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世界观:这一劫究竟发生了什么?
我们所处的环境,外在的物质世界,又称为器世界,它是怎么来的?它的成住坏空是怎样的呢?
成:二十中劫
我们所处的这一劫,其形成期历经二十中劫,器世界自下而上、有情世界自上而下逐步形成。
初时,众生由共同的福德感召,下基清净意空形成虚空,上方有风轮,呈十字金刚杵状,带有墨绿色辐围。从它上面的金藏云中降下雨水,由此形成带有白亮辐围的圆形水轮。水轮上方形成须弥山、七金山、四大部洲、铁围山等。
有情世界则是随着分别念越来越粗重,逐步出现无色界、色界、欲界诸天、人道、旁生、饿鬼直至地狱有情。
住:二十中劫
在经历二十中劫的形成期后,是“住”的开始。众生寿量先从无量岁慢慢递减到十岁,其后逐步递增,增长到八万岁时,再度递减,直到十岁,此为一个往返。这样增减满十八个往返以后,又递增到无量岁,随后再递减一次,到人寿八万岁。这期间历经二十个中劫。
坏:二十中劫
从此次人寿八万岁开始,世界进入毁坏期。有情众生由下而上逐渐化为乌有。不再有新生有情转生到这个世界的地狱里来,所有已经转生在此世界地狱的众生罪业逐渐减轻,慢慢升到上界,除造无间罪、舍法罪和密宗以金刚上师为对境破誓言者下堕到无间地狱以外,其余地狱没有众生留存。
同样地,随着业障的清净,饿鬼道和旁生道的众生也都报尽转生到上界。有人到寂静处修行,圆满梵行,澄心不动,寂湛生光,由此功德得生二禅天。其他人得知后也开始效法,结果都得到二禅心,逐渐转生到色界二禅光明天。后来欲界六天的天人依次像人一样得到了二禅心,全部升到二禅天,色界初禅天的众天人也升到二禅天。自此,二禅天以下无有众生留存。
此时天空依次出现七个太阳,犹如七场大火,使森林草木枯萎殆尽,江河湖泊乃至海洋全部干涸,最后须弥山、四大部洲连同天界都陷入一片火海。熊熊火焰被风席卷向下蔓延,势不可挡,烧尽空无一物的三恶趣。无间地狱焚毁时,那里所有众生于眨眼的瞬间,转寄到其他世界的无间地狱中。随后,火焰翻转向上直冲,焚毁了欲界诸天及初禅天。二禅天以下化为一片灰烬。
随后,二禅天众天人升到三禅天。二禅天形成水云层,倾盆大雨从天而降,冲刷尽劫末火焚烧后留下的灰烬。下基十字金刚杵风呼呼向上翻滚,三禅天以下一切尘埃随风飘散,万事万物变成一大虚空。
这期间历经了二十中劫。
空:二十中劫
此后处于虚空阶段,经过二十中劫,直到新的一劫开始。
这就是劫的成住坏空。
千千世界亦化为虚空,人身怎能恒常坚固?
在这时间和空间相续如长河奔流跌宕中的一个片断,便是我们当下身处的世界。以无数光年来计算距离的这个广大的所在,远古至今无数次见证沧海桑田的包罗万象的这个世界,只是劫的一个片断;并且,坚不可摧的须弥山、四大部洲,长久到如永恒、无穷快乐的天界,也终将毁于水火,我们能想象和不能想象到的纷繁重叠并行的千千世界,也有化为虚空的时刻。
那么,你说:“这些跟我有什么关系?我要的是解决切身问题切身痛苦的办法,你却跟我讲世界的起源!我不想知道这些。”
非实用性的知识,也许不能直接拿来解决所谓切身的问题,但它能扩大视野,提供新的角度来感受和看待生活。其实有时走出困境需要的只是一个新的视角。
希阿荣博堪布:
观修“八十中劫一大劫”这些内容,比照自己的生活和经历,千千世界亦有化作虚空时,我们的人身又怎能恒常坚固、无衰无变?我们执著的名声地位、财富受用、思想感情、相聚相亲,在奔流不复回的时间之河中,犹如一个个水泡,随起随灭。如此反复观察思维,我们会慢慢放下心中的傲慢,认识到人生的脆弱渺小,不再像以前那样盲目认为死亡、衰败永远不会降临到自己头上,认为生活中的每一件琐事都至关重要,而每一个稍微让自己感到悦意的状态都理所应当一直持续下去。
节选自:
希阿荣博堪布∣《前行笔记》“诸行无常”—无常观
标题为方便阅读所加
希阿荣博堪布新著《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已正式发售。各大电商,新华书店等地面店均已上架。
共修进行中
长按二维码,参加共修
动动手,把我们【设为星标】或【置顶】
不要走散哦!
▼