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阶下河水乐流芬
非嘈杂转随心现
微妙安乐闻不厌
无常寂静无我音
唯愿往生极乐国
在净土微妙台阶之下,有具足八支功德的河水,沿水流芬,并非如波涛汹涌那样,不由自主地随不悦耳的嘈杂音所转,而是随自己的心愿,如意地呈现所愿听的声音,以这个缘故,闻到水音发生微妙安乐,而且再怎么听闻都不生厌足感,水在宣说无常、寂静、无我等法,唯一是具有法义的妙音。思惟这些圣水的功德,发生定解:唯愿此生命终往生德水庄严的极乐世界!这里分成两段趣入往生愿的修行:一、思惟净土圣水功德庄严引生定解;二、依此定解发起往生大愿。具体要从四个方面认识圣水的功德庄严:
“乐”指河水为安乐体性,具有八支功德。如唐译《阿弥陀经》所说:一、澄净;二、清泠;三、甘美;四、轻软;五、润泽;六、安和;七、除饥渴;八、长养诸根。“流芬”,指河水有香尘功德,在河水流动的同时散发浓郁的芬芳,普熏净土的广大空间。这里要从香尘、触尘、色尘、味尘这些方面认识水圆满具足微妙功德:香气普熏,使得圣众得到殊胜安乐,是香尘功德;身体触到水柔软、清泠,是触尘功德;水看上去非常地澄净,是色尘功德;品尝时能解除饥渴、长养诸根,是味尘功德。下面显示声尘功德:
从净秽二土水品质的对比观发生定解:秽土的河流有波涛汹涌、水流匆急等的嘈杂之音,那时心不由自主地会被这种噪音控制,这叫随嘈杂而转、随喧嚣而转。净土河流的水如何呢?一切都是随人心意,也就是非常自在的,想听什么就听什么,不想听就寂然无闻。这种随心自在的德,就是按自己的心愿、意乐,比如我想听到某一种品质的音声,高的低的、清畅哀亮,或者哪一种旋律、格调,就会显现称合自己心意的音声;不想听这些声音,耳边什么都没有,非常寂静,这样叫做“随心自在音”。这样就发现非常地不同,一种是被业力控制,以这样的共业就必然呈现这种秽土的水的苦相,不想受也要受、不想听也要听,如同身处在业很繁杂的大都市里,已经处在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当中,是不由自主的,没有你选择的余地。但是在净土,连闻一个水的声音都是自主自在的,心里想听什么,就唯一地显现那种声音;不想听,什么声音也没有。以这个原因,全部成了微妙安乐之音。也就是一切都是合意的原因、微妙的原因,每一次接触声音的时候,都是发生安乐的。河水自然流宣的音声都是符合心意的、称心自在的,所以不会有厌足感。再者,每当接触到一个声音的时候,都是佛的智慧的游戏、悲心的加持,所以句句入心、句句顺心、句句明心、句句开发心智,处在这样的法乐当中,不会有厌足的。旁带来说,比如浴池中的水,无论水的高低、暖热,都是随心自在而显现的。也就是,想要水多高就显多高,想让它到膝盖处就到膝盖处,想到腰部就到腰部,想到颈部就到颈部,乃至想到虚空来一个淋灌就显现成淋灌;想让水热一点、凉一点,都是心怎么想就怎么现,可见净土的水是“如意水”,全部都是随圣众的心意而现的。以这个缘故,不但是听闻声音,无论是沐浴、淋灌、品尝等,都无有厌足。声音有两种:一种涵载法义,一种不涵载法义。阿弥陀佛国土的水流的音声,全数都是法的音声,也就是水能说法,水是佛,水是无碍的智慧,能够无有障碍地随着圣众的意乐,宣说苦、空、无常、无我、寂静法音。说到彻底的程度,就是这个国土毕竟没有下至一句的不具法义的声音,普遍推广就是国土法音宣流,如同下一颂所说。总而言之,一切的水声、风声、鸟声都在宣演妙法。以上无论具足八支功德、沿水流芬,或者随心自在呈现法音、闻无厌足、宣说无量妙法,一切归到一句,就是阿弥陀佛的自然智慧。所有的这些都是佛的妙力的游戏、佛的大悲事业的展现、佛心随缘的自在流现。以佛的大加持力,一入了净土不会有不顺心的事,全数都是满众生的愿,他是什么样的意乐,不会有违逆的,就听到相应的声音。这些声音是妙乐的根源,是饱含法义的载体,句句会发生无漏安乐,句句开明心智,句句作不退转增上缘,句句引着心趣入自然本智。
认识了所有的净土德水都归于佛的智慧法身,全部都是佛智慧的游戏,全数都有不可思议的如意满愿的作用,都能开发本性返回大乐之地,所以就起了大的希求心:我一定要生到这样的妙土,亲自处在德水的加持之下而迅速解脱成佛!
远离污泥金沙地
白鹤孔雀迦陵频
鹦鹉舍利鸠那罗
竞出妙音赛琵琶
唯愿往生极乐国
在浴池的旁边有金沙铺展的妙沙滩,远离黑色、浑浊的污泥相,由弥陀神力变化的诸多灵禽——白鹤、孔雀、迦陵频伽、鹦鹉、舍利、鸠那罗,以及天鹅、野鸭、共命鸟等,从喉部发出妙音,就像与多弦琵琶竞赛一样,如是演说诸多妙音。根本上知道,化身禽鸟都是如来智慧的游戏,闻法得大加持,对于化身禽鸟的功德发生定解后起大希求心:愿此生命终生到极乐世界,得到如来神力不可思议的加持!
这里分成两段趣入愿的实修:一、思惟化身禽鸟说法的功德庄严引生定解;二、依此定解发起往生大愿。这里要从四个方面认识禽鸟的功德:(一)处所微妙;(二)众多微妙;(三)音声微妙;(四)体用微妙。这是由净秽二土的对比观来悟入处所的微妙。娑婆秽土人间池塘的旁边,会有黑色、浑浊、污泥等的染污相,或者有杂乱、潮湿、凹凸等相,这是有漏惑业的显现。但是极乐世界池水岸边的金沙地,唯一由佛力加持所现,纯粹是金沙铺展的清净相。实际金沙表达纯真、常住、高贵、不坏、清净等等,并非世间的金子。这个“离污泥”与“金沙地”作对比,显示出这并非恶趣禽鸟的所在处。“白鹤孔雀迦陵频
鹦鹉舍利鸠那罗”
清净的国土妙花无数、宝林无数、罗网无数,依此类推,禽鸟也应无数。佛在经教里说,这些不是罪报众生,实际是阿弥陀佛为令法音宣流,以神力变化所作。因为众生的根性、意乐有各种各样的差别,因此在宝池旁边随缘化现的禽鸟也就丰富多样、千姿百态。实际这样化现的禽鸟的众多妙相,就像宝林的众多妙相那样,唯一由佛的妙心应着众生的心而变化,这里由人间熟知的禽鸟而安立名称。就像诸佛在六道里现同类身,有鬼类身、畜类身那样,每一个都实际是智慧的游戏,从这里看到,无数种的禽鸟的化现实际都是佛心随缘的变化,一切都是佛,可以称为白鹤弥陀、孔雀弥陀、迦陵频伽弥陀、鹦鹉弥陀、舍利弥陀、鸠那罗弥陀等,所有都是弥陀的化身。这些金沙滩上的灵禽,竞相从喉间发出微妙的音声,就像跟多弦琵琶竞赛那样。也就是这个音声的演唱极为生动,具有活力,以人间多弦琵琶的妙音来作衬托,显示出随缘流出无数的微妙音声,无一不妙。这样知道,一切禽鸟都是弥陀化身,一切音声都是佛心随缘流现法音,摄持圣众得不退转、速证菩提。至于如何宣说法音,如同净土经教所说。比如《阿弥陀经》说:“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对于弥陀化身诸多灵禽的无上德相发生定解后,特别希求生到极乐国里,现量闻到这些微妙法音,得加持入心,发生菩提道的各种功德而速疾成佛。以这样的一种定解,就发起了往生愿:唯愿这一生命终生到微妙的净土,入到这样的周遍佛力加持的大净土!耳遇音声一切受
流三宝音四无量
畅演地度力无畏
十八不共悉圆足
唯愿往生极乐国
从宝树、微风、水流、禽鸟等中宣流法音的时候,耳根遇到这些音声生起的一切受,都是显现无量佛法音声,生起法喜乐。这些音声就是三宝声、四无量声、十地声、六度声、十力声、四无畏声、十八不共法声等等。总之,具足大乘法藏的圆满法义,法音普遍宣流的缘故,得到最好的广大法喜之乐,因此称为“极乐世界”。这样认识净土无量法乐后,发愿此生命终往生极乐世界。
这里分两步进入发愿的修持:一、思惟法音宣流功德庄严引生定解;二、依此定解发起往生大愿。
从三圆满的门径生起定解:(一)圆满的闻法;(二)圆满的法义;(三)圆满的法喜,从这里会发生“极乐”的定解。极乐世界水鸟花林处处说法,闻法的因缘极度圆满。不管是在宝池中沐浴,还是在宝林中经行,或者处在宫殿中、泉水甘露河边,处处闻到具妙法的音声,想听什么就如愿听到。而且,所有的音声都适合自己的根性、意乐,一听就能开发解悟、生起法喜,所以,具有圆满的闻法的因缘。(二) 圆满的法义
流三宝音四无量
畅演地度力无畏
从大乘佛道来说,道的基础或根本上,有宣演佛、法、僧三宝或归依之法;大乘的入门或者发心上,有宣说慈、悲、喜、舍四无量的法义;大乘道的阶位上,有宣说十地;大乘佛道的总纲上,有宣说六度;大乘佛果的功德上,有宣说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以及三解脱、五神通、甘露授位灌顶等等的无量法义。总之,这些水鸟花林宣说了完整的大乘法藏的妙义。实际上,这是阿弥陀佛妙观察智现成水流风树的无情法、化鸟灵禽的有情法,所有这些都是弥陀的化身,运用四无碍的无量辩才,应着圣众的根性、意乐,流出应机的妙法,整个的体系具足圆满大乘法藏之义,无一欠缺。无论听到何种法,都与其相应而发生法喜的妙乐。像这样周遍地法音宣流,没有一个音声不具法义,这一切唯一是阿弥陀佛智慧的加持,因此就出现了广大的法喜。这样就真正会定解,的确是极乐世界。不但是各种五尘的受用圆满,在法的方面,所有的无情都在说法,所有的禽鸟都在说法,发生的是无量无数广大的大乘法乐。这样理解以后,心里想:愿我和一切有情生到极乐世界!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获取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