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一脉心香 >> 索达吉堪布:相续中入魔最明显的标志是什么? 返回

索达吉堪布:相续中入魔最明显的标志是什么?

索达吉堪布 一脉心香 2020-03-22

讲此之际有生疑,导师于此未言及,

 

我名种族地姓氏,不闻弃此是魔业。

 

在传讲此般若波罗蜜多时,有些人不但不对此法生起正信反而产生怀疑。当然怀疑的方式比较多:有些人对法义产生怀疑,有些人对词句产生怀疑……本颂讲,有些人心里想:导师释迦牟尼佛在此《般若经》中,没有明确提到我的名字、种族、降生地、姓氏、眷属、事业等。正因为没有授记,依靠此经不久我将成佛就不成立。也即虽然说是说,听闻此般若的人将很快获得成就,但也不一定,因为并未得到授记。由于相续中对诸如此类的问题产生疑惑,就会以此作为理由而对般若产生不恭敬心,从而导致不愿继续听闻下去,致使传承不能圆满,甚至产生毁谤等。当然这也是一种魔业。   

 

有些人在学《现观庄严论》或般若时,刚开始很有兴趣,也积极报名参加,但后来就跟刚开始不一样,这说明魔王波旬一直在制造违缘。若最终自己从学般若的团体中退下来,魔的事业就成功了,魔众也会欢喜若狂。所以,对般若法门产生怀疑很不好。   

 

佛陀在《大集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中说:“所闻好疑,不善通达、如理作意,是为魔业。”意思是说,对所听闻的法产生怀疑,并且对其甚深义没有如实通达,也没如理思维和作意,这就是魔业或魔事。此经一共讲了三十九种魔众的事业,方便时大家应看一下。在讲了三十九种魔业后,佛陀说:“善男子!如是乃至好行十不善业,舍于善法,如是一切悉为魔业。若菩萨成就四法而能超越。云何为四?所谓不忘菩提心故,勤修六度不放逸故,住于善巧智成就有情故,住甚深理护持正法故。”虽然在此世界修学会有种种魔的干扰,但依靠这个经的教证来看,只要不舍众生、不舍般若空性,很多魔众都可远离。所以在观察修行人时,如果他利益众生的心越来越猛烈,对空性法门的信心也很坚定,那魔众就不可能危害他。由此可见,相续中入魔最明显的标志,就是自私自利的心太强和对万法产生实执。所以,学般若的人对万法的实执一定不能有。不管是家乡、亲人,还是工作、事业等,如果对世间事物的执著太顽固,就不是件好事。   

 

在这里大家应该清楚,佛陀不可能这样对我们授记,因为这样授记根本没有必要。但从广义上讲,佛陀也作了授记,这在前面已经讲过,比如:凡是听到此法的人,在很快的时间中都将获得菩提。当然,像对八地菩萨那样的特殊授记确实没有。   

 

现在社会上,各种各样的理由都是相似理,但人们根本不知道,可见不闻思特别不好。如果闻思,相续中的很多怀疑都会烟消云散。学院中的个别道友,刚来时怀疑、邪见特别重,但在听法五六年或七八年后,让他提问题也提不出来,好像全都摧毁完了一样。虽然刚来时好像肠子都没有,因为满肚子装的都是怀疑,但在学院不断闻思修行一段时间后,怀疑全都没有了,这就是佛法的加持。以前一位道友说:“虽然我对佛教有很多疑问,但这只是没有看书的原因,如果看书,它们都会焕然冰释,因为诸佛菩萨和高僧大德在经论中早就说得清清楚楚。”我觉得他说得非常正确!   

 

所以,当我们对菩提道、三世因果、前世后世等方面有疑惑时,最好在有智慧的人前提出来,通过互相辩论或交谈后,自相续的邪念就可根除。自古以来,还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推翻佛教的因果理论,从而建立无神论或无因果论等低劣学说。因此,作为佛教徒应该勇敢捍卫佛法,因为我们完全有把握、有能力。当然这并非虚吹,只要懂得佛教的真理,人们相续中的疑惑和邪念就可一并遣除,只不过有些佛教徒并不一定跟得上佛教的智慧而已。对学得特别好的人来讲,他能跟得上,但有些虽然在道理上明白,也不一定说出来,也有这种情况。   

 

这次学习般若,我觉得很重要,因为里面的内容很深,而且还涉及到很多修行问题。好多道友以前就是因为没有闻思过,所以有点点的相就执著得很厉害。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对相的执著特别向往,比如:我想看到光、彩虹、舍利等。有一个人说:“我求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死后降下很多舍利。”就像这样,每一个人对相的执著都不相同。但在修学般若空性的教义后,很多执著从深广两方面来作观察就能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