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修法的重要性
HAPPY
Plan 1
堪钦慈诚罗珠仁波切在《慧灯之光》系列中讲到:
有人会提出疑问:既然阿弥陀佛的修法如此殊胜,那为什么不仅修此法,还要修密法呢?
其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个原因,是密法本身具有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功德。
假使阿弥陀佛的法修得不很成功,那么密法的灌顶和传承也会在我们心相续中播下极其殊胜的解脱的种子,其成熟只是早晚的问题:若不精进修行就会晚一些,但再晚在十六世之内也肯定会成佛。更确切地说,即使不修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只要不破密乘戒,成就的最终期限就不会超过十六世,这是密宗特有的功德。所以,我们不能因为阿弥陀佛修法的殊胜,而放弃修习密法。
第二个原因,是缺乏闻思有可能给修持净土法门、往生极乐世界带来不利的影响。
修持阿弥陀佛的修法,必须要有极其强烈的信心,这是往生极乐最关键的条件。目前有些念佛的人不喜欢闻思,不曾学习佛法的许多重要内容。他们虽然在念佛过程中,对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没有太大的怀疑,但在因果取舍等其他方面却会存在很多问题,出现问题以后,因为缺少闻思,就会因不知如何解决而备受其困扰,以致久久不能释怀。所以一定要闻思、要修密法,从净土法门和密法这两个方面来修行是最踏实的。
Plan 2
往生极乐的四个因素(顺缘)
1、观想净土和阿弥陀佛
观想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及其眷属,这是第一个顺缘。观想的时候,无需像密宗所要求的那样,一定要反复地看唐卡,直至观想得非常清楚为止。
此处的观想很简单,我们可以打个比方:如果一个人去过拉萨,另一个人没有去过。去过的人给没有去过的人讲述他的拉萨见闻:拉萨有大昭寺,大昭寺里面有释迦牟尼佛的像,这尊佛像是什么样子等等。那么没有去过拉萨的这个人,心里也就大致有个概念:“哦!原来拉萨是这样的。大昭寺是如此这般,寺庙里的释迦牟尼佛像是如此这般,……”。
同样,经书中也曾讲过:西方有一个极乐世界,极乐世界的环境是何等庄严;极乐世界当中有一尊佛叫作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容貌、身色等又是何等庄严……。虽然我们没有去过极乐世界,但在看了经书或听了关于极乐世界的介绍之后,就有了一些概念:原来极乐世界是这样的……如果心里能有这种概念,就足够了。
Plan 3
2、积累资粮
这里所讲的积累资粮的方法,主要是指七支供。在“上师瑜伽”与“菩萨戒”的开示中,也曾经讲过七支供,和这里要讲的基本上是一样的。
唯一不同的是:以前所讲的供养对境,是十方三世的佛菩萨和金刚上师;而极乐世界修法中七支供的供养对境,则是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以及住于阿弥陀佛净土当中的诸大菩萨。
除了这点差别以外,磕头与供养等的观想方法都是一模一样的,这里就没有必要再重复。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大家可以去看《极乐愿文大疏》,里面讲得非常清楚和透彻。这就是积累资粮的方法。
Plan 4
3、发菩提心。
我们需要反躬自问:自己往生极乐世界的目的是什么呢?如果是由于娑婆世界当中充满了痛苦,比如人有生、老、病、死等八种痛苦,其他五道众生也有各自的苦处,特别是三恶道,就更是苦不堪言,连学法修行的机会都没有,因此希望能逃离娑婆世界,早日到极乐世界去享受,这就不是大乘菩萨的行为,更不是大乘菩萨的修法。
所以不能有这样的念头,而要发菩提心。
Plan 5
4、回向和发愿
该如何回向和发愿呢?在每一次打坐、放生等善事结束之际,就应当将这些善业进行回向。普通的回向方法以前也讲过,即“诸佛菩萨如何回向,我亦如何回向”。
如果要往生极乐世界,就需要在此基础上再加入“愿以此善根,往生极乐刹”的心愿,这是回向的方法。
- end-
-慈诚罗珠堪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