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唤醒迷梦 >> 【背书高手】背诵的利益,无法想象! 返回

【背书高手】背诵的利益,无法想象!

ShanZhiShi 唤醒迷梦 2021-12-06

【背书高手】

背诵的利益,无法想象!





恩师:背诵过的论典,因为花了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对法义的理解跟平时看书完全不相同,在一生中印象也很深刻,乃至生生世世 在阿赖耶上 都种下了极为坚固的 菩提种子。!


《六祖坛经》释:

我有一个亲戚,他看我一直看书,就说:你多么可怜啊!在我的眼里你是最可怜的。” 我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因为在我的记忆中,你小时候就天天在油灯下看书,你现在还在看书啊。”  我在学院刚刚出家时,他有次来看我当时我住在草皮房子里,房子很小,他睡在我旁边我晚上在煤油灯下看书,一直在背诵,他睡不着,特别烦我,大概十二点钟,他起来看看,“你还不睡啊?” 早上五六点钟时,我又点灯,他又唉声叹气,厌烦至极。当时的条件有限,我也觉得他睡在我旁边很不方便,但也无可奈何。


《弟子规另解》:

那天我看到有些道友精进求学、珍惜时间不由得回忆起自己闻思的那段岁月:那个时候,即使我要出去提水,也会先记一个偈颂,发愿回来时必须背下来,出门时就在路上一直背。包括到经堂去、到其他地方去,都觉得路上的时间不能浪费,所以一直专注背诵。当然,听上师的课更是如此了,从来都是三种到位---心到、眼到、口到


智诚堪布:

以前上师很早就起来看书、背诵。益西上师说过他刚来佛学院的时候,大恩上师那个时候已经是大堪布了。他经常观察上师的窗户里面的灯,有时十二点、一点还没有熄,早上三四点灯又亮了。(蜡烛很贵买不起,有时也点酥油灯,但酥油也很贵。煤油是比较便宜的。他们走路到县上买几斤煤油,主要是为了看书。当时没有电灯。学院91年才有电灯的。)有时看书就用点着的藏香,用那一点点火来看那个香就头上一点点的火,怎么看啊。有月亮的时候,就在院子里看。月光下面看书的什么感觉?我试过,根本看不清楚。



为什么我经常强调要背诵?

如果背诵了,你所理解的教言不会太离谱,与诸佛菩萨的经教非常接近。否则,我们的分别念是不可靠的,想什么就认为是佛教,实际上并不是诸佛菩萨的殊胜窍诀。我们不断背诵的话,会不断思考它的意思,每一次的背诵都会有新的领悟所以背诵很有必要。


《弟子规另解》:

在五浊恶世,真正能深入学习、永恒坚持的人极为罕见。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在闻思修的过程中,一直在文字表面上划,没有感受到其中的美妙胜味,这样学习就很难持久。因此,不管学显宗密宗还是传统文化,一定要想方设法让这些道理深入骨髓,若能如此,外面的诱惑或违缘再强,也不会让你的信心改变。鉴于此,我要求大家闻思时最好能背诵,而且,你学了一个颂词后,应该把它的内涵领会于心,跟你的血液融在一起,这样有生之年中就不容易退转。所以大家最好能背诵,然后进一步去实地行持。


《极乐愿文浅释》:

背诵是很重要的修行方法。一方面,我们反复念诵,将其装入心里,其实也是一个思惟的过程;另一方面,我们日后实修时可能没法时时处处带着法本,就像一个人口袋里装着糖可以随时拿出来充饥一样,如果我们能把法义以背诵的方式装在心里,也可以随时拿出来:阿弥陀佛应这样观想,极乐世界有如是功德,我应该这样积资净障等。这样,修行就有了所依。我自己也是对《极乐愿文》有非常大的信心,前几年背诵过,慢慢也是有所忘失,现在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极乐愿文》,也是感到非常荣幸和极其欢喜。发愿背诵的道友可以背诵颂词,一周就学两句半,一天背七个字,一周时间就应该能背下来了,希望大家能发起这种心力。



《格言宝藏论释》:

智者如若已精通,一切格言之真理,

然而彼义不奉行,则知论文亦何用?

自己所需诸论典,每日之中记一句,

如同蜂蜜及蚁窝,不久即将成智者。

智者如果已经精通一切格言所说的真理,然而却不依照义理去奉行,那么他了知一切论典又有什么作用呢?对于自己所需要的经论教义,每天都应背诵一句,如是积少成多,就像蜜蜂酿蜜、蚂蚁做窝一样,不久你将会成为一个智者。自己所需要的论文是指能帮助自己调伏烦恼,熄灭三毒烈焰,于实际修行中所必需的论典文句,如《入菩萨行论》、《大圆满前行》等教典的内容文句,行者自当尽力忆持。智慧稍浅,记忆力稍差的人每天至少也能记住一颂或一句,如是积少成多,天长日久,自然而然也会成为智者。俗话说:“滴水成河。”一点一滴的水极其微小,一般不受人重视,若精勤不懈地积累,它终能积成河汇成海。比如此《格言宝藏论》,若人每天背一颂,一年之后,他自己就会成为一本活生生的格言论,于此中文句自是吟诵自如,当真是一个宝藏。


《君规教言论释》:

何人若欲成智者,每日当记一偈颂,

如是不断渐积累,则智增如上弦月。

任何一个人,如果想成为智者,每天应当牢记一首偈颂,这样不间断地日积月累,则其智慧就如上弦月一样能明显增上。有些修行人自幼背诵讲辩经论,到十五六岁就成为精通五部大论的智者。有些大成就者在摄受弟子时,采取一种同修共学的方法,每日让大众在一起闻法、背诵、辩论等,以种种善巧方便促使彼等不断增上智慧。因为滴水可以盈器,聚沙能够成塔


《君规教言论释》:

古人读私塾,先是死背硬记多年再听讲解。古来的寺院僧人亦是有背诵经论的良好传统,这都是智慧熏习的根本做法,但又贵在恒常串习,若是一暴十寒,肯定不会于相续中生起真实的智慧,唯有如水滴日日降于器中,功若恒久则渐渐能盈。智慧的积累亦复如是,贵在于恒常串习


《弟子规另解》:

我们要求中小学的孩子一定要背诵《弟子规》。学院的“文殊小学”今年也必须背,到时我会一个一个抽查,谁背不下来的话,就在全体僧众面前点名



《前行讲记》:那天学院个别人已发愿背诵《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希望你们一定要善始善终,如果真能背下来,我敢保证你会变成很好的修行人。其实能背诵这个的话,里面所有教言都记得住;如果不能背,光是在书上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其中很深的教言无法深入体会。我经常想:“这每一句所讲的,要是能永远记在心里多好啊!”二十年前我刚听这部法时,就这样认为,现在仍有这种感觉,这里面的金刚语,跟世间的任何语言都不相同。


《前行讲记》:我看有些道友背诵很好,这肯定下了不少功夫,平时应该没有说绮语的时间,否则,不可能把这么多论典倒背如流。昨天背考《窍诀宝藏论》时,中间稍微断了一下,过后好几个人都哭了。我问为什么哭,她们说:“没有背好,耽误您的时间。”其实你们背得很好!我以前也背诵过,没有考试之前压力很大,考完以后会睡得特别好,心里也很放松、很快乐。


《前行讲记》:我们这里很多道友,此次背诵《中论》、《窍诀宝藏论》、《入行论》等论典,肯定花了很长时间。不然,除了极个别人以外,这不是那么容易的。你们既然下了功夫这样背,就定会思维它的法义,如此在一生中,对它的印象会特别深。我在二十年前背过的论典,现在虽不一定能原原本本记得住,但跟没背过的论典完全不同,如今只要稍微再看一下,马上又会浮现在脑海里。所以,闻思修行是我们最快乐的事情。


《六祖坛经》释:

现在正值夏季,我们学院很多道友都是早上五六点钟就开始背诵,这样很好,有些班的人比较懒惰,可能是法师的原因,法师喜欢睡觉,班里的人就喜欢。这些大德们的教言,如果能背诵是最好的。六祖大师临圆寂时留下的偈颂,如果你第一次听没有通达其中的意义,但是慢慢看,自己会真正受益,哪怕是一个偈颂、一句话,对你的今生来世都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



《释量论·成量品广释》:

为什么以前特别熟悉的知识,中间放了很长时间,后来稍微一回忆,就能显现呢?这是心相续中熏染的习气在因缘成熟时复苏了。比如,有些道友背诵过《中观四百论》,中间放了五六年,后来稍微背一背,就能很快记住。虽然严格观察,在胜义中身心都不存在,但在名言中,像河流一样刹那生灭的相续却无欺存在,即或在舍弃肉身后心相续也不灭而有。因此,在因缘具足时,前前熏染的习气就能现前,或者说后面的心是前心串习的相续。如果心的近取因不是心而是身,则近取因与近取果在当时无有不同,是一个本性,就像灯与灯光一样,这样的话,身体也应该具有心识拥有的每一个特殊功德。比如,心能回忆前世,以前背诵过的文章现在可以熟练背诵等,在身体上也应具有这些功德。


《般若摄颂浅释》:

上师如意宝一辈子都念《般若摄颂》,在晚年时他老人家完全能背诵此经。在藏传佛教中,很多大德都终生背诵或受持此经。我看到很多道友在年底考试时的表现,心里就很随喜。为什么呢?因为他们通过背诵、讲考等方式学习佛法,心里一定会生起坚固的定解。而一旦生起,强盗也不可能抢、盗贼也不可能偷,并且生生世世都能得到利益,因为在阿赖耶上已经种下了永远摧不坏的无比殊胜的金刚种子。我很高兴,很多人通过这次《般若摄颂》的背诵、讲考等闻思修行,相续中的实执减少了许多,想利益众生的心也越来越切了,这非常好!


《般若摄颂浅释》:

这次,《般若摄颂》背了前面150 个颂词,还有152 个颂词明年背,因为明年才讲完。那天背诵后,很多人都觉得汉僧的背诵很好。我说:“《般若摄颂》还不算什么,像《中观根本慧论》、《大圆满心性休息》、《入菩萨行论》等,那么多颂词全部都背下来了,这更不容易。”的确,没有善缘或善根,这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以前,我也背过《智者入门》、《三戒论》、《定解宝灯论》、《中观庄严论》等论典,还是很下功夫。但《入行论》没有背完,有一次我很想在夏天一个月中把没有背完的《智慧品》全部背下来,但因种种原因没有成功。所以,有时候自己闻思的因缘跟极个别道友比较起来,内心就很随喜。前段时间,我呆在外面城市里时,有一个人以特别了不起的神情对我说:“我要背诵《入菩萨行论》的第一品和第二品,您说可不可以?” 我说:“在佛学院,背一品二品根本不算什么。” 他惊讶地问:“全部背诵《入菩萨行论》的人真的有吗?” 不过我们也很理解他的心情。因此,我非常希望背诵、讲考等非常优秀的人,能随时随地祈祷上师三宝,以让自己的戒律清净,同时还要发愿闻思修行和利益众生。


《般若摄颂浅释》:

听说我们有些法师以前一边炒菜一边将法本放在旁边背诵,非常随喜!我刚来佛学院时也很精进,现在想起来也回味无穷!我们这里很多道友在珍惜吃饭、炒菜的时间方面,也有很多感人的故事。有些道友认为:我现在已经五十岁了,或六十、七十岁了,所以没有希望了。其实也没有必要这样生脆弱心。十祖八十岁才出家,最终也获得了证悟,而你还没有到八十岁,即使到八十岁,也有可能精进背诵因明马上通达一切辩论,获得法师学位,最终胜伏一切内外道的辩论者,并降伏一切不信佛教的种类(犹种族)。



入行论广解:

学习任何一个论典,按照藏传佛教的传统:首先要背诵它的颂词,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比如说学习五部大论,一定要背诵每部论的颂词。希望你们这次一边听讲,一边随堂把颂词背下来,不管你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如果颂词没有背好,内容恐怕解释得不是特别清楚。


恩师:你们有些人虽然时间特别紧,工作特别忙,但学习不下一点功夫,恐怕是学不到什么知识的。大家可以看一下,过去的高僧大德对五部大论是如何背诵的,我们XueYuan的人每年要背多少论典,现在有些道友同时在背《量理宝藏论》、《入菩萨行论》、《定解宝灯论》、《大圆满心性休息》,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法王如意宝:

如果一个笨拙者,他老老实实地按上师的吩咐,将全论背诵得很熟练,仔细地听闻思考论中每一句偈语,使自相续得到了很大的转变,变成了智者


恩师:

昨天快上课的时候,我家来了一个小和尚,我问了一下他的背诵,《入菩萨行论》、《定解宝灯论》、《四百论》、《解义慧剑》都已经背完了,现在正在背《量理宝藏论》。他用的时间不到半年,只是这学期开始到现在,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背了这么多的论典,如此一来,他对其中的内容一定会有所认识的


恩师:

若欲真正通达此论者,必须按上师教导,自己仔细听闻、思维论义、背诵全论,这样也就能做到通晓论义,并能真实地对治恶业习气


恩师:

希望大家学任何一部法时,应该有种精进的态度通过几种方式把经论的内容在自相续中串习成熟,一方面要听上师的教言,一方面要背诵和思维,同时还要参考其他大德的讲义,几方面的因缘聚合后,菩提心才会越来越增长。否则,我们从小就在散乱中度过,现在一下子依靠佛法来转变,就像石头上灌水一样,不会进入相续中去


恩师:

藏传佛教有很多修行人,《前行引导文》可一字不漏地背下来。当然,若要做到这样,对《前行》的文字肯定要下功夫,如果下了功夫,那一辈子不会轻易忘记,里面的内容什么时候要用,什么时候即可浮现于心间。就我个人而言,与《前行》的因缘也非常深,最初学佛时,学的就是这部法。当时我把所有教证、公案都抄在日记本上,一边修加行一边在中午背诵,因此,这本书的教证和公案,我全部都背过。堪布阿琼那样的大成就者,都要花功夫把《前行》背下来,那我们这样的凡夫人,若对此法不予以关注,恐怕无法得到真实加持,许多境界不一定生得起来。华智仁波切的每一句话,希望大家务必要记住。那天学院个别人已发愿背诵《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希望你们一定要善始善终,如果真能背下来,我敢保证你会变成很好的修行人。其实能背诵这个的话,里面所有教言都记得住;如果不能背,光是在书上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其中很深的教言无法深入体会


恩师:

背诵过的论典,,因为花了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对法义的理解跟平时看书完全不相同,在一生中印象也很深刻,乃至生生世世 在阿赖耶上 都种下了极为坚固的 菩提种子。


堪布的365颗钻石:

从今年(2018 年)1 月 1 日开始,我准备每天发一条藏文微博,内容是摘自不同经论的佛法教言,非常具有加持力。这些教言,前辈大德十分重视,尤其是我的上师们经常引用,我自己也曾背诵过。我将此翻译成汉语,与你分享。你若能背诵词句、依文修持,应该会有极大利益。


《定解宝灯论释》:

对于烦恼,必须长时间依靠各种各样的观察方法抉择对治,比如背诵、辩论,在闻思方面应该下工夫、花时间,不要产生厌烦心。有些人觉得“背也背不下来、看也看不懂,还是不背了、不看了……”,实际上,虽然不懂,但只要尽心尽力地思维,所花的时间、所下的功夫就决定不会白费,对于自己难得的人身也会问心无愧,否则将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琐事上的确非常可惜,没有任何意义。


生西法师:

背诵时,背着背着它的意义就自然浮现了。有的时候我们在背诵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刚开始意思不明显,就一遍一遍地背,在背的时候突然它的意思就很清楚、很明显,这也是一种能够遣除怀疑的方法。


◆  ◆  ◆  ◆  ◆ 






扫描关注

唤醒迷梦 早证菩提!

相逢很短 关注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