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 一法归零(2) 世界再美也是脑补出来的画面
返回
一法归零(2) 世界再美也是脑补出来的画面
http://m.ximalaya.com/zhubo/16703261
02
世界再美也是脑补出来的画面
“世俗谛”和“胜义谛”,“世俗”和“胜义”后面的“谛”是什么意思呢?是真实的意思。
世俗的东西怎么是真实的呢?比如说科学家的宏观世界,从现实生活的角度来讲,是真实的。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桌子的形状是四方形,这是对的、没有错。但是,站在什么样的层面来讲是真实呢?就是宏观世界,然后就是佛教的世俗谛的角度。
从科学家的微观世界的角度讲,这个是不是四方形呢?不是,这里根本没有这样子的桌子,只有一大堆的电子,每一个电子都不是四方形。
从佛教胜义谛的角度来讲,这里有没有桌子?没有这张桌子,所以叫作“色即是空”。但是,从肉眼和世俗谛的角度来讲,没有的东西在我们的感官面前就变得真实了,所以,“空即是色”, “空”在我们的感官里面又变成真实的东西了。在我们的感官当中变成了真实的,跟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这两个到底是一个还是两个呢?然后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两个实际上是分不开的。
没有的东西,在我们的眼前就变成了真实的,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比如说,金黄色的颜色,看起来是存在的。从现实生活的角度来讲,每一个人衣服的颜色看起来都是真实的,所以,“空即是色”,我们眼前的都是真实的。讲现实生活、世俗谛的时候,我们不要去提“空”和错觉,这些都是真实的东西。从这个角度来讲,因果、轮回、前世今生等等都是成立的。
但是,再深入去了解的时候,我们昨天已经讲过了,这里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是我们的视觉创造出来的,是光波产生的一个画面,实际上是没有。所以“色即是空”,理论上是这样子。
我们的听觉听到的声音,比如我现在说话的时候,大家也听得见。每一个人都认为声音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是存在的。比如说,小提琴、钢琴发出来的声音,我们认为世界里就有一个这样子的声音,这个声音跟我们的主观意识没有任何的关系,它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物质。我们的常识就是这样子,生下来的时候,不知不觉当中,我们就产生了一种这样子的观念。到现在,理论上学得再好,回到现实生活的时候,我们还是照这样子去办事。
实际上,声音也是不存在。其实,佛教早就讲得非常清楚了,科学家也告诉我们,什么叫作所谓的声音?到底有没有声音?没有声音!那么,我们听到的到底是什么呢?
比如说,所有人出去了以后,上面的投影仪掉下来砸到地板上的时候,会不会有声音?还有,比如说,录音机播放一首歌或者音乐,然后,所有人出去了,这里没有人听的时候,那录音机播放出来的歌有没有声音呢?你们觉得有没有声音呢?没有声音?真觉得没有声音吗?有?还是有的,录音机还是在播放歌,只不过就是没有人听而已,是这样子吧?对,这是我们的常识。但是,这个常识是错的。
所有人出去了以后,投影仪掉下来砸到地板上是没有声音的。录音机播放一首歌或者音乐,然后所有的人出去了以后,它是没有声音的!一个原始森林里面,周边都没有人、没有任何动物的时候,有一棵很大的树倒下来了,它有没有声音呢?没有声音。但是,我们的常识却不是这样。所有人肯定都觉得怎么可能没有声音呢?会有声音,只不过没人听而已。对,就是这样子。但是,实际上确实是没有声音。
我现在说话的时候,也是没有声音。那没有声音的话,讲了有什么意思呢?到底听什么呢?科学家去分析的时候,就发现所谓的讲话是什么呢?就是喉咙两边的声带在振动,振动以后,嘴巴边上的空气里就产生了一种空气压力波。这个波是不是声音呢?当然不是,它是空气里一个不同的形状而已,实际上就是空气。声带没有振动的时候,没有听到什么,但是空气一直都是有的。空气当中产生了压力波,然后波传到我们的耳朵里面,空气波就振动了我们的耳膜,振动的时候,我们的大脑里面就产生了一种画面,这个就叫作声音。
科学家讲声音是自己大脑里面的画面,佛教的用词就不一样,但是内容都一样。佛教不会说是大脑里面的画面,佛教说是空气压力波进入了我们的耳朵,振动了我们的耳膜,就产生了听觉。听觉是我们内在精神的一个部分,是自己的一种感受,除了这个感受以外,没有声音。
钢琴、小提琴、人的声带,都不是声音,空气当中的压力波也不是声音。就像一个湖,我们向里面扔了一个石头,就形成了波的形状。但是,除了水以外,没有别的东西。同样,空气当中产生了波,实际上就是空气而已,没有别的东西,所以,没有声音。佛教、科学家也都讲过,我们现在听到的是自己大脑里面的画面,有很多很多的证据,我们没有办法推翻它的逻辑和实验的结果。
慈诚罗珠堪布
喜玛拉雅电台
http://m.ximalaya.com/zhubo/16703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