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散收录 >> 若造善事成错过,智者对此不耻笑~
返回
SPRING
格
言
宝
藏
有些造罪虽成事,
智者对此怎羡慕,
若造善事成错过,
智者对此不耻笑。
有些造罪业的人虽然也能成办一些事情,但是智者对此怎么会产生羡慕之心呢?如果在做善事的过程中犯了错误或造成过患,智者对此绝不会耻笑。
智者能掌握办事的规律和原则,他们事先会考虑周详,善行则取,恶行则舍。而愚者却没有这样的能力,他们从来都是轻举妄动,盲干瞎炼,东插一脚,西伸一手,往往掺杂各种罪业。比如有些人通过说妄语做生意挣到许多钱,还有些人通过杀生积累财富……像这样的财富,积累得再多也是不清净,带染污性的。在智者眼里,这样的钱财即如粪土一般,肮脏污秽,对于以上种种邪命取财的事业,智者岂会羡慕?他们认为依靠造罪业发达、富裕的人不如一贫如洗未造罪业之人。因为智者所作所为都是为利益一切众生的。反之以损害众生的利益而获取财物的事业都是邪命养活,对于这种人,作者在前文已做了细致的观察和深深的呵斥,所以,智者对此绝不会生起羡慕之心。
如果以慈悲菩提心为前导,在创办善事的过程中出现过错,致使事业不能成功,一般的人定会站在一边讥笑、指责。智者却不同,非但不耻笑,反而鼓励那些发心清净、行为也清净的人不要气馁,并帮助他重整旗鼓。此处也有“依靠一泥像,三人得成佛”的公案,说明发清净心做事则得善果的规律。以前有一个人在路边看到一尊小泥像,他想:这尊小泥像如果露天放置,很快就会被雨水淋坏。为了泥像不受损坏,就捡了块破鞋垫盖在它上面。又有另一人看到这种情景,认为肮脏的鞋垫盖在小泥像上面很不好,于是将鞋垫扔掉了。乍看来盖鞋垫和扔鞋垫并不是很如法的行为,甚至都有过失。但他俩和塑泥像的人都以清净的发心摄持,暂时得到王位等善趣的乐果,究竟播下了解脱的种子,逐渐也已成佛了。又如星宿婆罗门子长期在林中修持梵行,一次他去城中化缘,一婆罗门女对他生起猛烈的贪心,欲绝身亡。星宿婆罗门子生起大慈悲心,舍弃梵行,与她结为夫妻。表面上看来婆罗门子破梵行是一过失,但他以菩提心摄持救度了婆罗门女,所以圆满了四万劫的资粮。对于这样的善行,智者怎么会耻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