是经亦如大日。普照一切所有黑暗。
是经亦如大空。悉能容受所有好恶。
是经亦如大空。悉能容受所有好恶。
今是大乘方广经典。广大无对。
今是大乘方广经典。广大无对。
上至菩萨。中至声闻。下至有形。悉能容忍。
上至菩萨。中至声闻。下至有形。悉能容受。
是故汝等。受持是经。流布是经。信敬是经。
是故汝等。受持是经。流布是经。信敬是经。
所以你们应该受持这部经,流布这部经,恭敬信仰这部经典。
常使汝等诸大菩萨。入佛智慧。明见佛性。
常使汝等诸大菩萨。入佛智慧。明见佛性。
当令汝等诸天神王。及受持经者。常得见我。及见未来一切诸佛。转大法轮。坐于道场。
当令汝等诸天神王。及受持经者。常得见我。及见未来一切诸佛。转大法–轮。坐于道场。
尔时大众中。有一菩萨。名曰信相。于大众中。即从座起。正理衣仪。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尔时大众中。有一菩萨。名曰信相。于大众中。即从座起。正理衣仪。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世尊。我等今者。欲有所问。唯愿世尊。当为说之。世尊所说。能大利益。无量众生。
世尊。我等今者。欲有所问。唯愿世尊。当为说之。世尊所说。能大利益无量众生。
尔时。佛告信相菩萨。善哉善哉。善男子。若有所问。随意问之。 吾当为汝。分别解说。汝所问者。亦大利益。无量众生。
尔时。佛告信相菩萨。善哉善哉。善男子。若有所问。随意问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汝所问者。亦大利益无量众生。
信相菩萨白佛言。世尊。我念往昔。久远过去。无量世时。有佛世尊。名曰宝胜。一闻名者。皆得生天。
信相菩萨。白佛言。世尊。我念往昔久远过去无量世时。有佛世尊。名曰宝胜。一闻名者。皆得生天。
【相关资料】
佛名“宝髻” [1] ,梵文:रत्नशिखी(ratnaśikhī)藏文:རིན་ཆེན་གཙུག་ཏོར་ཅན།(rin chen gtsug tor can)
《金光明最胜王经》长者子流水品第二十五 中有云:
我先曾于空闲林处,见一苾刍读大乘经,说十二缘生甚深法要。又经中说,若有众生临命终时,得闻宝髻如来名者,即生天上。我今当为是十千鱼,演说甚深十二缘起,亦当称说宝髻佛名。然赡部洲,有二种人:一者深信大乘,二者不信毁呰,亦当为彼增长信心。
时长者子作如是念:我入池中,可为众鱼说深妙法。
作是念已,即便入水唱言:南无过去宝髻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此佛往昔修菩萨行时,作是誓愿:于十方界所有众生,临命终时,闻我名者,命终之后,得生三十三天。
《妙法大解脱经》中记载:
顶礼、供养、皈依出有坏应供正等觉宝髻如来
仅仅听一次宝髻如来的名号,也能得以升天,脱离一切恶趣。往昔,有商主之子名叫流水,当时大水池的水已经干涸,数以万计的鱼类遭受烈日所迫,濒临绝境,他施给那些鱼水和食物,怀着慈悲心念诵了三遍宝髻佛的名号,结果那些鱼儿死后即刻转生到三十三天(即忉利天)。
此经中还记载:如果向以上所有佛陀顶礼膜拜,那么无数劫以来流转轮回的不善罪业无余得以清净,在八万劫之中不堕地狱,从此以后不造十不善业和五无间罪,连续不断听受正法,圆满大乘戒律。其中宣说了诸如此类的无量功德利益。
选自《佛菩萨名号宝珠鬘——诸佛菩萨名号集》
念 南无宝髻如来 宝髻如来有一大愿,一切死亡的众生,或未死的众生,闻其名号,即生忉利天宫,生三十三天。在卖鱼卖鸡的地方,刚死亡的鱼和鸡意识尚存,得闻宝髻如来名号,个个即生三十三天,你也由此成就大功德主。
选自《多尊佛名号功德》海涛法师
印光大师云:「塑造佛像功德广大不可思议,而宝髻如来圣像对于生到傍生等类的恶趣众生,一闻此名,即可帮助畜牲道众生从苦难中解脱而生往天界。」
于后不久。天自在光王国内。旷野泽中。有一大池。其水枯涸。于彼池中。有十千大鱼。为日所曝。欲入死门。
有一大士。名曰流水。见是大鱼。心生慈悲。施水饮食。少日得活。知命不久。即为三称。宝胜佛名。是鱼闻已。即便命终。生忉利天。
有一大士。名曰流水。见是大鱼。心生慈悲。施水饮食。少日得活。知命不久。即为三称宝胜佛名。是鱼闻已。即便命终。生忉利天。
以是因缘。今愿世尊。为是大众。及未来众生。说诸佛名。及闻世尊释迦名号。亦得无量无边利益。无边功德。常处富乐。见了佛性。以是因缘。故求此愿。唯愿说之。度脱重禁迷惑众生。
以是因缘。今愿世尊。为是大众。及未来众生。说诸佛名。及闻世尊释迦名号。亦得无量无边利益无边功德。常处富乐。见了佛性。以是因缘。故求此愿。唯愿说之。度脱重禁迷惑众生。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