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慈诚罗珠堪布 >> 怎样抉择为空性呢? 返回

怎样抉择为空性呢?

慈诚罗珠堪布 慈诚罗珠堪布 2020-07-03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尽管这句话已经被传颂得家喻户晓,但真正懂得、了解这四句话的人却是凤毛麟角,至于证悟其义的人,就更是寥寥无几了。


这段话的藏汉版本,无论是在文字上,还是内容上,都是非常精确、非常贴近的。意思是说,色法即是空性,空性即是色法,除了空性以外没有什么色法,除了色法以外也没有什么空性。

《心经》当中最关键的核心就是这个。


在藏文当中,这段话被称为“སྟོང་ཉིད་བཞི་སྦྱོར།”,翻译成汉文,也即“四合空性”。这四句话中的每一句话,表示一种空性。“合”字,也即组合、结合、合并的意思。“四合空性”,就表示四种空性组合起来,就形成了非常完整的空性,这就是“四合空性观”。


也许有人会想:既然这四句话的意思都差不多,那为什么要啰啰嗦嗦地说四句呢?


其实,这四句话分别还有一些特殊的必要:


“色即是空”,是为了让我们断除常见。


常见是什么呢?我们都认为,物质是实实在在、常住不灭的,这就是常见。


要断除常见,就要证悟空性,这就是宣说“色即是空”的目的;


“空即是色”是为了让我们消灭断见。


断见是什么呢?有人认为,既然“色即是空”,那么一切都是不存在的,所有的因果、山河大地、宇宙等等都不存在,什么也没有。这种不建立、不承认现象,只是片面、一味地言说空性的见解,就是断见。


如果什么都不存在,那我们所看见的周围的一切又作何解释呢?所以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我们要把这些概念分清楚,如果分不清楚,只是大体、笼统地知道一个空性,便含混不清地妄说一切都不存在,就是违背现实,就是断见。


为了断除断见,所以就要说“空即是色”;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两句话,是为了消除我们对空性和现象的细微分别——认为这个是空性,那个才是现象的分别。


我们就是要打破上述割裂空性和现象的执著,空性就是现象,现象就是空性,二者没有任何差别,只是我们的分别念而已。这就是宣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原因。


在此之前的内容,我们可以和现代物理结合起来进行讲解,但后面剖析受、想、行、识的时候,就跟物理完全靠不上边了,因为受、想、行、识的空性,已经超出了物理学所研究的范畴,完全是不同的两个领域。


虽然现代物理学在物质领域的研究成果还是令人可喜的,但在精神领域的研究却没有什么突破。西方的科学家也认为,在精神领域的研究方面,他们也刚刚才起步,所以,在精神世界方面,只有佛说的,才是最透彻的。


不要说物理学,包括全人类的所有思想——各种流派的哲学、宗教、学说等等,都一点也帮不上忙,他们都还没有达到这种境界,根本无法对深层次的精神内幕,说出什么真实的答案来。


所以,解释《心经》剩下的内容,就是佛教自己的工作了。


前面分析了五蕴当中的色蕴,接下来观察受、想、行、识四蕴,从而抉择出它们也是无有自性的空性。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受即是空,空即是受,受不异空,空不异受


1、何谓受蕴


五蕴当中的第二个,就是受蕴。


所谓“受”,是指众生肉体与精神上的感受。感受可以分为三种:痛苦、快乐以及不苦不乐的中等感受,这些感受都属于有为法。


以前也讲过,凡是有因有果的物质,都叫做有为法;既没有因,也没有果,已经超越了因果范围的法,就叫做无为法。


虽然我们把感受分成了肉体与精神上的两种感受,但感受本身,却属于精神的范围,因为外在物质没有感受的能力,所以不能感受到痛苦或者快乐等等,真正能感受的,唯有精神,感受是精神的一种特点。


不通过肉体,而仅仅由精神进行思维以后,便在心里产生的痛苦、快乐的感受,称为意识的感受;通过肉体而感觉到外境的某种刺激,从而产生的痛苦、快乐等现象,称为肉体的感受。


2、如何是空


感受怎样抉择为空性呢?


第一个方法,就是以拆细、分解感受来抉择空性:


当一个人因为某种原因而感觉到痛苦的时候,从宏观的角度来说,这个念头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物质或者事物。佛教关于物质或者事物的定义是很广的,和我们平时所说的物质概念不一样,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只要能对其他的事物构成影响,就都称为物质。


如果这个感受可以保持一分钟,我们就可以像分解外在的物质一样,把这一分钟的时间先分成六十秒,再将其中的一秒钟切成一百个阶段,其中的每一个阶段再往下,又可以分成很多的刹那,最后又像微尘一样分到最小的时间单位(佛教称之为无分刹那)。


如果此时我们想保留一点,就不能再去观察;如果不需要保留,愿意让它全部成为空性的话,就再进一步观察,这样一来,它就会在虚空当中彻底消失。


这和量子物理所说的物质消失于量子场当中的概念虽然外表看起来相似,但实际上却是不一样的,这种消失的层次,比前者还要细微得多。因为我们都知道,量子场也可以像粒子消失于纯能量当中一样,通过分解而消失于虚空当中。


这样观察以后,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空性的结论。



待 · 续


连载中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慈诚罗珠堪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